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当代中国女性相亲实录“抽样报告”

 导筒directube 2022-03-31

编者按:

继《入戏》之后的第二部纪录长片,导演董雪莹基于个人相亲经验中的困惑,将镜头对准了普遍困扰着都市女性的婚恋问题。纪录片以《“炼”爱》为名,「“炼”」作为动词指向一种过程性,旨在呈现五位年纪相仿、身份各异的都市女性在婚恋问题上的处境;「爱」则主在拷问代际之间、世代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对“爱”这个概念的差异性想象,或对“婚姻”这件事的区别性理解。

因此,整部纪录片就可看作一个诸观点之间碰撞和对话的过程。导演也说,她更多是想呈现“单身浪潮”这一社会议题,希望影片中的对话能够呼唤出未来的更多的对话:代际之间、性别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导演能够做的只是将它抛出,期待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对话、互相理解的过程中引出新的可能性。

在将“对话”作为初衷的意义上,《“炼”爱》的观众回馈无疑也是重要的对话之一。只是一旦将镜头对准女人,尤其是以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女性婚恋浪潮中的具体境况时,似乎总会面临一些风波和争议。最大的原因在于,女性处境本身就是朦胧的、模糊不清的,处境之间也极具差异,一切通用的理论在女人这里就变得周转不灵了。

因此,正是在“使女人、女性处境显现”的意义上,纪录片《“炼”爱》成为了一扇重要且独一的窗口。那么有了窗口之后,对于导演/观众,对于关注女性议题、关于单身问题的你我来说,问题就变成:要如何去看、去贴近荧幕上的这一个个普通女人?更进一步,如何超越电影的拍和剪,在影像的沉默及语焉不详之处听见女人的言说?这些问题才是有待你我去自我发问和自我教育的。

「导筒」专访了导演董雪莹和CNEX制片人徐筱,一起聊了聊关于这部纪录片幕后的拍摄制作、女主演们各自的近况以及其他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炼”爱》 

Hard Love

董雪莹|中国大陆|汉语普通话|97分钟

本片真实的记录了生活在都市的五位单身女性:有人想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人 则相信冻卵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有人在家人催促中往返于各个婚恋活动,有人则 是把希望寄托在社交软件, 还有人肩负起单亲妈妈的重任……不同的成长背景、迥异的价值 体系,但她们正在面对人生中同样的 情感命题———在城市化,网络化的多元时代里,我 们面对情感失去了什么?抛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


导演董雪莹在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董雪莹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10年开始做纪录片导演工作。长篇处女作《入戏》曾入选第六届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2015及2016圣丹斯-CNEX的剪辑工作坊。影片完成后入围41届哥德堡电影节,于瑞典进行全球首映。提名第12届FIRST青年影展“最佳纪录片”和“一种立场”。《“炼”爱》入围第二届西湖纪录片大会创投单元,并获得“优选提案奖”。

徐筱

《“炼”爱》执行制片人

导筒

DIRECTUBE

&

董雪莹

      Dong XueYing

导筒directube:董雪莹导演您好,《“炼”爱》是您的第二部长片,是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影片从构想到拍摄、制作的大致情况? 

董雪莹:最初的构想,首先源自我自己的一些相亲经历,其中我遇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遇到了一些困扰,然后我就带着困扰就去做调研,去问我身边一些单身的朋友,我发现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单身方面的困扰和疑惑,我就发现这个问题它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了,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值得去拍,所以我就鼓起勇气去拍了。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前期我做了很久的调研,差不多两三个月肯定是有的。采访单身人士,包括去一些线下的婚恋活动,这个过程就差不多两个月。我是先从身边的朋友下手的,有的合适有的不合适,有的让拍有的不让拍。朋友也推荐了一些朋友。但因为觉得样本还是没有采齐,最后就联系了一些婚恋网站的组织者,我就去他们的活动现场,就这样认识了好几十个,所以也不只是从而二十个当中选出来的。

我找这五位女性的初衷是希望她们有最大的代表性,希望做出一部让更多人共鸣的影片。选五个是因为我的素材越多,将来后期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们是18年的12月正式开始拍的,19年的6月份告一段落。在剪辑过程中也有一些补拍,拍摄算起来总共半年多。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导筒directube:《“炼”爱》和您的前作《入戏》相比在题材上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您是等待题材的出现还是主动地去选择尝试不同方向的题材?

