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别职场焦虑,她逃到农场拍野花;3年拍了上千张,把爱好修成主业

 芍药美学笔记 2022-03-29

老粉都知道,芍药时不时就会介绍一些花艺师、摄影师、陶艺师......

之所以介绍他们,都有一个相似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有着自己的热爱,并愿意为之坚持努力。

我们始终相信,一个愿意为自己的热爱付出100%甚至200%努力的人,一定会获得应有的反馈。

今天的摄影师纪姑娘,就是这样一个努力的姑娘。

Vol.2089x纪菇凉还记得芍药之前写过的春夏农场吗? 随处都是花海,走进去,美照有了,烦恼和忧愁也都抛之脑后。 

飞燕草、郁金香、洋水仙,还有大朵大朵浪漫的月季,和各种爬藤类植物相呼应。

制作下午茶时,就从花园里摘些三色堇和薄荷。需要造景时,就到小森林剪树枝。 

到了晚上,小木屋、长餐桌,串灯划过暮色,烛光微微闪烁,白色的格桑花似泛着皎洁的光,红酒在杯中漾开光晕~

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农场,而是用相机将这些美丽定格,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摄影师——纪姑娘。 作为一名自然系摄影师,纪姑娘对自我风格的定位简单清晰。 「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顺应四季变化,不逆势而为,让参与拍摄的人自然呈现,不摆拍,真实记录当下。」 

而她的作品也的确一直贯彻这样的「自然风」,花草植物的美被她展现得淋漓尽致。 

清晨有大雾,那就来个朦胧美。柔和的光线,自然的配色,或许这才是农场的深秋 。

放眼望去,大面积绿色,

但即使是同一个场景,

搭配不同色彩,

又是不同的观感。

紫藤垂花如瀑,如紫色云霞,姑娘着一身紫色衣裙和紫藤相配,画面淡雅、温润。

单看满园月季,已经是娇艳夺目,

但若是透过水雾看月季,又生出了些许「雾里看花花非花」的感慨。

春夏有秋,焦黄的落叶也很美。不管是晨光还是暮色,都有它最佳的表达方式。

烛光和灯光,

都是造氛围的小能手令人心动的光,从来都需要等待。

再看纪姑娘镜头下的女孩们,每一个都是自然的,愉悦的,美丽的。 

蜀葵和花园最配,勇敢和少女最搭,蜀葵花开,少女们奔向远方,只为了更美的绽放。

风吹着草,吹起裙摆,光着脚在田野里奔跑,心也跟着草长莺飞。

一条绿色丝绒吊带裙,一束粉红玫瑰花束,相机追捕不到的,

大概是奔赴爱情的义无反顾吧。

深绿的森林、洁白的婚纱、秋日的落叶、鬓边的亮橙色,一个自在洒脱的女孩,和她憧憬的美好未来。 

不过,在正式成为摄影师,拍下这么多动人作品之前,纪姑娘的主业是平面设计师。

那时候的纪姑娘,在职场打拼多年,也尝试了不同行业的设计工作。

奈何去的大部分都是创业公司,几乎经历了每一个公司的发展低谷,却始终没有迎来上升。

再加上,完全按照甲方意愿的设计对于自由创作的限制太多,纪姑娘感受不到来自工作的成就感。

反而是业余的摄影爱好让她有输出自我的机会,有更直观的成就感。

就这样,职场的桎梏和磕绊,一次次撞击她的灵魂,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不适合上班,对自由的渴望也愈加强烈。

但渴望归渴望,突围的方向始终很迷茫。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阿桑,去了春夏农场。那一天,阳光正好,纪姑娘拍了第一组农场美照。

就像梭罗在经历了投稿无门、表白被拒、亲人去世等等煎熬之后,突然如灵魂得到感召一般,拿着借来的斧头来到瓦尔登湖,开荒造屋。

这一次摄影之旅,也仿佛给纪姑娘迷茫的突围方向,来了一个明确的指引。

所以,当阿桑问她愿不愿意再去农场拍照的时候,她答应了,并且果断辞职,正式成为了农场的摄影师。

对梭罗而言,瓦尔登湖是他的救赎和治愈之地。

那对纪姑娘来说,春夏农场就是她心里的瓦尔登湖,就像她第一次来时感受到的那样:

