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达性写作:限制性思维,如何让你活成一只困兽?

 郑立寒 2022-03-29
作者:郑立寒
来源:了不起的郑立寒(ID:zheng-li-han)

01
 
你好啊,今天过得怎么样,遇到什么开心或难过的事情吗?可以留言区跟我分享哦~
 
我是郑立寒,最近我报了一个【即兴舞动】的课程,每周日晚上上课。
 
说说我对即兴舞动的认识吧。
 
之前听过一句话,人与人的交流更多在于潜意识沟通。单纯的语言只占7%,声调占38%,而55%的信息都是由肢体语言传递的。
 
我之前参加过几次即兴舞动,在止语的环境里,用身体尽情地表达自我。
 
每个人的身体语言很不同,拥抱和触碰的姿态也会很不同。有些人的触碰你会非常喜欢,有些人则会非常排斥。
 
之前参加过莉莉老师的线下工作坊,有个活动是体验【自己与他人的边界距离】。
 
活动是这样的:刚开始我站在某个位置,对方原本距离我8米,然后她向我慢慢靠近。
 
这个过程中,我会感觉身体有些变化。
 
尤其是当对方走到某个范围内,我就不自觉开始捏衣角,有点局促不安。
 
当对方捕捉到我的紧张后,她会后退或前进。
 
在多次试探中,她会停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根据对我的身体语言,猜测我的心理边界距离。
 
然后再交换角色,我去测量对方的心理边界,或者换人,或者双方都移动位置,让双方边界距离最小,但都能感受到安全舒适。
 
几轮活动下来,就会发现,每个人身体都会有一股张力,而且对不同的人,你的边界距离也不同。有些人,身体发出的信号是允许和接纳,有些人则是抗拒和排斥。
 
在止语的环境下,身体会更敏锐,也更容易觉察到内心的细微心理。
 
之前参加即兴舞动时,我看见某个人跳的很好,我特别想要跟她学,希望她能带着我,或者说教我两招。但,由于我的水平还是初级,于是,我就站在旁边观摩了好久。等到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才轻轻地走过去,触碰她。当时她对我微笑了。
 
这个画面我记得很深刻。
 
为什么我没有勇气走进她的领域范围呢?是什么阻挡我向优秀的人靠近?


因为我脑中有高低(好坏)之分。
 
我无意识地会把自己和他人放在同一个标尺上做比较,“哦,她比我优秀”,“哦,我某个地方不如她”……
 
当比较完后,面对比我优秀的人,我会产生畏惧心理。
 
害怕自己被看低,“你的动作太僵硬了……”害怕别人不跟我玩,“她的水平比我低……”害怕自己拖累别人,明明她可以跟同阶的人玩,为啥要花时间和精力指点我呢?

看见了吗?
 
我害怕自己的水平低,浪费别人的时间,甚至会觉得,我不值得别人花时间。
 
因为我的认知模式是这样的,“如果我比你优秀,我去指导你,会有什么好处呢?你进步慢,感觉很浪费时间,还不如跟差不多的人一起玩,这样我还可以切磋,提高自己的水平;你进步快,会不会超越我,然后抛下我,去找更优秀的人一起玩;更关键的一点是,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领悟,就算我告诉你怎么做,知行合一也很难啊……”
 
所以,我就会用这种认知去看待别人。
 
02
 
别人真的会这么想吗?我验证过吗?在教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在学呢?而且别人这个方面确实比我优秀,那我有没有其他地方比别人优秀,然后互相学习呢?
 
从学习金字塔原理来说,我的认知模式就可以推翻:教授给他人,学习内容留存率高达90%。


说到这儿,也想讲一个故事:
 
克契禅师从不喜欢麻烦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埋头苦干,包括修行也是。
 
一天,佛光禅师问他:“你来我这儿也有12个年头了,有什么问题?要不要坐下来聊聊?”克契连忙回答:“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时光荏苒,一晃又过去三年。
 
某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克契啊!你在参禅修道上遇到问题吗?”克契答道:“禅师您那么忙,学僧不好耽误您的时间!”
 
一年后,克契经过禅房,禅师喊道:“克契,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克契赶忙合掌作礼:“禅师很忙,我怎能随便浪费您的时间?”
 
于是,佛光禅师便对克契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克契仍然应道:“老禅师,您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呀!