董雪莹:首先我脑子里是有故事的,有一些想拍的题材,但是我会找我最有感触的故事去拍。我现在也在写剧本,就想把我最有感触的东西抓紧把它拍出来。我们自由职业不能太自由,不然你什么都干不了。必须得给自己一些deadline,要不然很容易散漫,因为不上班嘛。所以必须得有计划,我就有个日历上面写了很多计划,要不然时间就浪费了。

导筒directube:关于影片的标题您是如何选定的?19年有一部由两位以色列导演拍的纪录片《剩女》,此前学界也有一些相关的“剩女”研究。虽然剩女这个带污名的词汇大家现在不太说了,但人的焦虑没有消失,婚恋相亲的市场需求也没有衰退;另一方面,亲密关系可以说是当代青年无人不关心的话题,但就像影片里也反映的,大家现在已经不再像老一辈那样去说“爱”这个字了。影片中其实有着重体现人(不仅是五位女性、还包括她们亲友)的爱情观,这个线索或者视角是怎么提炼出来的?

董雪莹:《剩女》这部片子我也看过,我是在疫情期间看的,那时候我刚做完《“炼”爱》的后期。我认为《剩女》那部片子更多是从一个西方视角展开的,而我更关注单身浪潮这一现象,我更多是想呈现一个社会议题,就是把这个问题拎出来,我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我是有人文关怀在里面的。

希拉·梅达利亚 / 肖什·莎赫拉姆

《剩女》 Leftover Women (2019)剧照

“爱”这个线索是从素材中提炼出来的。“'炼’爱”这个标题我是这样想的,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都会受到一些情感上的挫折或者是伤害,但有的人可能就一蹶不振了,就不再相信爱情了,躲在一个壳里,就像电影里面说的。但有的人就浴火重生,依然相信爱,比如李桃。所以标题就取了《“炼”爱》。

但我觉得你问的其实是从“浪漫爱”到现在所谓“快餐式爱情”的转变问题,这个是我特别想拎出来给大家看的东西,让大家去思考的现象。这个时代其实就是各种加速,包括情感。以前浪漫爱的口号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但现在我们不再把恋爱、结婚、生孩子绑定在一起了,对吧?就像我的一位采访对象说的,恋爱、结婚和生孩子可以是三个人。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但这不是我的理想,我不想这样,可这确实是一个社会现象,现在就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的时代。就像Kitty(董家祺)的姥姥、姥爷的爱情观跟月儿网络交友的故事正好对标,,而这是我特别想展现的东西,可以抛给观众,让大家看到爱情观现在变成这样了。

但我也没有说Kitty的姥姥、姥爷那个年代就是100%好的,或者我们这个时代的这种爱情现象就一定是坏的,我不做价值判断,因为想留给观众去感受。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导筒directube:感觉特别不容易的是,五位女性来自不同背景,拍摄涉及好几个城市甚至还有海外,还涉及她们的家人朋友,想问一下是否有不同的拍摄团队?多地取材拍摄在拍摄和剪辑方面有什么挑战?

董雪莹:没有多组拍摄团队。其实拍纪录片和摄影师合作沟通特别难,因为你可拍的东西特别多,你不仅是用机器在拍,同时你眼睛在看,你还用耳朵在拍。我跟这位摄影师之前有过剪辑上的合作,我还比较信任他。但是确实出现了各地场景时间冲突的问题,因为有五个拍摄对象,就我们一组拍摄团队,即使是一个很高密度的拍摄也很难。那时候半年基本上我们就没休息过,包括大年三十,我也有点工作狂,珍惜每一天的拍摄。

董雪莹《“炼”爱》拍摄现场

所以我首先就会协调时间,我会跟这五个拍摄对象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跟她们联系,我再制定拍摄计划,然后我会选择哪个事件择优去拍。但是有一个特别冲突的时刻,就是Maggie(谈婧)去美国冻卵和红梅面临家里的催婚,这两个事件的时间点正好重合在一起了。

当时我们的执行制片人徐筱就帮忙在美国洛杉矶找摄影师,大概找了四五个,我们就跟他们聊,最后选了一个女孩去拍。我在菏泽这边拍红梅,同时跟美国的摄影师沟通,有16个小时的时差,那段时间确实是会连轴转。不过还好,看最后的结果也值了。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导筒directube:传统的女性角色/当代独立女性身份双重重压下的矛盾,在红梅身上体现得特别典型,不过她(和董家祺)跟其他三位不一样,她似乎没有对文化或者意识形态上“浪漫爱”幻想的这种自觉,或者是她选择完全去相信。在北京的生活中红梅也会有这样的焦虑状态吗?还是说在老家会尤其如此?后面把她说哭的男生是在北京认识的吗?

