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耀含英——记清华艺术博物馆《异彩纷呈》特展的中国元素(下)

 文话童心 2022-03-30



上一篇中,我们着重介绍了这次展览中的中国玻璃,以及来自萨珊王朝和伊斯兰的玻璃精品。这篇我们接着聊聊国内有关玻璃的重要出土文物还有哪些。

目前国内其他有关玻璃的重要出土文物

战国曾侯乙墓。除了编钟等耳熟能详的文物,还出土了170枚蜻蜓眼玻璃珠。

越王勾践剑。世人往往惊奇于这把剑的铸造技术,很少了解剑身上镶嵌的两块小小蓝色玻璃,是中国现存古老的真正玻璃。

越王勾践剑

湖南的战国玻璃壁。湖南是出土战国玻璃器数量最大品种最多的地区之一。1955年出土的深绿色涡纹玻璃壁,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战国玻璃壁。(展厅也来了一枚长沙玻璃壁)

定县静志寺的玻璃。定州不仅仅有五大名窑之“定窑”,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静志寺。在静志寺塔基地宫4.7平方米的面积内,不仅绘有精美的北宋壁画,还出土了北魏隋唐、北宋历代递藏供养舍利的七重宝函,第七重即是安放舍利的玻璃器,可见当时玻璃的地位尊崇。

北魏静志寺出土的舍利玻璃器

北魏静志寺出土的葡萄式玻璃饰品

鸭形玻璃注。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郊的十六国时期北燕冯素弗墓,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文物身型如鸭,像披了带光泽的翠绿披风,在瓶身中部还被镶上了一层层的金色花边,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少见。它形象生动、华丽细致,可以代表当时艺术的极高水平。有专家考证,这件宝物极有可能来自古罗马帝国,经由柔然国的草原通道传入北燕帝国,堪称研究古代草原丝路的重要器物凭证。

鸭形玻璃注

玻璃琉璃如何分辨?

自古以来,关于玻璃的赞美有:

“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能喻其清。刚坚金石,劲励琼玉。磨之不磷,涅之不浊。”

东汉班固《西都赋》中有“翡翠火齐,流耀含英”。这里将玻璃誉为水晶、火齐珠,可见当时单色玻璃色泽纯正艳丽,堪与宝石相媲美。

公元前4世纪的《圣经》旧约也写到:黄金与玻璃不能与智慧并存。玻璃在公元7世纪之前都是极其珍贵的物品。

在浩繁的古代文献记述中,玻璃、琉璃这两个称呼之间彼此有很多千丝万缕的联系。宋元前,西方进口的玻璃,如蜻蜓眼、玻璃杯都是玻璃,我国自己生产的琉璃器物、天然宝石也都可称为玻璃。

“琉璃”是中国传世文献中对玻璃的古称之一,也写作“骝璃”“流离”等。西汉《盐铁论》中最先出现“骝璃”一词,应指代一种外来的天然宝石。

而我们当今所称的“琉璃”,从南北朝起开始将铅釉陶运用在建筑上。它并不是通体透明,只是陶器外表盖了一层釉,但为了好听也叫“琉璃”。明清以后,这种铅釉陶大量用于官式建筑,于是“琉璃”成了它的官方名称,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琉璃瓦、琉璃砖之类。

纵观玻璃在我国的发展史,尽管没有如瓷器般发扬光大,但它见证了华夏先民的生生不息,承载着朝代历史的更迭,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里曾说:所有文明,都是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没有任何一个文明是原地发展的。

一部玻璃文化史,映衬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也展现了对外开放的必然。

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

部分参考文献: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魏泓

《古代玻璃器》金开诚

《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干福焘

《中国早期的玻璃器皿》安家瑶

《文明的地图》张信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