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Tina。 很多人好奇我是怎么做时间管理的,我被问过很多次。 这两年多,我确实做了挺多事。
更关键的是,在做这些的时候并没有只追求数量。
所以很多人好奇我怎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这么多事,还能有这么高的产出效率。 这篇文章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将从原则和方法两方面进行讲解。 首先原则层面,我讲两点。 ![]() 01、一切以产出为主,不必关注形式 我自我评价是个做实事的人,不讲究虚头八脑的形式。 我时间管理的最高准则就是一切以产出为主,不必关注一切形式。 所以我从不在意我今天的todolist写得是否漂亮,这个番茄钟是否完成,时间管理的APP是不是利用好了等。 我认为一切的工具,都应该为我们服务,我们不应该做它们的奴隶。 什么叫一切以产出为主? 比如今天上午我的计划是写一篇文章,看30页书,下午的目标是出视频脚本。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我的写作状态特别好,很快就写完了,并且还意犹未尽。那我就会马上把下午的脚本换到上午来写,而不会在乎我原本的计划是看书。 一切以产出最大化为目标,你才能产出最大化。 ![]() ![]() 02、时间管理应该以“专注力”分配为中心 一段时间的产出,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单位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效率。 那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公式:
这就简化为了一个数学公式,那就很简单了,找变量和不变量即可。 每个人一天内只可能有24小时,在总的数量上是一定的,那么要想产出最大化,只能在产出效率上下功夫。 而影响产出效率的关键因素是专注力,所以提升专注力,就是提升你综合的时间利用效率,相当于为你创造出新的时间。 那我们分配任务的时候,就应该以专注力为中心进行分配。 好,记住了以上的这两个原则,下面我们来进行具体的方法讲解。 ![]() 具体方法: 1、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克难。 上面已经讲了,我们应该以专注力为中心,对任务进行重新分配。 工作任务分成两种,专注性工作和非专注性工作。 顾名思义,一个需要高度专注力,另一个不太需要。 那我们就应该在自己状态最好、专注力最集中的时候去做那些脑负荷比较大的专注性工作。 比如我会在上午写作、出脚本、写课稿,这是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花费很多脑力的创作性工作。 放在上午进行有两个好处。 第一、上午的精力比较好,做事更容易专注。 第二、上午看啃了硬骨头,会很大程度上释放压力,下午做事的时候就会更轻松、更高效。 状态最好的时候挑战最难的工作,被我称之为“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克难”。 ![]() 2、保护好专注力,让省时提效有源源动力 上面我们讲了专注力的重要性,那么要想让你持续高效的产出,你要注意保护你的专注力。 为什么番茄工作法很流行? 流行一定有流行的道理,它为什么强调每工作25分钟要休息5分钟? 因为人在彻底疲惫的时候,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期,但是当你的疲惫还未到来就及时休息,就可以让你一直处于比较好的状态,持续性工作产出。 当然你不需要严格遵守25分钟,按照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觉得合适的时候及时进行休息。 休息的时间不用很长,闭目养神5分钟,听5分钟的轻音乐或者是冥想,都是很好的方式。 当然充足的睡眠更为关键,调整好作息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效率。 ![]() 3、凡事找规律,任务尽量SOP化 熟悉我的粉丝都知道我是一个很讲究规律的人,做一件事情我会用拆解思维,将它拆解成不同的步骤,然后把每个步骤尽量sop化,这样在操作实施的时候才能不茫然。 我们以写作为例,写作一篇3000字的文章很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进行拆解,会发现它是由选题、标题,结构、语言,案例等要素组成。 由此我们就可以形成一张写作的sop表格。 之后的写作就很轻松,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个表格的每个部分填满,每一步要做什么非常清楚。 这里好像没有说时间,我们把每件事最高效的完成,就是在节省时间。 ![]() 4、合并同类项让工作效率倍增 什么是合并同类项? 就是把同一种类型的工作放在一起做。 还是以上面写文章的例子为例,比如找素材的时候我就专门用来找素材,我把近三天写作主题的素材全部找全。 动笔写的时候我就一气呵成把它写完,不会把它分成几个时间段再来写。 拍视频的时候,写文案我会一次性写好几个,拍摄的时候一次性拍完。 为什么这样高效呢?因为大脑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切换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浪费脑力重新进入的。 所以在我们状态好的时候,要尽量地减少不同任务之间的切换,一段时间内尽量做同一性质的工作。 当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态进行调节,如果你发现自己状态不好,那就要及时进行任务切换。 这时候的任务切换,反而可能会给你带来新鲜感,让你更快的进入状态。 ![]() 5、巧妙设置Deadline,紧迫感带来高效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大家一定都听过,或许也深有感触。 我们有时候会低估我们的产出效率。 一个任务不论拖到多晚,我们总是能在deadline到来之前做完。 那时候往往特别高效。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也要给自己设置这样的Deadline。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给大家推荐过这样的计时器。 1小时写作3200字,分享3步骤+4工具, 小白也能下笔如飞! 我在工作中会给自己设置倒计时,比如说这30分钟完成一篇文章的初稿。 看着计时器上的红色慢慢减少, 看着Deadline不停靠近,人会有一种紧迫感,逼着自己专注和投入。 ![]() 6、创造罐头时空,让效率最大化。 大家都吃过罐头,罐头是密封的,与外界隔绝。 在工作中我们要给自己创造这样的罐头时空,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和空间内,我和外界隔绝,屏蔽一切干扰。 干扰分成两种,内在干扰和外在干扰,分别有抗干扰的解决方案。 先看外在干扰。 顾名思义,干扰来自外界,比如电话、微信、通知、提示等等。 针对这种干扰,我建议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之前,将手机静音微信关闭提醒,电脑设置为免打扰状态。 让自己处于绝对的无干扰环境中。 等专注时间之后,给自己安排出专门的时间,来处理回复各种信息。 再来看内在干扰。 这里干扰大多来自内在,比如说工作的时候走神、思想天马行空;
总之,专注的过程受到各种内心想法的干扰。 解决方案就是在你的旁边放一张白纸,想到任何想法用关键词写下它。 比如看书、脚本、快递…… 写完之后马上让自己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中。 白纸黑字的写下有一个好处,会给我们大脑释放一个信号,“这些我都记住了,不用担心”。 释放了内心压力,就有利于我们更快的进入专注的心流状态。 ![]() 7、学会借力,最大化解放自我 我们要承认一点,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 一个人的效率和产出是有天花板的,我们要让我们的产出最大化,还需要学会借力——借他人之力让自己尽可能高效。 我们家从我儿子出生后就请了阿姨,我不需要为家里的家务繁忙,就能省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和产出。 而在工作中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我建立了自己的小团队,我将一些非核心的、非内容创作类的工作,安排给团队的小伙伴来做。 这能帮助我将主要的时间精力花在内容创作和产出上,也大大的提升了我的生产力。 ![]() 结语: 好,以上就是我时间管理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我无数次说过一个观点,没有“没有时间”这回事,最根本还是价值排序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自己想做的事,永远都没有时间做。自己的时间永远都不够用,那就要考虑下你内心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以及你目前的做事方法是不是出了问题。 希望今天的文章给你带去一些启发。 我是Tina,愿陪你终生成长,下篇文章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