董雪莹:都有。在老家是尤其比较明显的。有一场戏是她一个人坐在房间,突然哭诉起来,说自己好孤独。因为她是有信仰的,相信爱情和婚姻的,相信男生会从一而终。但她的焦虑可能也是由于比较理想主义吧,所以她在多次相亲中也没有遇到合适的。其实他们俩在拍摄之前就认识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直没有见面。正好拍摄期他们也要见面,没想到会产生那样的戏剧冲突,完全没有想到。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导筒directube:月儿是特别爱自由的,其实不光是像片中提到受亲戚影响,能看出来她妈妈也是很爱自由的。她和男伴跳舞的那场戏很有意思,因为呼应前面她提及的失落和气愤。比较好奇那位男士表现得挺大方,他在被拍的过程中会有顾虑吗?和红梅相亲的那位男士呢?因为影片中二人出现了一些争执。

董雪莹:我首先和小月是打过招呼的,我问她这个约会对象能不能拍,她说可以拍。这个男孩他其实是健身教练,好像还参加过《非诚勿扰》,所以他不惧怕镜头,并且他特别想表达。和红梅相亲的那个男生也还好,那个男生的职业是演员,他人很好,加上我们是用的微单拍摄,面对镜头不会有偶像包袱。我感谢每一位出镜的男生。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导筒directube:五位女性分别有很多自白以及和他人交流的部分,在镜头面前呈现这些其实是要鼓起很大勇气的,想问一下这样的拍摄是如何促成的?有没有特别超出您预期的场景?

董雪莹:其实Maggie一开始并没有很放心来拍这个片子,因为她从小就是学霸,我去她家,她妈妈把她从小学到保送清华的成绩单都保留着,都是第一,全省第一,他们同学都问:今年谁考第二啊?所以她是对这个片子的背景做了调查,才来见我们这边的人的。

Ruby(总制片人陈玲珍)也跟她聊,表明我们是专业团队,不会带着猎奇的心态拍摄,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虽然李桃之前是演员,但她真是一点偶像包袱都没有,Kitty也一点都没有。Maggie上镜前还会化个妆,其他人她们都无所谓。红梅也是,红梅她本来就是很朴实的一个人。

《“炼”爱》(Hard Love)在第五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之光单元展播,导演董雪莹和制片陈玲珍出席映后交流

但她们的家人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惊喜,我没想到她们的家人在镜头面前那么自然。当时我们第一次给出品方看我们的素材,他们也说他们怎么能在镜头面前这么自然。可能是我们就用了一个很小的机器,索尼A7S2,现场也没有制片或者助理,就我跟摄影两个人,我们的摄影师也很有亲和力。

另外可能是他们比较信任我,所谓的闺蜜力吧!当然纪录片虽然是真实的,但我也不可能放纵的一天24小时把机器架在那里,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引导。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会引到我想要的话题,然后他们再各抒己见。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导筒directube:所以有一些谈话您其实是参与进去的?

董雪莹:对,我是参与的。比如在旧金山,就是Maggie出场的第三个段落和大家一起聊天的那场戏,我就坐她旁边,我也参与对话了。但是我还是不想介入这个片子,因为本身缘起跟我有关,所以我就想尽量客观,尽量不把我自己的观点带进去。比如她们和男士约会都是他们随便聊、自由发挥,尽量不干扰她们,让她们更自然地表达。

导筒directube:影片一开始拍的是北京、上海的相亲角,不过只呈现了小小一段,月儿也有一小段在外国参加音乐节的场景,影片中有非常多这样的小片段。在素材取舍和素材管理方面,有什么想和观众分享的吗?

