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轰动一时的真假刀郎案

 红蓝白郁金香 2022-03-30

2004年初,定居在新疆的歌手刀郎,发行了一张个人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

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同名主打歌曲突然从新疆火到了全国。

从大街小巷到商场小店,到处弥漫着这首歌的旋律,就连赵本山的小品也引用了“二路汽车”这个梗。

这张专辑卖出了270万的天量;而盗版更多,至少有800万张。

刀郎爆红后,不少人来蹭热点。

有的抢注商标,有的抢注网站,甚至还出现了几个“刀郎”。

歌手刀郎,原名罗林,在他走红前就和经纪公司商定起了这个艺名,认为更加有利于推广。

“刀郎”这个词本意是新疆叶尔盖河中下游的麦盖提县的古地名,原来叫“刀莱”。后来由于语言的演变,“刀莱”渐渐被叫成了“刀郎”。

同年7月,市面上冒出了一张《寻找玛依拉》的新专辑,演唱者署名“西域刀郎”,让许多歌迷误以为是刀郎罗林。

这张专辑由广东飞乐发行,这是一家市场嗅觉很灵敏的公司。

该公司早有准备,已经将“西域刀郎”注册成商标,向外传达“我们不是盗版”的信息。

同时,他们还策划了一个故事,把“西域刀郎"潘晓峰与新疆联系起来。

当时市面上有三个刀郎。

最出名的罗林是新疆的女婿,妻子朱梅是新疆人,并且长期定居在乌鲁木齐。

艾尔肯·阿布都拉是新疆本土歌手,发行了一张《走出沙漠的刀郎》专辑。

而“西域刀郎”潘晓峰出生在吉林省梅河口市,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来到广州发展,发行一张名为《菊花吟》的专辑。

根据公司介绍,潘晓峰和他的这张专辑曾获得过“广东广播新歌榜十大金曲”、“广州电台十大金曲”及上海东方音乐风云榜最佳新人奖,被北京新华书店评为最受欢迎十大唱片之一。

1998年,潘晓峰组建“翅膀乐队”,担任主唱兼吉他手;乐队解散后转入幕后,为孙楠制作过一首广告歌。

2004年,潘晓峰签约广东飞乐影视成为旗下歌手,没多久就发行了《寻找玛依拉》这张专辑。

他看似和新疆没什么交集,无论用“西域”或者“刀郎”都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为此,唱片公司为潘晓峰策划了一个邂逅新疆姑娘的故事:

在广州闯荡的时候,潘晓峰在夜总会遇到了会跳刀郎舞的新疆姑娘玛依拉,两人相识相爱,后来潘晓峰追随玛依拉来到麦盖提县。

三个月后,潘晓峰再次来到麦盖提县,玛依拉却神秘失踪了,痛苦万分的他写下了《寻找玛依拉》,表达他对玛依拉的无尽思念。

飞乐唱片投资30万制作了这张《寻找玛依拉》专辑,一开始只做了15万套。

但很快就卖断了货,后来又追加到40万;潘晓峰的出场费一下子也提高到了10万。

更神奇的是,市面上还出现了30多种《寻找玛依拉》的盗版。

刀郎方面收到这个信息当然很生气!经纪人李松强表示这张《寻找玛依拉》专辑的制作水准很低劣。

而飞乐唱片老总钟雄兵很不服气,列举了潘晓峰的过往业绩以及创作能力,证明他不是一个地下歌手。

同时,他还提议让几位刀郎同台比试比试,一决高下。

这不就是碰瓷吗?

双方在媒体上隔空怒怼,围绕着“刀郎”究竟是罗林的艺名还是地名争论不休。

《寻找玛依拉》与《2002年的第一场雪》专辑有以下近似之处:

1、曲风类似;

2、封面视觉效果类似,都是雪域背景;

3、《寻找玛依拉》将“西域”二字写得很小,故意弱化,使得“刀郎”二字十分突出。

其中,前两点只能说是投机取巧,也谈不上违法;但第三点是实质性的,有不正当竞争之嫌。

双方打嘴仗也没用,一切还是要用法律说话。

同年10月,刀郎罗所在的唱片公司大圣文化将广东飞乐影视制品有限公司、潘晓峰及另外两家出版发行单位告上了法庭,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并索赔各项经济损失120万元等。

2006年7月,北京市一中院做出了终审判决,认定“西域刀郎”潘晓峰和飞乐影视制品公司侵犯了“刀郎”即歌手罗林的著作权及姓名权,赔偿原告广州大圣文化传播有公司经济损失71万多元。

法院认为:刀郎一词不仅带有原有含义,而且因为罗林以艺名的方式推广歌曲而被公众熟知,兼有“演唱者罗林”的特定署名含义。

广东飞乐与潘晓峰在唱片封面上弱化“西域”二字,突出放大“刀郎”,侵犯了罗林的作品署名权和表演者权,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虽然两被告输了官司,赔了70多万,但在经济上一点也不亏。

《寻找玛依拉》这张专辑就卖出了40万张;写真+MV,销量也突破15万张。

第二张唱片《都怪你》,销量更是突破了60万张。

除此之外,潘晓峰还获得了一些品牌的代言,参加了各地电视台节目的录制,商演机会不断。

2006年,潘晓峰推出了单曲EP《我到底算什么》。

根据当年的通稿,这首歌打败了张靓颖的《这该死的爱》和老狼的《鸟儿的幻想》等新歌,获得了了中移动无线首发的周榜冠军。

此时,飞乐唱片已经发展为一家颇有影响力的公司,旗下歌手除了潘晓峰外,还有杨臣刚与香香两大最炙手可热的网络歌手。

2007年,该公司还帮曾经参加过超女比赛(广州赛区50强)的邵雨涵出了一张《死了都不卖》的EP,包括《死了都不卖》、《一万点》、《股神传说》和《股市奇迹——中国股民之歌》四首歌,全部是当年大牛市的应景歌。

其中,潘晓峰作为同门大师兄,与她一起演唱了《一万点》。

从“西域刀郎”到《老鼠爱大米》,再到《死了都不卖》,可以看出,飞乐确实是一家比较擅长“市场营销”的唱片公司。

如今,潘晓峰也快50岁了,近年来很少再听到他的消息。

而刀郎虽然也退出歌坛了,但他的经典歌曲仍然被传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