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sdxy 2022-03-31

第一讲:色彩与阴阳五行

本文根据“嘉黛”在“拜读-逍遥游”微信群讲课整理

作者│印嘉黛

色彩背后的文化

色彩背后的中国文化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我们的色彩观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族群或宗教的色彩观。

色彩,每个人每天都会在生活中接触到,但是很多时候,它不为忙碌的人们所重视。那么,了解传统色彩知识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用呢?其实,用处大了,大至观察时代局势,小至提高生活品位,了解传统色彩,是打开中国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

色彩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古代的色彩在今人看来也许是神秘莫测的,因为世间千万种色彩全被囊括在阴阳五行的宇宙框架系统之中。阴阳五行是中国独有的思想文化。宇宙一切根源于道。道是一,阴阳是二。道生阴阳,阴阳可以概括万物。

凡是光明的、向上的、积极的、炎热的、正面的、雄性的、强势的,都属于阳的范畴。反之,黑暗的、向下的、消极的、寒冷的、反面的、雌性的、弱势的,都属于阴的范畴。阴阳无处不在:白天是阳,夜晚是阴;工作运动是阳,休息睡觉是阴;我们穿的衣服正面是阳,背面是阴;一幅画的主体是阳,背景是阴;一个家庭里,男主人是阳,女主人是阴;长辈是阳,晚辈是阴。

色彩与阴阳五行

阴阳是两大类,阴阳细分又可以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是关于阴阳不同程度的概念,所以说阴阳可以囊括一切啊。那么五行又是什么呢?五行是木火土金水。

小时候我们受的教育都是说阴阳五行是迷信,世间万物怎么能够被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代表呢?其实这纯属误解。五行意义上的木火土金水不是物质,而是以这五种物质象征的五种不同运动方向的力量,是气的不同运动方式。气是人肉眼看不到但真实存在、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最精微的物质。

木是向外扩张的气,以树木为象征,所以叫木。与木相反、相对的是金,是向内收敛的气,以金属为象征。火是向上生长的气,以火焰为象征。与之相对的水是下降的气,以水流为象征。

木为外向,金为内向,火向上,水下降。木与金、火与水两两相对,中间还有一个土,代表中和与转化的力量,这样五行就串联起来。凡是具有向外伸长特征的事物,都属于木的范畴。凡是具有向内收敛特点的事物,都属于金的范畴。与向上之火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属于火的范畴。与润下之水有相通之处的事物,属于水的范畴。具备中和与转化力量的,便属于土。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又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生相克,形成一个闭环。这个整体囊括了宇宙的一切,任何事物都被纳入阴阳五行的系统之中,色彩也不例外。

古人认为部分可代表整体,又认为本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能够互相影响。这两点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至关重要。我们肉眼是看不到两个看上去好像不一样又不在一块儿的事物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比如说,为什么祖坟边有一棵松树就能保佑后人?某天,这棵松树被砍倒了,家里的后人就出事了。万事万物在冥冥之中相互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条件受制于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基本原理。

按这个原理,凡是属于同一种五行的事物,它们都可以相通,并且它们能对属于其他五行的事物按照五行生克的原理发挥作用。人的吉凶、祸福、善恶、美丑,也就是人的命运也因此产生。

阴阳五行系统框架囊括了万物,也包括色彩。人肉眼可见的色彩太多,被人用语言定义的色彩也不少。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他们所看到的、识别的、在意的色彩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色彩知识都来源于自身所处的社会与环境。例如,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在百姓心中代表帝王皇权的色彩是黄色。这背后的根源还是在于五行学说。

礼制与色彩

我们想了解中国传统色彩,首先要认识十种颜色,这十种颜色按照尊卑等级分成两类,五正色和五间色。

(色卡│五正色/五间色)▼

注意看图片这十种颜色,五正色和五间色是传统色彩最基础的知识,它是按照周礼之中的尊卑等级来定的。

中国古代是礼制社会,礼制社会就是等级社会。礼的本质,是辨明万物的等级,并且在这个等级的基础上组成并维持和谐的秩序。万物有阴阳,万物分五行,万物有尊卑。千变万化的色彩之中,以五种色代表五行之正气,为尊;又以五种色代表五行之偏气,为卑。尊贵的是正色,卑下的是间色。

这个色卡是我自己画的,画的是五正色和五间色的具体颜色。先说五正色,是青、赤、黄、白、黑,用现代汉语来形容大约就是深蓝黑、血红色、土黄、白色、黑色。青、赤、黄、白、黑分别是五行木火土金水的本质色彩。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黄,金色白,水色黑。火赤土黄,很好理解,因为肉眼所见的就是这样子,火是红色的,土是黄色的。那为什么说金是白色,水是黑色呢?