董雪莹:素材的选择还是根据我想要表达的内容来去选。就拿音乐节举例,其实是她失恋之后想放松一下,因为恋爱了好几年,失恋对她伤害其实挺大的。但是我们现在就把它剪到中后部,一个小时之后了,把它放在我的主题段落里面了。

董雪莹《“炼”爱》剪辑工作现场

我找素材很快,这次素材量接近400个小时,但是我有非常详细的场记。在剪的过程中我想要什么素材,我和我们的剪辑师吴方老师就能马上就拎出来。

除了详细的场记,我还有一个总场记,就是每天发生了什么事,把这一天的事件都写出来。这样总场记和具体场记一结合,再加上我标的红红绿绿的ABCD素材,找素材就很快。

董雪莹《“炼”爱》剪辑工作现场

徐筱:我补充一下工作方法。除了导演说的之外,对于每个人说的话我们都做了听打稿。所以当导演说到什么事件的时候,就在听打稿里搜关键词,就可以看到哪一位拍摄对象有没有说过相关的话。所以听打稿也是一个工作方法。但我觉得你是不是更想知道:如何从几百个小时的素材量里面剪出想要的东西?

董雪莹《“炼”爱》剪辑工作现场

董雪莹:这次的后期剪辑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事情。因为我之前的剪辑是按一种线性逻辑来做的。这次有五个人,我就先按我之前的经验先写场记,60多万字的场记,每个人就10多万。

接着我就标出ABCD类的素材,把五个人的故事分别剪出来。但分别剪出来之后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董雪莹《“炼”爱》剪辑工作现场

我们的制片人Ruby姐,还有她先生徐小明导演,当时就和我、剪辑师吴方老师,还有一位剪辑助理一起开会,她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把我们现有的每场戏都写出来,贴在黑板上,排列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剪了两三个小时之后就又剪不动了。最后我们的执行制片人徐筱就请了救星孔劲蕾老师,孔劲蕾老师在这次剪辑中真的帮了很大的忙,她不是光看看提提意见,而是从早到晚一直在跟,好像两天就搞了两三个结构。

知名剪辑师孔劲蕾曾受邀担任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IDF 学院”培育单元导师

徐筱:每天她都有一个新版本,我们开玩笑说,每天都有一个国际首映在我们的工作室里面做出来,不停地推倒重来。

董雪莹:但首先得把每个人的线索单独拎出来,对,剪辑就是一个从多到少的过程。

董雪莹《“炼”爱》剪辑工作现场

导筒directube:影片结尾的处理方式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她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董雪莹:当时有两个备选的结尾。一个是论坛段落,就是把五位集中在一个房间里,以对话的形式做个采访,再一个就是现在以这样以每个人的故事为结尾,最终就选择了现在这个结尾。

因为其实直到现在,除了李桃找到了男朋友,其他都还单着。这就是现实,我就算跟拍了三年,但从婚恋的角度实际上也拍不到很大的变化,所以还是更多去呈现单身这个社会现象。

导筒directube:所以她们之间私下(或者因为影片)有没有产生交集?她们和家人都看过成片了吗,符合他们各自的期待吗?有没有继续跟拍的动作或打算?

董雪莹:她们没有交集,一开始我是故意不让她们有交集的,因为我有我的拍摄计划,如果她们有了交集我担心计划就会有变动。但是拍到临近结尾的时候,我是想把她们聚在一起,但是Maggie老是出国,所以也聚不起来。

目前Maggie和李桃看了成片,另外三位我大概给她们讲了内容。她们的家人都还没看过。不过看过的Maggie和李桃都很喜欢。

暂时没有继续跟拍的打算,我比较想拍新的题材。

导筒directube:之前导演也一同观看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前两场放映,可以看到观众对影片中呈现出的女性生存境况、亲密关系甚至婚姻的态度都有实时的共鸣或者反馈。有没有观察过这次观众的男女比例?他们的反馈有差异吗? 

董雪莹:那次我也是第一次看大荧幕,还挺感动的,完全没有想到观众会有这样的反应,我挺开心的。

《“炼”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

徐筱:我们大概知道有几个笑点,但是没想到这么多,数了数好像有20多个,太意外了。

董雪莹:我和同事说我们拍了一个严肃的喜剧,那么严肃的题材,却能让大家从头笑到尾,笑20多次,一部纪录片,能带给大家这样一个情绪,我们真的挺开心的。我们以为我们的观众就会是女性,但是没想到男生也会鼓掌也会笑。

徐筱: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初衷,因为我们拍这部片子不是要引起性别对立,或者要去批评谁,我们是希望这部片子可以形成一种对话。

