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敏利:杨垏的春天

 曹锦军围炉 2022-03-31

投稿邮箱



     雨后的周末 ,踏着轻盈的脚步,迎着和熙的春风,黄梅县老促会通联站长、原《黄冈周刊》记者、文化工作者蔡桂茂,邀约我们一行七人前往小池杨垏村参加乡村振兴学习采风活动。我们分别从县城和刘佐出发,直奔小池镇杨垏村,感受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传递文化自信的无限魅力。

    按照行程路线,各位老师先后上车,途经黄梅小池高速路口,查验行程绿码,一路顺风,平安抵达小池镇政府。杨垏村书记万家富与副主任程锦坤早在等待迎接引领。王埠徐港片党委书记王亚军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进入杨垏,呈现眼前的是:硬化的乡村公路,浓郁的乡土气息,田间劳作的村民,虾稻连作的基地。雨后杨垏格外清朗,构成乡村美丽春景。道路上的樱花似乎是春天散落人间的天使,唯美而纯净,淡雅而诗意。排灌沟渠上,耸立巨型大石,镌刻着“杨垏欢迎你”,犹如一汪清泉,注入活力;恰似春风拂面,温暖心间。 

    小池杨垏村东与龙感湖管理区相依,南与张东湾村接壤,西边与徐桥隔东港相望,北边与周廊村毗邻。地势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是原王埠乡“水袋子”,经济基础薄弱,属于典型的农业村。经济作物生产主要有水稻、油菜、棉花、黄豆、芝麻、蔬菜等。

    全村现有10个村民小组,有杨家垏、陈家坝、程家墩、伏家墩、桂家坝、万家墩、张西塆墩等自然墩。辖区耕地面积3200亩,是一个拥有党员79人,村干部5人,常住人口2386人的行政村。

    万家富当选村书记二十年来,带领村委一班人团结务实,克难奋进。特别是近年来,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强力推进,不落一人,不掉一户,让脱贫攻坚54户160人,应享尽享党的政策。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着重开展了改造基础设施、发展新型产业、整治人居环境以及政策宣传工作落实。

    村里开展了“虾稻连作”产业,基地面积1300余亩,水田流转率达95%以上。建有蔬菜大棚15亩,主要栽种季节性蔬菜,旱地流转率达20%以上。并成立了两个专业合作社。

    万书记陪同我们参观了“虾稻连作”、“渔光互补”基地以及风力发电工程。适逢国家电网“渔光互补”项目落户小池,沿着百里长堤布局布网,途经小池12个村约12公里,接近2000亩水田,其中杨垏约占230亩。实施“渔光互补”工程,既可以光力发电,又可以让老百姓承包养殖。一系列的产业发展,让杨垏村民得到实惠,使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书记介绍杨垏前世今生,欣赏杨垏自然风光,我能感受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杨垏人们,正在努力前行奔赴小康。从万书记言谈举止中,我能领悟到村委一班人,既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迈感,又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紧迫感!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乡村振兴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做好本村各项乡村振兴工作,向村民和上级交出满意答卷的信心和决心。群众文化工作者、书画爱好者程江林老师感慨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 即兴赋诗题赠:“垏上春来万物新,渔光互补大工程,喜看水旱无忧地,既富湖村又富民”。

   我们落坐在“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当年我参与赠送的书柜、书目摆放有序。室内墙上英雄人物宣传画栏,体会着他们的英雄的气慨和不朽的魅力,感受着浓浓的书香氛围,感受着积极的向上力量。

    各位艺术大家纷纷摊开宣纸,巧妙布局,一幅幅生动作品跃然纸上。程江林老师为杨垏村书写《乡村振兴》和《清廉新居》书法作品。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艮火老师赠送《连年有余》、《平安富贵》剪纸作品。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黄梅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光天老师,现场作画《春风得意》和《其乐融融》。画面以国色天香的牡丹为题,昭示祖国繁荣昌盛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县美协秘书长张再军老师《黄梅飘香》作品。副主席梅丽春老师《映日荷花》和《胜似春光》作品。副主席陈水棠因事未能参加活动,事先画好《铁石梅花气概》赠予该村。

    杨垏村正以最美的姿态,正如书记名字一样,不是一人富,而是“万家富”。共同富裕才是乡村振兴的目的,乐居小康才是人生美好的目标。

    此时春风拂面,杨垏村的春天如约而至!

作者:    唐敏利    黄冈市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  黄冈市作协会员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