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怎么回答

 鹿文康金 2022-03-30

东汉末年战乱纷纷,形成三国鼎立的面貌,期间英雄辈出,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曹操和刘备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胸怀大略,却被人称为奸雄,其间主要因为他杀了几个文人。
最被人所熟知的恐怕就是《杨修之死》,上学时还学过这篇文章。当初只是节选片段,而《杨修之死》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杨彪是如何面对丧子之痛,巧妙应对曹操询问的。

Image

一、谋士智者

杨修之所以死了,主要是因为太过聪明。有人会觉得这是矛盾的,三国年间,战乱纷纷,若是不聪明,恐怕早已死上千百回了,哪还能等到三国建立。确实如此,大家所熟知的只是三个国家的相互争斗。
其实早在三国建立之前还有很多股小的势力蠢蠢欲动。后来大多数被曹操统一,北方则有了魏国。在那样的战乱年代,的确需要聪明才智才能活的下来,才能够施展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Image

若是只有些小聪明,反倒能保命,因为小聪明的人基本上看不透问题的本质。可杨修是有大才的,正是应为他的大才才害了他,因为杨修是一个既有大才华却又不懂得节制的人。他恃才傲物,总希望能比别人技高一筹,尤其是在曹操面前。
总喜欢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曹操却又是一个处处都希望比别人强的君主。曹操喜欢别人点到,但是又不说破,杨修正是打破了这一点,他不仅要要事情点到,而且还要样样事情都说破。

Image

二、杨修之死

最出名的主要有两个事件,一个是一盒酥。有一次塞北送过来一盒酥,没有等到曹操同意,杨修便独自吃了起来。曹操询问时,他辩解道,上面不是写着一合酥嘛?意思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
他便吃了起来,其实曹操当时也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是面对杨修的点破,曹操心中还是十分恼火的。另外一个事件就更加可气了,曹操北争张秀时,军中的粮草不足,曹操既不想放弃攻打,又因为粮草不足而不得不放弃。

Image

拿着刚刚吃完的鸡肋喃喃自语,杨修听到之后。逢人便给人解释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曹丞相想攻打,却又有为难之处。
现在可以收拾东西准备撤退了。而曹操这边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军中却在紧罗密布的开始准备撤退的事情,曹操询问之下才知道是杨修传的命令。这个事件让曹操彻底动了杀心,于是便将杨修推出去斩首了。这件事情杨修错的确实太多,首先私自传达曹操的命令。

Image

如果这个命令是真的也还好,但这都只是杨修自己一个人的猜测而已。他却当成了君命下达给周围的将领,这样不仅扰乱了军心,也使得士兵们丧失了斗志。另外曹操毕竟是丞相,手中握着大权,自己还没有传达命令,杨修就已经私自主张发出命令。
这不明显有要夺权的意思吗?曹操怎么能不生气他呢!本来曹操对自己的权利就十分在意,生怕有谁会因为不满自己挟天子而令诸侯出来反对自己。杨修这样一做不是摆明把自己和曹操站在对立面了吗?

Image

其实在这之前。杨修就已经得罪了曹操,自己还不知道。当时曹操正在为自己的接班人而烦恼,杨修去站在曹植一方,暗自出着对策,替曹植谋划。其实曹操还是比较喜欢曹植的,但经过杨修的反复点播,反而让曹植在曹操心中失掉了信心。
后来使得曹丕成为了皇帝。可见杨修虽然聪明,但作为谋士还是远远不够的。他既没有为曹植赢得皇帝的职位,也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还让自己的老父亲杨彪白发人送黑发人。

Image

三、拷问杨彪

曹操虽然杀了杨修,但心中还是有所忌惮,毕竟杨修所在的杨家是东汉末年的世家大族,其父亲杨彪还是东汉末年的太尉。在朝廷当中也有一定的话语权,曹操十分担心杨彪会记恨在心,有机会报复自己。
有一次,曹操看到杨彪日渐消瘦,就询问他是不是在思念自己的儿子。
这个问题真是灵魂拷问,儿子死去,作为父母,哪有不但有不思念的呢?但若是直接回答思念,那就会引起曹操的忌惮,曹操也会对他痛。杀手。

Image

但若回答不思念,又违背了人伦常情,曹操那么聪明,一听便知是假话,所以这个回答是非常致命的问题。但杨彪的聪明才智对于曹操的拷问自然应对如流。于是杨彪回答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这个回答是十分巧妙的,意思是说在儿子犯错的时候没有及时惩罚,儿子才导致他失去性命。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杨彪肯定了曹操的做法,认为自己的儿子是犯了错误才会被处死,他这样说曹操也就放心了。

Image

四、总结

可见论聪明才智杨修还是比不过自己的父亲杨彪,曹操身边的谋士如云,杨修在时也并未得到大的重用,这可能也是他为什么一直想要胜过曹操,在曹操面前恃才傲物的表现的原因。他所渴望的始终是比别人高出一点,但却始终没有达到。
可惜的是杨修始终都没有看明白曹操,不懂得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对于曹操而言,他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出谋划策的谋士,更是一个看破而不说破的智者。这一点郭嘉做的就非常好。

Image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谋士如云但唯独信任郭嘉,郭嘉不但能给曹操出谋划策,而且每次和曹操意见相左的时候,总是能够很尊重曹操听从曹操的安排,毕竟谋士只是出谋划策的,听不听从如何指挥还是要看君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