董雪莹《“炼”爱》剪辑工作现场

董雪莹:对,而且现在看来确实有这样的效果。我看到一个评论说他看了之后对女性有了更多的理解,我觉得这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

徐筱:男女比例好像差不多,我看到还有年纪大一点的长辈,还有妈妈带着儿子来看的。其实我们很希望父母可以和小孩一起来看,因为现在单身男女的压力其实是来自于父母。父母一起看的话,就可以看到其他父母同样也会催婚,或许就可以更多地去理解孩子,不要给他们这么多压力。

董雪莹:没错,我是希望能够不管是男性和女性,还是代际之间的矛盾,能通过这部影片有所对话有所和解,我是这样希望的。其实一开始相亲公园那场戏有一个隐喻,这个场景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大人着急你们小孩为什么不着急?”

你会发现我们父母辈他们不理解我们,我们也不理解他们,我们往往一听到催婚就反抗,其实他们也是有他们的苦衷,只是他们不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接着地铁刷一下就冲过来了,展现这个时代的东西就开始了。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导筒directube:在之前的访谈中,您提到自己拍电影的初衷也是因为有一些观点想要表达,而在这两场放映中也有很多和导演、影片中的女性人物同年龄阶段的女性观众,不知道导演是如何看待女导演和女性观众之间的关系问题的?

董雪莹:我觉得女导演和女性观众之间可能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吧。因为我前段时间也在拍单身男性,我会发现和男生之间会有点隔阂,他们不太愿意把真心话说出来。但是跟女性的话不管是拍摄还是跟沟通,就会感觉彼此之间比较容易懂。

我觉得男性也是值得关注的。其实我不仅调研了单身女性还调研了单身男性,只是篇幅有限,最后就拍了女性。所以我总觉得这个问题我还没说完,可能的话还想通过男性的视角继续拍一部。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导筒directube:对于国内纪录片当中其他关注女性群像的作品,您是否有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有没有什么推荐 ?您有哪些特别喜欢的、对您个人影响较大的纪录片导演和影片?

董雪莹:最近看过魏时煜导演的《古巴花旦》。我特别喜欢瓦尔达,因为她特别可爱,她的片子也特别随性。我觉得她作为一个导演,她的艺术审美和个人修养都是很深厚的。但是我觉得她最受欢迎的原因是她的人文关怀。

我最近看了瓦尔达的《脸庞,村庄》,她和摄影师JR一起去村庄,她会关注村庄里的工人,关注羊的角为什么被去掉了,这种对万事万物的关怀和恻隐之心是特别打动人的。我也喜欢比如《杀戮演绎》这种反思大屠杀的历史题材的片子,为正义发声。

编者注:与《“炼”爱》一同在第五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展映的还有JR的新片《壁纸与胶水》,他将摄影机对准自己的本职工作,创造了一些意义非凡的作品。从早期在巴黎夜晚的屋顶上拍摄的有关非法涂鸦的视频,到美墨边境、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和目前正在一起进行创作的来自加州超高级别监狱的囚犯,观众将跟随JR的脚步,观赏他用社区居民形象创造的沉浸式装置艺术,对这些社区进行深度探索。这也是他继《脸庞,村庄》之后的又一部纪录片作品。《脸庞,村庄》由JR与阿涅斯·瓦尔达联合执导,曾荣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导筒directube:请问导演您如何看待“电影的作者性”和“导演在电影工业体系”之间的关系?

董雪莹:我还是希望能够忠于自己的创作,不受外界的干扰。(徐筱:因为这部片子也不是命题作文,而是导演想要去记录的。)对,这次真的很感谢我们的出品方。

导筒directube:影片上院线后有没有下一部片的计划?