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顿时刻入克契的心中!
 
为何你会认为自己会耽误别人时间?为何你会觉得自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为何你觉得自己不配得占有别人的时间?如果故步自封,又怎么能得到成长呢?


细究之下,会发现很多很多认知模式的问题。
 
03
 
前不久,我心情很低落,然后找了个心理咨询师聊。
 
在交流过程中,我心里时常会冒出一些担忧,“会不会耽误了她的时间啊?”
 
【其实,这个是对方的事情,她可以照顾自己的需求。如果觉得时间被耽搁了,她会提出来,而不是我去操心这些事。

我应该相信她,作为一个人格成熟的咨询师来说,可以做到不带敌意的拒绝,也能做到照顾自己的需求。
 
为什么我会担忧呢?是不是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别人耽误了我的时间,但我没有及时拒绝别人?当时害怕什么呢?害怕拒绝别人会伤害到别人?害怕拒绝会给对方带来不好的印象?害怕拒绝会伤害关系吗?有没有试过不带敌意的拒绝呢?
 
如果我有这种担忧,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有时我会照顾别人的需求,不能做到拒绝别人,然后牺牲自己。有时我担心占用别人额外时间,遭人讨厌。所以,我需要照顾别人,甚至希望别人照顾我的需求。】
 
她看见我的情绪低落,问了2遍我的年龄,然后又说,我身上还有【少女感】。
 
我理解的意思是,有时我会退行到孩子状态,希望无聊的时候,别人逗我开心;希望难过的时候,别人能安抚我的情绪,对感情和关系仍然抱有一些不合理的期待。
 
然后她问了我内在小孩多大,我说大概15岁吧,特别希望得到尊重,理解,还有欣赏,比较计较付出和回报是否平衡。
 
在她的启发下,我发现自己蛮多课题没有完成。
 
比如说付出和回报这个事,我会非常在乎公平。如果自己付出很多,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内心就会非常难受。感觉不值得,还有愤恨不公。
 
然后我就问了她,如何看待世界不公平这个事?
 
她回答的是,也许很多事确实不公平,但能量是公平的。
 
(中间插入一个欧文亚隆的“涟漪理论”,有些书上叫“波动影响”,我比较认同。所谓“波动影响”就是说,我们对别人的影响就像池塘里的涟漪一样,它会一圈圈地扩散,直到看不见为止。像一些家庭的隐性规则,很多都像“传家宝”一样代代相传,影响着后代人。
 
我听过很多道理,比如说,功不唐捐,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很可惜,这些东西并没有疗愈我。反而,我会很计较当下眼前的回报。
 
然后又开始责怪自己,是不是自己太短视呢?为什么这么害怕吃亏呢?为什么觉得吃亏就输了?输了后果很严重吗?输了会影响自己整个人生吗?

害怕吃亏这件事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吃亏就被人欺负?吃亏就被人看低?还是说,吃亏代表着愚蠢?
 
为什么总会无意识地跟别人竞争高低?难道只有比别人强,才能说明自己优秀?只有比别人好,才能算过得好?难道赢得别人,才能产生优越感?我对好的生活定义又是什么?我怎么看待优秀?为什么需要优越感?又是怎么看待生活呢?
 
越想越多,思绪也越来越清晰。
 
我爸妈曾经就教导过我,“为什么你比不过别人呢?为什么你要比别人没用呢?不要麻烦别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比较和不麻烦别人这个东西,长时间地占据我的头脑。只有比别人强,我才能得到认可。只有比别人好,我的生活才算好。
 
别人是谁?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需要得到谁的认可?我的生活要活给谁看?
 
不麻烦别人,才能说明独立?不麻烦别人,才能说明自己更优越?麻烦别人就会遭到轻视?麻烦别人就会受人冷落?
 
前几天还在思考:过去我花很长时间读书,究竟学到了什么?
 
连好好生活都没有学会。永远看着远方,觉得生活在别处好。经常冒出这种念头,“如果……就好了……”
 
那怎么算好好生活呢?
 
一饭一蔬就是生活,活在当下,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以及善护念。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啦~


情绪     如何爱自己     沟通     自我成长    
金钱关系    恋爱      出轨     离婚           
婆媳矛盾    育儿


倾听/咨询加vx:zixunxiaobei
情感/亲密关系/亲子教育/人际关系/个人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