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里是如何培养美感的专栏,希望通过我的视频,帮助大家提升审美能力,上期我们说到要想发现美就需要去观察生活中形体的秩序。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出门右转。这期我们就来深度解析一下美的源头——比例。  比例是美的根源,其实古典美学就是文明世界最早找到的完美价值,那是直接自人性中发掘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简单来说美就是好看,那些能够吸引到我们的,让我们感到愉悦的都是美的,古代人为了搞清楚这其中的奥秘,开始利用数学这个工具。最后很自然地找到了比例的观念。到底什么才是美的呢?也许我们看待世界美的标准并不一样,但古代人很聪明,他们发现即便在看待世间万物上评价不一,但对于人体的美大体上是有共识的。 我们现代人欣赏美女,大多以瘦为美,拿腿来说,腿不仅要长,还得没有赘肉,有网友说最好头下面都是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有些过于偏激。所以很多明星p图p得妈都不认识。而古代人们的审美则不同,美被认为是恰如其分,除了该肥处肥,该瘦处瘦之外,身体的各部分长短也要合度,古人说:“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的程度。那么怎么才算是合度呢? 西方古代找到了各部分尺寸的关系,这就是比例。说得俗一点,我们看人,不能只盯着一个部位,至少要把三围数字都报出来,才能给我们完整的概念。西方人很早就发现,两臂平伸的长度与人体的身高大约相等。大腿的长度大体上与上身和头部的长度相等,而一个匀称悦目的身材,头大约占到八分之一的比例。 至于面部则更加的精细。因为面部是我们与人接触最直接的部分,也是辨别个人的符号,其组成单元为五官,我们认识一个人大多都是从五官开始的。一般来说一个匀称的五官,额头的高度应相当于眉毛到鼻端、鼻端到下颌的长度。面部正脸的宽度是额头高度的两倍,如果一张脸符合了这个比例,那么大概率看上去是美的,所以我们平时总说看一个人特别顺眼就是他脸部的比例非常合适,让你感受到了比例之美。反之如果脸部过宽或者过窄,嘴部过于突出都会让人感觉怪怪的。 为了揭开比例之谜,人们就用各种方法试图得出一个完美的比例。16世纪的德国大画家杜勒认为美的规律就是物体中隐藏的完美比例。只要用科学的方法,也就是度量,记录统计人体各部分的长度,就可以掌握美的精髓。而我们熟悉的达芬奇也留下了千古名作《 维特鲁威人》。 其实古希腊人在2000年前就已经发现了一个黄金比例。我们可以用几何的方法给大家演示出来。先画一个正方形,在中间画一条平分线,从平分线端点向角点做一条线,以这条线为半径画一条弧线,与正方形底边延长线所形成的矩形,就是黄金矩形。看起来这个矩形非常普通没什么神奇的。 但如果我们把这个矩形和旁边的正方形套用前文的方式,你会得到一个套娃式的逐渐缩小的比例图形,而其中穿过所有正方形的弧线就形成了一条非常平滑的弧线,这条弧就是黄金弧线。 有趣的是,经过数学家们的测算,没有任何其他比例的矩形可以形成这样优美的螺旋线。而这种螺旋线在我们的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小到一株植物,一个动物,大到天象,宇宙无所不包。 一位生活在中世纪的名叫斐波那契的意大利人把这个现象用数列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所以后世也命名为斐波那契数列。他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89……从数列的第三个数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你会发现数字越大,其两者之间的比例越接近于0.618。所以到此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完美比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在生活中通过这个完美比例发现或者感受美呢?我的建议是你可以从欣赏建筑开始。虽然黄金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如果我们按照之前讲的想要感受美就要把不必要的元素减掉来看,建筑尤其是现代建筑,没有故事性,只有抽象感和数学的美感,是最简单的形式。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法国的新凯旋门,一个简单的门型建筑,人们很自然就会观察到他的长宽比例,虽然简单。但能使人感受到朴素的美感力量,也正因为简单,它才能控制全局,成为城市中的核心。 凯旋门其实是古罗马的时代产物,今天巴黎城市中的老凯旋门没有任何实际的功能,它在当年只是作为出征凯旋的象征,但也因为是纯粹的造型,才能让比例之美更加的突出和集中。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加宽或者缩窄凯旋门,相信那一定不是一个很好的效果。 而这种比例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中随处可见,在今天后包豪斯时代的建筑中也在不断地实践,在离经叛道的设计师也会将其视为底线。当你可以用黄金比例熟练地欣赏建筑后,我们就可以做一些高难度的尝试,将之用在绘画的欣赏。绘画的艺术性非常强,比例之美是以构图的方式隐藏在后面的,不是专家就只能在无形中感觉到,而无法看得明白。这也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去到美术馆后感觉看不懂的原因之一。 那么有没有一种画可以将故事性尽量降低,把比例之美的本质暴露出来呢?有,这就是20世纪现代主义盛行时出现的抽象画。画家蒙德里安用水平、垂直的线条和色块来作画,就像是建筑的立面,我们从画中看不到故事,但却觉得还挺舒服,之后的保罗·克利,康定斯基都是利用比例与组合,通过欣赏它们,我们可以集中精神在整体的构图之美,而不被具象的形体所迷惑,习惯了抽象画的美,就算在比例之美的进阶上入门了,之后我们在欣赏具象化,故事性的绘画你就能看出门道了。 我们总结一下,这期的关于比例的内容。提升审美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比例,比例是隐藏在具象美背后的灵魂,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现代建筑明确的比例入门,再通过抽象画去感受元素之间的组合,慢慢地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事物大多都蕴含了黄金比例,而你也会通过认知比例的本质而提升自己感受美的能力。

 好啦,这期就先聊到这里吧,下期我们来聊一聊人们理性之美,我是小蚂哥,这里是培养美感的专栏,希望通过我的视频可以提高你对生活中美的感知,我们下期见吧~点赞在看,干货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