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空间】哪些物种会睡觉

 亘心为上 2022-03-30

哪些物种会睡觉

尽管人类显示出一种固定的24小时作息模式,每个人各自的高峰和低谷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在白天很早的时候就达到清醒状态的高峰,而睡眠的低谷也在入夜后早早到来。这些都是“晨型人”,大约占总人口数的40%。他们更倾向于在清晨时分醒来,并且很乐意这样做,他们在一天的这个时候会拥有最理想的工作效率。另一些人则是“夜型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0%。他们更喜欢很晚入睡,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甚至下午才起床。剩下30%的人处于早晚两型之间,稍微倾向于夜型人,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睡眠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生物界的?也许睡眠最早出现在类人猿身上吧?

也许更早,出现在爬行动物或它们的水生祖先鱼类中?既然我们没有时间胶囊,那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研究动物界中不同物种的睡眠,从史前到进化上的近代。这类研究提供了一种追溯久远历史记录的强大能力,并估计出了睡眠最初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刻。遗传学家特奥多修斯·多布赞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曾经说过:“除了进化,生物学上的任何东西都没有意义。”对于睡眠来说,这个启发性的答案出现得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早得多,而且衍生出的后果也要深刻得多。

迄今为止,所有被研究过的动物物种都有睡眠或与之类似的行为,无一例外。这里包括昆虫,如苍蝇、蜜蜂、蟑螂和蝎子等;鱼类,从很小的鲈鱼到最大的鲨鱼;两栖动物,如青蛙;还有爬行动物,如海龟、科莫多龙和变色龙等。所有这些动物都有真正的睡眠。随着进化阶梯的进一步延伸,我们发现所有类型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都会睡觉:从鼩鼱到鹦鹉、袋鼠、树袋熊、蝙蝠,当然还有我们人类。睡眠是非常普遍的行为。

即使是无脊椎动物,如比较原始的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甚至是更原始的蠕虫,也享有着睡眠阶段。在这种被亲切地称为“昏睡病”的阶段中,它们和人类一样,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而且,就像我们在睡眠不足时可以睡得更快更香一样,蠕虫也会这样,这是由它们对于实验者施加的刺激不敏感的程度确定的。

这样看来,睡眠的历史可以延伸到何时呢?蠕虫出现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至少是5亿年前。也就是说,蠕虫(进而联系到蠕虫的睡眠)要早于所有脊椎动物。这其中也包括恐龙,由此推断,恐龙很可能已经具有睡眠了。想象一下,梁龙和三角龙都会舒舒服服地躺下安睡一整晚!

回顾一下进化史上更久远的时间,我们发现存活时间超过24小时的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体,例如细菌,都有与地球的明暗周期对应的活跃和不活跃状态。我们现在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昼夜节律,以及伴随它形成的清醒和睡眠的先兆。

许多关于我们为什么睡觉的解释都围绕着一个常见的,也许是错误的想法:睡眠是一种我们必须进入的状态,以便修复清醒时的损伤。但是,假如我们把这个论点颠倒过来呢?假如睡眠太重要了——在生理上的每一个方面对我们都是有益的——那么真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生物还要醒过来呢?想象一下清醒状态对生理上的破坏通常是怎样的,这才是真正的进化之谜,而不是睡眠。出于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非常不同的理论:睡眠是这个星球上的第一种生活状态,从睡眠中醒来,清醒就出现了。这可能是一个荒谬的假设,没有人会认真对待或探究它,但我个人并不认为它完全不合理。

这两种理论中的任何一种都是正确的,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睡眠有着古老的起源。它伴随着最早的地球生命形式出现。就像DNA等其他基本特征一样,睡眠仍然是动物界所有生物的共同纽带。一个持久的共性,没错;然而,一个物种和另一个物种的睡眠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事实上,有四种不同之处。

这就是今天的读书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