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颠沛流离终归来——韩滉《五牛图》

 颜渊山庄 2022-03-29

唐代韩滉创作的《五牛图》,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也是少数几件唐代绘画作品真迹之一,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画中对牛的形态的精彩刻画,代表着唐代绘画技术的最高水平。

韩晋公画牛云,予居镜湖北渚,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自奉诏䌷史,逾年不复见此,寝饭皆无味。

——陆游

唐韩晋公《五牛图》,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

——赵孟頫

《五牛图》(局部)

 

国宝的回归之路

1958年,周总理收到一位香港爱国人士的来信,告知流落海外的《五牛图》,近日会在香港出现并被拍卖。这位爱国人士说,他本想购买下来献给祖国,但他个人无力购买,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出资收回国宝。

当时,这幅画要价10万港元,对于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可是再困难也要收回国宝,经过多次交涉,最终这件作品以6万港元购回。

周总理在观赏书画

《五牛图》作为旷世名画,得到历代收藏家和鉴赏家的珍爱。入宋以后,它一直被珍藏在皇宫内苑之中。宋高宗赵构仓皇南渡时,也没有忘记带走这幅名画。

临安被攻破后,《五牛图》仍在赵宋皇室后裔手中收藏,后转至书画家赵孟頫手里。

清兵入关后,《五牛图》因战乱流落民间,从此去向不明,直到乾隆年间,清宫开始在民间大量收集珍宝,这幅内府旧藏终于回归故宫

一百多年后,八国联军的铁蹄践踏北京城,宫中国宝也在劫难逃。《五牛图》被劫出国,漂泊海外长达半个世纪。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被香港汇丰银行的吴蘅孙买到。后来,吴氏濒临破产,要把这件珍宝拍卖,周总理力主购回,这件作品才辗转重回故宫。

五牛图

韩滉

 

《五牛图》为什么珍贵?

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五牛图》,被业内称为“镇国之宝”,它是现有最早的纸本绘画作品,画中对牛的形态的精彩刻画,代表着唐代绘画技术的最高水平

画家韩滉以画牛著称,《唐朝名画录》记载“(韩滉)能图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议者谓驴牛虽目前之畜,状最难图也,惟晋公於此工之,能绝其妙。人间图轴,往往有之,或得其纸本者,其画亦薛少保之比,居妙品之上也”。

精彩刻画了牛的形态

画中描绘了五头牛,它们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有的在行走,有的在站立,有的低着头,有的昂着头,整个作品充满活力,显示着画家韩滉高超的技术。

尤其是其中的一头牛,以完全正面的独特视角完成,这种正面像的空间透视关系在当时是极难掌握的,这也显示出韩滉出色的造型能力。牛的骨骼转折以细线勾勒,筋肉缠裹,笔法有力且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完全正面呈现的牛

另外我们来看细节的处理,牛的头部与口鼻处可以清楚的看见每根牛毛,可见韩滉的细腻和严谨的写实功力。每头牛都画得炯炯有神,它们在韩滉的笔下显示出温顺又倔强的性格特征。

《五牛图》没有背景描绘,画面中只有主体物牛,这是纸本绘画刚出现时的表现方式,具有古朴的特性,颜色的渲染也符合时代气息,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

细致刻画每根牛毛

 

《五牛图》同时也是韩滉的个人品质的象征。韩滉以牛言志,他强调自己为人奉献的精神,也体现着对劳动人民的歌颂。

乾隆皇帝曾在《五牛图》上题诗:“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龁讵为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乾隆皇帝借《五牛图》表达自己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感悟。一方面他通过《五牛图》看到了人民的艰辛,另一方面他也借此强调他关心民生的姿态,同时,乾隆也为《五牛图》确定了它的政治意义

韩滉的《五牛图》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千年前画家的审美态度,也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对艺术寄托情感的方式。

《五牛图》成为国宝并不是偶然,它足以代表那个时代的艺术,而韩滉也足以代表唐代“名画家”的阶级构成,《五牛图》国宝之名是整个中国历史成就的。

炯炯有神的牛眼

 

关于《五牛图》

韩滉的《五牛图》被业内称为“镇国之宝”;

是现有最早的纸本绘画作品;

它体现着韩滉的政治理想;

同时也体现着画家自己的人生态度;

代表着唐代绘画技术的最高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