分享

书画的意义,应是写好自己,回归自我才是生命的真谛

 泊木沐 2022-03-2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句话其实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自己就是自己,而不是世间万物。自己应做自己,而不是做世间万物。成为自己,这才应是世间万物本来的面貌。而人类恰恰相反,除了不是自己外,已成为了宇宙万物。

生命的真谛:坚持自己,成为自己。

自己的思考很重要。真正成功的人生,一定是慎独的人,有自己的思考,有他对事物带有认知的独特看法。这样的人不会盲目从众,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不会遇谁成谁成为了宇宙万物丢了自己。

同一个道理:生命如此,艺术也如此。

张三喜欢王羲之,就穷其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去描王羲之的每笔每划,直到描的像了,就当自己是王羲之了,到处去说王羲之写每笔每划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来的来的,说的玄之又玄。张三如此,王五也如此,张三变成了张羲之,王五变成了王伯虎,没了自己,也想把别人变成刘羲之马伯虎,怪哉怪哉!

黄宾虹作品

黄宾虹在有生之年都没能享受过其艺术作品带给他的物质享受,不是他做不了黄伯虎(唐伯虎)或黄羲之(王羲之),而是太一意孤行太坚持自己太自我为是了,他只画自己想画的,写自己想写的。

石鲁作品

当年有人批评石鲁野怪乱黑,石鲁作诗反驳:“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因为艺术实际上是非常个人的东西,独异的心灵才是艺术的内核。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坚持你的方式和途径,把它做到极致,我相信就一定会成功。

甚至我认为艺术的真正价值,就在艺术家们各自采取的独特的方式上,而不仅仅在于他们最后作品的成功。作品只不过是对他们独特实践的记录而已。

世事本没有对或错,艺术也如此,在生命面前要做自己,在艺术面前,更应做自己。

就好像现在的什么研讨会,在这个没有多少真话的年代,想听到真话真是奢侈。自己的问题,自己应该最清楚的,不要出于惰性不能真正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

关于艺术,想创作出打动自己的作品,是要自己一步步实现最后的觉悟和通透,是不能过于依赖外力的,本质上也没有人能真正帮得了你。朱子不是说么:“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

李宏在品质溯源栏目上与梁博士探讨艺术

各种人为设定的各种大学课程真的能教出能创作出好作品的艺术家?这个问题已经很明显。所以越科学,越具体和明晰的各种人为设置的各种程序,越接近可能离艺术就越远,所以为什么很多出色的艺术家都不是专业院校培养的,反而都是“草根”的。他是以独立的方式存在的,一直都在单打独斗,有很明确的自我意识,独立担负问题、面对困境,解决问题。

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人理解的艺术,就是人本身。它是从你的人生、人格里面流淌出来的东西,跟你的人是一回事,是自己的延伸。我不是你这个人,当然也就延伸不出来这个东西。这个认识是很值得注意的。

又说回王羲之,比如张三学王羲之,问题就在这。就是张三不是王羲之,张三怎么能写成他呢?他所处的时代,他的阶层和家族,他的人生遭遇,都跟张三相去太远,张三又怎么能知王羲之所想所做之事?还说王羲之所写的每个字怎么想的怎么样的心情,这不是忽悠扯蛋?能写出这等自己风貌的作品的人,字如其人,作品即人品,必是超脱世俗之人,想做自己之人,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每写一个字都会想那么多?

师古而不泥古,你把王羲之唐伯虎的字或画描像了有何意义?王羲之是学不来的,唐伯虎也是学不来的,任何人都是学不来的。即便你写出王羲之的字、唐伯虎的画,那也只能是假的,是硬作出来的。这样的东西,有何意义?你就能成为王羲之?你就能成为唐伯虎?所以,书画之于我们,其实就是书画自己,是自我的完成,只有写自己,才最直截了当,可养心、修性、长生,真实不虚。

难得糊涂,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生命的真谛就是回归自己,成为自己,写自己的字,画自己的画,不成为书奴或画奴,不成为任何物奴,不受一切束缚,这样,你写字画画才有意义,身心灵才会越来越安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