冬日的午后,湖边枯树下,微风吹过湖面泛起涟漪,让人想起了瓦尔登湖畔的风景,很安静,很惬意 。对于在城市里呆久了的我,第一感觉就是看到了诗与远方。

到了农场之后,纪姑娘的拍摄量激增,一年可以达到以前三年的拍摄量,但她乐此不疲。 各类主题的餐桌美学

各显神通的草地音乐会

有趣的植物装置展览

纪姑娘就是四季流转最忠实的记录者,追着美景跑,然后把这些美好传递给我们,让我们这些远在城市,无法去到瓦尔登湖的人,在精神上有所寄托。

在农场拍摄的这几年,也是纪姑娘成长最快的时候。 她的技术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变化,作品风格也在一次次拍摄中得到明确,在呈现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也更加自如。 

因为热爱自然,享受自然,忠于自然,她和阿桑结缘,抓住了转变的机会。

也因为谦虚努力,总是愿意付出100分甚至200分的精力,她把机会转变为成长的平台,成为了优秀的独立摄影师。

如今,除了和农场、花园的合作拍摄,纪姑娘的工作室还包括小众婚礼跟拍,旅拍。

在拍摄的过程中,纪姑娘很注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很擅长将每一个人的喜悦感放大。

在场景和空间的氛围感都烘托到位后,主角们的最佳状态都可以被她精准地抓住。

因为她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去帮助客户找到最好的状态。

如果遇到客户状态不好,她也不会着急着拍,而是先和他们聊聊天,放一些音乐,等到大家都放松下来,拍摄也就水到渠成了。

「她一直都是给到顾客更多期待的人」,不管是和她合作多年的阿桑还是其他朋友、客户,对她的评价都是努力、自我要求严格。

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只是「希望能拍到最好看的场景,记录下最美的时刻,希望双方都可以不留遗憾。」

而且,对于热爱摄影的她来说,每一次的拍摄也并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一次次成长。

所以,即使每一次拍摄可能超出原本的预算,她也不会在意。 

芍药还从纪姑娘那儿成功偷师了,如果你也想学一些摄影的小技巧,不妨继续往下看。

/构图比例/

每种画面比例最终表现出的画面重点,带给我们的感受都有所不同~

像1:1拍摄的画面一般都是近景或特写,画面紧凑,更好刻画和强调主体形象。

4:3的画面比例,能够拍到比较丰富的信息,后期裁切的空间也更多。

拍摄时如果没想好怎么构图,可以先使用这种比例,之后再二次裁切。

而16 : 9这种比例,视觉上会给人一种比较开阔的感受,适合拍摄一些大场景的照片。

/光线/ 在拍摄中,我们一般会把光按种类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 如果按光打在被摄物体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顺光、逆光、侧光、顶光等。

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对光线的不同利用,往往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喜的画面。

顺光拍摄,主体没有明显的明暗变化,会比较平,逆光拍的作品则更有氛围感。

花艺作品大部分可以采用侧光,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拯救废片/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照片拍废了,别着急,还有很多小技巧可以救回来。

后期调色可以让画面有更多可能性

二次构图

大胆做减法,视觉冲击力更强

拼图大法(看得出分别截取了哪部分来拼吗?)

加文字秒变海报风屡试不爽的变废为宝大法

3年前的纪姑娘,职场碰壁失意,在外界看来,可以说是一个失败案例。

但是她积极求变,敢于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重新确立了事业方向。

如今的她,虽然不是摄影界的拔尖,但她至少找到了内心所爱,有了还不错的事业,也算是与焦虑迷茫的瓶颈期暂别了。

而如今的我们,其实正和3年前的她一样,被困在社会变动中,在职场上风雨飘摇,内外交困。

这样的大环境,其实就是在要求我们具备更强大的变通性和灵活性了。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人只有迷茫,没有行动。

所以,在芍药看来,纪姑娘的勇敢尝试,其实也是对我们每个还在职场上迷茫的打工人的一种激励。

人生方向很多,可能性也很多,就看你是否有勇气去寻找和适应新的身份。

已经成功找到出口的纪姑娘,

就是变动社会下一个积极应对不确定性的缩影。但她的成功并不在于她的摄影技术有多好,而在于她不被迷茫焦虑桎梏住,也不会让条条框框约束她太多,更重要的是她不会自己困住自己。所以,还是那句话,在应对不稳定与变动的时候,我们也必须重拾变通与灵活,并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突围的方向。

-本文图片均来自纪姑娘本人及其工作室

微博、小红书同名@摄影师纪姑娘 

本文照片素材均来自@摄影师纪姑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