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惘 的时代——读《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知易行难nev5ph 2022-03-29

我们中国人一讲到世界近代的历史,就往往会痛心于明末清初和西方的分流,一个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一个日趋没落。国人对此习以为常的解释是君主专制走向顶峰,自然经济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内扼杀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对外阻碍了中西之间的交流,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样的解释偏重于从中国本身出发,就像一个在屋子里面的人,其视角是由内而外的,而由卜正元教授所写的《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属于哈佛中国史系列中的一本,作者都是当代西方中国研究的大家,其视角则是由外而内的,必然会看到一些我们视野的盲点。在我看来,盲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气候上小冰河期给东亚社会带来的压力;二是从宋代以来在中国东南海域以致到整个东南亚世界逐渐形成的一个由海商、海盗和渔民构成的海上帝国,对中国大陆农耕社会带来的冲击。

一部欧亚大陆的历史就是欧亚大草原上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流、冲突史,其大多表现为北方游牧部落的南下,古代罗马、中国和两河流域国家都深受其害。而左右游牧民族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无疑是气候的变迁,在现代社会,还经常有蒙古牧民因为大雪而牲畜受损严重的新闻,在古代生产力条件下,更可以想象,当小冰河期到来,气候变冷时,北方民族恶劣的生存环境,其只能向南方迁移,由此形成了欧亚大陆的农耕游牧分界线。

从唐末以来,中国北方相继兴起了数个强大的游牧政权,契丹、女真、党项和蒙古,对南方汉族农耕文明形成了强大压力,最终由蒙古第一次消灭了汉族政权,作为异族入主中原。毫无疑问,蒙古人的统治,把蒙古部族的独cai特性引入汉民族的政治传统当中,改造了由秦始皇创立传统君主专制政体,使得元明清时期逐渐形成君主绝对独cai的政体,深刻的影响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而这些游牧政权的南侵,无疑深受气候变迁的影响。

气候变迁对元明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除了来自北方邻居的威胁之外,还带来了频繁的各类荒灾,诸如洪水、干旱、蝗灾、瘟疫等等,灾异对元明政府的组织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和财政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并最终导致了王朝的崩溃。

中国从宋代开始的历史,传统的史学研究多从政治角度出发,容易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那就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东南亚海上帝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观察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现象,宋朝向称弱小,却历经四个强大的游牧政权才最终灭亡,比我们一直称颂的大唐强多了,为何如此,主要就是宋朝海外贸易发达,为两宋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而这样一个海上贸易帝国到元明时期,愈来愈大,并深刻影响了东南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其表现就是商品经济的发达,世俗社会观念的流行,比如江南的奢靡之风,比如李贽的人性论观念,这些可以说是和大陆农耕文明格格不入的,所有这些都对明朝社会形成了挑战,而和两宋不一样的是,明的选择是从开放走向保守,实行海禁政策,由此带来了倭寇之患。窃以为,正是拒绝开放,导致了有明一代未能跟上世界的潮流,虽然中国社会凭借其强大的手工业实力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不能像两宋一样,因为开放带来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繁荣,也使得明在全面的社会危机面前没有足够的实力应对。

总之,如果我们把元明时期的历史放在东亚乃至世界的视角下看,就会发现,元明时期,是处于一个迷惘的时代,其对世界大势缺乏足够的认知,只能依靠本能反应,按照习惯的策略来应对,结果只能是愈走愈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