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如果你总是容易被身边的言行影响,那么内心就会涌起一阵波澜。情绪一旦无法被控制,就会感到焦虑和挫败,那么又怎么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是提前自我内耗,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总是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肯定,只有如此才能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可是,当你越需要从别人身上索取能量,生活就会变得越被动。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写了这句话:“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追寻认可。”人只有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在心里肯定自己的价值,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自由。01:没必要被别人认可,因为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是取悦他人阿德勒在书中说:“认可欲的危险就在于,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在我们的小时候,也许父母过于严厉,或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就会采取奖罚的教育方式。当你听从他们的吩咐去做,没有反驳的时候,就可以得到奖赏。那么,这种思维模式一旦建立,成年之后的我们,如果出现没有人表扬的情况下,就很难有动力去坚持一件事情。甚至当你努力去做到最好,可结果对方却毫不领情,这时候你的心里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或者,对方还是觉得你表现的不够好,你也会感到特别的失落。我们都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常常会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当你越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就越要通过取悦别人的方式满足内心的情感需求,最终也会彻底失去一个真实的自己。如果你想要活得更快乐,就要记得,你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活着的,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的。意识到这一点,你的格局会不断地被打开,当别人的行为没有和你想得一致的时候,你也不会觉得难过和愤怒。或者当别人没有给你想要的肯定的时候,你也不会为此就一蹶不振,自我怀疑。陈旭(化名)是一个很上进的男生,他的学习能力一直很强。不过,他的妈妈从来没有夸奖过他。十岁的时候,陈旭的父母就离婚了,当时他还小,妈妈不舍得放下他一个人生活,就把他接到身边一起住。后来,母亲又再婚了,在组建的家庭里,陈旭要看父母的脸色生活。母亲在婚姻里的姿态很低,为了迎合再婚老公的喜欢,她要学会说讨好的言语,也常常让陈旭要懂事。为了得到母亲的认可,陈旭一直很努力,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后,他都是十分优秀的人。28岁的时候,陈旭的公司已经有50个员工了,他也顺利买了房。但即便如此,母亲还是觉得他比弟弟差,从来没有给予他一句鼓励的话。为此,陈旭心里总是感到很自卑,在感情里也不自信,谈过三段恋爱都失败了。直到遇到了现在的妻子,他才彻底明白,他不该总是追求别人的认可,而是要学会接纳自己。只有如此,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自由和美好。陈旭开始和过去的一切和解,当下意识迎合的情绪又出现的时候,他没有直接抗拒,而是敢于接纳这就是最真实的自己。不过,他也不再期待母亲可以认可他了,因为这件事情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实现。他不再追寻不合理的认可,生活也变得更加轻松和坦然。陈旭打算和女友结婚,但是母亲觉得对方的条件不够好,不答应,可他没有放弃,而是坚定自己的选择。如果他在结婚之前,没有改变思维,那么就很难收获幸福的婚姻。想要人生多一份自由,从现在开始就别再一味地追求别人的认可了,你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网上看到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你聪明会有人说你心机重,你努力会有人说你运气好,你乐观会有人说你虚情假意。”不管你付出多少,都有人会讨厌你,所以,我们必须拥有承受被他人嫌弃的勇气。你不用要求自己完美,尤其是对待那些态度恶意的人。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活得那么洒脱,很少被人际关系捆绑?如果你过度地追求别人的认可,就很难守住底线,那么任何人都想要进来看一看,而且不会有一点尊重,因为对方知道你就算生气,也只能隐忍。边界是看不见的,如果你不敢说出口,就无法拥有舒适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你只能远离人群。人缘越好的人,越懂得放下追求别人的认可这件事,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胜任哪些工作。同样,他们也拥有完善的思考力,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的人生。从现在开始,想要余生过得从容自在,就要明白没有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用去追求,这才是一个成年人,最高级的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