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铃mu:奇葩的肌肉型男

 JDM日常 2022-03-30

五十铃乘用车在其生命末期没少推出奇怪的产品,今天的主角mu,自然也是其中一个。

在80年代初,五十铃凭借大喇叭(Bighorn),在早年的SUV市场当中取得一席位。到80年代末,他们决定整点活,为这块仍然沉闷的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Bighorn:早年的初代Bighorn因为①流用乘用车的悬挂设计导致耐用性欠佳②配置差,而且只能以货物车身份登记③长得太像初代揽胜所以被人起了个花名叫“穷人的揽胜”等原因,受到了媒体以及消费者的数落。随着五十铃对其不断改进,在推出初代中期型时,风评得以扭转,但Bighorn的市场份额已经被Pajero,Terrano这些车蚕食,即便换代之后变得风光,也只能给本土的五十铃乘用车多续几年命罢了。

最终在1989年,五十铃带来了全新的SUV车型mu。mu的意思是Mysterious Utility——1款充满谜团,不可思议的车。

这台车有大量的部件与五十铃其它车型流用,车头可以看到很多Faster以及Rodeo的影子,底盘是大喇叭的梯形车架,四驱也是大喇叭那套分时四驱。当然了,B柱往后的设计,才是Mu的独特亮点。

最初,mu主要分成两种车型,首先是2人座的Hard Cover,B柱至尾部由FRP制,可以掀开的壳子覆盖,看起来是有点现在那些《轿跑SUV》的奇怪味道,这款车可以普通乘用车的身份登录;其次是Soft Cover版本,B柱至尾部是软顶设计,有2人座/4人座之分,但是呢,这个Soft Top只能以普通货物车的身份登录。

要说普通乘用车和普通货物车有什么具体的分别,除了用途在理论上有所区别以外,后者的年检有效期相对较短,保险和高速费(视乎情况)会更贵,但是它的税费会比乘用车便宜一点。

虽然动力系统共用,但因为属于不同种类的车型,需要应付不同的排放规制,所以Hard Cover与Soft Top两者的发动机(排气)设计有些许不同(配图为90年改款加入的4JB1柴油机)

是不是觉得很迷惑?这么想就对了,因为当时的人也是这么觉得的。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早年的mu有太多迷惑的点了。它明明是一台普通乘用车分类的SUV,搭载着一副2.6L的机器,但是实用空间不多,只有5速手波,甚至部分车型只给了你两个座位(你可能会想到铃木的X-90)。因此,对于这台车的设计,当时的评论可以说两极分化,欣赏不来的人理解不了五十铃工程师的脑回路,有共鸣的人却称赞它是“现实版Choro Q(Tomy出的Q版小车)

反正,话题度是有的。

面对市场上褒贬不一的评价,五十铃也适时地做出了改进,1990年,他们为mu增加了Metal Top版本,简单来说,这款车就是Soft Top的硬顶版,同时,还加入了2.8L柴油发动机。到1991年,加入4AT车型。为了进一步增加其实用性,加入了5门版本Mu Wizard,并对外观设计进行了改进。

初代mu一直坚持到了1998年,才由第二代车型接替。第二代mu仅保留了两门版车型,原本的五门版独立成Wizard,虽然本质上两台车还是关系密切。同期,五十铃的情况已大不如前,mu坚持到2002年,便随着五十铃正式退出日本乘用车(SUV)市场而走进历史,在美国销售,由SIA(这家生产厂最初由斯巴鲁与五十铃共同出资打造,五十铃在2003年撤资,但mu依然在这里生产)制造的北美版本Amigo,则一直存续至2005年。

前后两代Amigo


mu变奏曲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很多日本厂商转型不及,便搭上了五十铃,此时的五十铃又基本放弃了自研普通乘用车,但又不想就这样放弃相关业务……最终的结果,就是你可以在当时的日本市场看到挂着五十铃标的Legacy以及Accord,或者挂着本田或者斯巴鲁标的大喇叭等等车型。

本田版的mu叫做Jazz,不是飞度。

对了,因为与GM关系密切,所以这台车也有欧宝,获素以及霍顿版。

至于这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