董雪莹:目前有电影剧本在写,也有想拍的纪录片,下一部应该还是纪录片,但能不能顺利拍摄下一部、还是要看《“炼”爱》公映后的口碑和市场反馈,网络平台或许之后会上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徐筱:主要是顾及原先纪录片观影基础不深,大家对有的话题不感兴趣,之前国内院线的纪录片也比较少,尤其还是女性议题。像我们的后期调色和混音都是按照工业级别去做的,包括剪辑也经过这方面的考虑。之前上海国际电影节首秀时因为安排了巨幕厅,放映效果我们就觉得挺意外的,做的时候知道会上院线,但没想到是这么好的一个厅。

董雪莹:对,之前开会我们负责宣传的同事有一个想法,主打宣传就搞个做叫“为你相遇”的电影主题放映活动,组织单身观众一起看电影。就是买张电影票,既可以看电影又可以相亲,还可以交朋友,然后每个城市都可以做。他们预期是每个城市要做很多这样的,但实操不知道会怎样,反正听起来是个好事,因为很多人确实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途径找另一半。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徐筱:之前都去什么相亲平台啊,现在骗子、“杀猪盘”又特别多。所以去看电影相对来说你起码是真人出现,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当时一听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如果能把我们的片子跟这个线下活动结合在一起,还这么有针对性。

董雪莹:还真的能让这部电影解决单身青年的大龄青年的问题。

导筒directube:(笑)然后影片中的五位或许也可以一起参加找到另一半。

董雪莹:那就更好了。也希望为她们做点事,因为我们纪录片跟拍摄对象是不能有雇佣关系的,她们都是很无私地去参与这个片子。

董雪莹《“炼”爱》 (2021) 剧照

导筒directube:请问执行制片徐筱老师,作为制片方是怎么定位《“炼”爱》的?有没有市场预期?CNEX目前有其他关注女性题材的影片项目吗?

徐筱:我们一般来说主要就是扶持导演。为了实现导演想拍的东西,我们就是中间的一个桥梁。特别是纪录片在做的时候,很多导演之前没有很多和各方打交道的经验,我们会提供支持。那导演出去拍摄的时候,我们就在后方提供资源。包括其实我有这些拍摄对象的微信,我也会关注他们,跟他们保持沟通。

其实和拍摄对象我们都是有签拍摄协议的,但也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无边界地拍摄,或者把所有隐私的东西都放进正片里,我们会考虑如何处理这种关系。说实话,比如像我们现在坐在这里让我们被人拍,大部分人也不会愿意。因为很多拍摄都是到她们的家里,像Maggie我第一次跟她见面的时候我就说:虽然你不认识我,但是我已经在片子里认识你很久了,已经相处很多时间了。(董雪莹:对,尊重拍摄对象这是第一位的。)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没有什么定位,我们就是支持导演把片子做出来。像之前的电影如果没有出品方,我们自己也可能会做出品发行的工作。像和《“炼”爱》的出品方,我们三方也要在其中进行协调,当然这次合作还是非常融洽的。

女性题材的项目进行中的倒是没有,我们之前做的片子,会有一些女性议题的,比如韩萌导演(与杜海合作)的《江南女儿》。但我们最开始选择影片项目的时候不会有题材上的偏向,我们会考虑这个题材是不是没有被关注过、或者在华人世界是否出现得还比较少。然后才会考虑她是不是女性导演,在哪些地方需要特别的支持,这方面我们是会比较多支持的,因为实际上无论是纪录片创作还是剧情片创作,都还是男性导演主导,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或资金。

杜海 / 韩萌《江南女儿》 (2017) 

我们《“炼”爱》这个片子其实主创班底里有很多女性,比如女导演、女制片人、女剪辑指导、资方的制片人也有女性。当然我们不会刻意选择全女性的班底,为了创作的考虑我们还是有一个平衡。

导筒directube:因为您(徐筱)是第二次和雪莹导演合作了,彼此也比较熟悉,这次有没有参与到内容的地方?在过程中有没有和导演意见向左的时刻?

徐筱:我和雪莹从《入戏》就开始合作了。《“炼”爱》的话我是全程参与,也可以说是这两年我投入得比较多的片子。然后拍摄、后制和内容上的讨论,包括先前面说到的剪辑讨论我也都在一起的。在讨论过程中我也会提出我的看法,因为有时个人观点难免有些单调,比如像孔老师比较资深,其实她也会考虑所有人的意见。

反正相爱相杀的地方很多啦(笑),但雪莹是属于虽然会吵架,但不记仇的那种,主要我们都还是为了把片子做好。(董雪莹:对,工作上是可能会有争议,生活中我们都是彼此关心的。)但我觉得制片人和导演这种状态就是难免,我们就是起一个综合的作用,也是一个润滑的作用,去协调不同的意见,成为沟通的桥梁。

采访/整理:小南玩小南,路米内

编辑/排版:导筒directube

相关剧照及工作照来自导演董雪莹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