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神秘的岜沙苗寨

 雷小英 2022-03-29

神秘的岜沙苗寨

文:雷小英

贵州是个好地方,予我来说,永远是一个去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当然,去贵州旅游,除了留恋沉醉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外,更多的是想了解当地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又恰好贵州好些地方都有我们雷家人在,于是便多了很多去贵州的理由。

近年来,全国各地有些地方风景名胜开发过早过快,商业味总是太浓,地方保护措施做得又不是太到位,涂脂抹粉多了便失去了原生态的模样。去了一些热门的景点,总是觉得似乎多了一些不该有的,又好像缺了点该有的,总之疲惫的心灵不能借景安慰,反而愈发让我感到彷徨和落寞。第五次去贵州,我和同行的人说想看看哪些保存完好,尚未被人类破坏,还是原汁原味最原生态的地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也是多亏了当地雷家亲人的介绍和亲自作陪,便有幸走进了神秘的岜沙苗寨

岜沙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从江县海拔五百多米的山坳上。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开了许久,似乎从一个世纪驶向了另外一个世纪;从一个茂密的原始森林驶向另一个更茂密更原始的森林。透过车窗,无论是仰头转头欣赏,映入眼帘皆是一片浓郁欲滴绿染的世界。森林植被保护得如此之好,想来应归功于当地森林公安人的功劳吧。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身无三分文”之说,许是植被太浓密湿度太大的原因,岜沙苗寨的雨水也很多。一路上,雨忽大忽小,近旁的景物都湿漉漉的,颜色浓郁得有点醉人。远近的青山被裹在缥缈的云烟之中,恍若仙境,总让人浮想联翩。好几次,我竟如孩童般,说我想长出翅膀来,想飞到那仙境丛中。

岜沙苗寨隐在崇山峻岭深处,一排排古朴的吊脚楼横倚在山坡上,整座寨子犹如一副诗情画意的水墨画妥贴地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村里有一些地方搭起巨大禾晾看上去有一定的造型艺术,画面感很强,这应该是艺术家们追逐的影像。似乎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悄悄走向一个远古的文明世界,在岜沙苗寨你是绝对看不到任何现代建筑痕迹的。贵州的雨真是说下就下,说停就停,说大就大,说小就小,我们刚下车,要进寨子时,雨就大得不能不借助雨具了。

沿着青石铺成的不太规则的道路,我们几个人略显有点狼狈向远处的长廓奔去。长廊下站着一些岜沙男子,有年轻的也有上了点年纪的,还有几个同样装束的稚童扛着枪在一旁嬉笑玩耍。年长的一个男子摸出根长烟袋一边悠闲地吸烟,一边静静地打量着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后来长廓下的人越聚越多,说笑声竟盖过了雨声。没一会,雨便停了。穿着青衣青裤的岜沙男子渐次增多,这些人扛着枪向后面走去,我们相跟着他们也向村落深处走去。穿过高低不平拐来拐去的村道,我们被引领着到了一个宽阔的大场地。镇黔哥低声告诉我,一会就开始表演了,好好看呀!接着,他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和来的朋友聊天。

我和后祥雷敏志祥哥他们几个人便发挥起手机的优势,多个角度开拍了。在来的路上,已听说了好多关于岜沙苗寨的历史,从江县的岜沙人是苗族的一个分支,是现在遗留下来最后的一支枪手部落。初听到枪手二字,心中的浪漫情怀着实被激发了,脑海里浮现出西部牛仔的模样。当地人说村里但凡已满15周岁以上的男子都会有属于自已的枪。广场上,不仅有岜沙男子,还来了好多美丽的岜沙女子。男子们大都肩上扛着枪,忽而统一扬起,冲着天空砰地一声射出了子弹,空气中顿时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岜沙人是好客的少数民族,这是他们对异乡人最隆重的迎宾礼了。他们的腰间挂了好些东西,有酒篓、弯刀、烟管、腰包和花袋等。一个个看上去面容清瘦坚毅,一律上穿黑色高腰衣,下着黑色大宽筒裤。四周头皮青亮,单在头顶用长发挽起一个古髻。额头上缠着条状头巾帕,整个人看上去像久远的武士。一会,这群人手上端起长长的芦笙,曲着身跳起了芦笙舞,身体随着节奏一起左右摇摆,腰间挂着的零碎也随之摆动。一群岜沙女人这时也加入了舞蹈的团队,这些女子衣服也以黑色为主,相比男子的衣服,还是要亮丽多了。大襟黑上衣,黑白褶短裙,彩色锦带扎着绑腿。衣服领口袖口下摆都饰有做工精致的花边和围布,彩色的围布看上去很像小孩子带的肚兜。项上戴着粗大的银环,耳朵上带着环状的大耳环,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这群人随着欢快的音乐跳着欢快的舞蹈,瞬间时空转移把人带入一个久远的古代。舞毕,主持人在现场找了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扮起了新郎,又找了一个漂亮的岜沙女孩说是做他的新娘。明知是临时夫妻,这个聪明的小伙子倒是愿意配合,心甘情愿,满心欢喜地与那个女孩子演了一场拜堂成亲戏。站在我后面的一个惯会饶舌的中年男子在其他人的推搡下,也兴致很高地做了岜沙镰刀剃头的模特。

岜沙苗寨有两大特色,一是男子可以带枪,二是神圣的树葬。岜沙人崇尚自然村里每诞生一个小孩,他们就要种下一棵生命树,这棵树会伴着这个孩子成长。每去世一个老人,也要相应地栽下一棵树。岜沙人认为人源于自然,要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线,死不带走一寸木。岜沙人生生死死与树息息相关,树在他们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附在树上。因而,生长了几百年以上的珍稀树种,在村里随处可见。唯一的一次砍树行动,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人民都在投工献料。岜沙人经过商定将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的一棵千年香樟树砍掉送去北京。现在在伐树的原址上,他们建了一座八角亭,用以展示原树的树根。

听村里一个岜沙人讲,他们是不允许与外支系通婚的,为了保证自已这一支系繁殖更纯洁一些,他们至今不与外寨人通婚。这倒给我来了灵感,我忽然想杜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当他说起他们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说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向西南开始迁徙的传说。又把我带入了古战场漫天黄沙的场景。一个年长的人说,他们当年也曾经走出大山,到过很远的地方,却发现不能适应外面的环境,最终他们选择回归这片乐士。在他的心中,藏着一个美好的梦,希望寨子里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能保护故乡的原生态自然风光。

无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无论经历多少变迁,真心希望岜沙人可以一直坚守自已的生活方式和心中的信仰!像现在这般如时光逆转,像一位冻龄的女子隐在大山深处!希望这种民族文化在这里可以得到进一步传承!让更多人在这里可以寻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