〖白〗

金白,可以理解为金属表面的白色亮光。

〖黑〗

水黑,是因为水气为黑,黑色与水相通,这个是肉眼看不到的气,只有能望气的人才可以直接感知到。木青,也是同样的道理。

〖青〗

青是什么颜色?现代人可能十有八九都会混淆。青可以泛指黑、蓝、绿这个大范围的颜色。所以说,绿草叫青草,蓝天叫青天,黑发叫青丝。但是作为五行之木的正色的青,就是图上这种深蓝黑色,它是正青色。

任何皇帝,任何圣人,任何权贵都不能更改五行的根本原则,因为这个是自然规律。

与五正色相对应的是五间色。间色是五行的偏气。偏气,它不等于邪恶,只是有阳必有阴,有尊必有卑。尊贵的正色必须有间色这种地位卑下的色彩和它相对应,就好像天尊地卑一样。说天尊地卑,并不是说地就是卑、贬低地,它只是和天相对应的概念。间色也是同样的。五间色有几种说法,我这里采用的是绿、红、碧、紫、骝黄,见图。

〖绿〗

绿是木的间色,红是火的间色,骝黄是土的间色,碧是金的间色,紫是水的间色。绿色,它的古义与今义色彩是一致的,古今没有区别、没有歧义。

〖红〗

红的古今词义是不一样的,古代的红,或者说周朝的红是今天的粉红色,因为这个五间色与五正色是周礼所规定的。骝黄是土黄褐色。碧是浅白绿,翡翠碧玉的颜色。紫色的古今词义是相同的。

五正色与五间色一共十种颜色,作为阴阳五行的代表。同时呢,五行把所有的色彩都囊括进去了。例如,通常情况下所有的红色它都是属于火的,而绿色的范畴都是属于木的。关于色彩,古人有很多精微的词语来形容。就像我们先前所说的赤,赤是火的正色,还有红是火的间色。除了赤与红,还有其他的红色,比如朱、丹、绛、茜、彤、殷等等,它们同样都属火,而且各有尊卑等级。

〖玄〗

其实在礼制等级社会中,五正色之上还有更尊贵的颜色。按照周礼,最尊贵的色彩是玄,玄是一种黑色,玄与黑的区别在于玄是黑中微微带一点红,也有说法是黑中略带一点青,就像神秘宇宙虚空的颜色。古人眼里玄就是天道之色,所以说玄是最尊贵的颜色。

色彩在“周礼”中的表现

所以周礼规定,在出席相关礼仪活动的时候,上衣要穿正色,下裳要穿间色。因为上为尊,下为卑,所以在穿衣服上要体现色彩的尊卑等级。而体现色彩的尊卑等级的实质就是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对礼制的维护。而且贵族的礼服上衣基本上都是玄色,玄色地位更在五正色之上。周朝人结婚的时候是不穿红色的,而是穿玄,也就是黑。按照我们今天的观点,婚礼穿黑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在周朝的文化背景下,这就自然而然。周礼的影响非常深远,贯穿了整个古代等级社会。历朝历代,皇帝在祭天、祭祖或者其他重大礼仪活动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按照周礼的规定执行,但是每个朝代又有自己的色彩特征。

每个朝代都具备自身区别于其他朝代的色彩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凝成一种内在的统一,就形成了这个朝代专属的色彩文化,是不同于其它朝代的时尚。周礼这么强大,是因为周礼的制定者感悟到了天道,并且用礼仪制度体现了天道的一些特点,所以周礼的生命力这么强大。周礼虽然说是体现了天道,但是它又有周朝自身的特征。

天道,祂是亘古不变的,但是每个朝代,或者说每个时代、每个时期又有自己的特征,这两点也是并行不悖的。比如说,周朝的色彩观就不同于殷商的色彩观,在殷商的祭祀之中,纯色与杂色的牺牲祭品都重要,都尊贵。但是周朝的祭祀之中,纯色毛的动物比杂色毛的动物祭品要尊贵。周礼是崇尚纯色,鄙视杂色的。所以说,紫色在周礼中属于比较低下的间色,因为紫色他由红色与青色相混合而得成的,没有青色和红色那么纯。所以说紫色由于是杂色,而被周礼认为是卑贱的。

礼崩乐坏

但周朝末年礼崩乐坏,春秋战国诸侯争霸。首先称霸的齐桓公以穿紫色袍服上朝而震惊天下。齐桓公所穿的紫色袍服,是以一种极稀有而奢侈的贝壳染料制成的,视觉效果十分惊艳,引起了跟风穿紫色的流行热潮。先是在齐国流行穿紫色,后来全天下都以穿齐桓公同款的超级贵的紫色衣服为时尚。

紫色本来在周礼中地位较低,按周礼是属于低贱的间色。但是周天子衰弱了,诸侯都不服周礼,以紫为贵。这个现象反映了王道衰微,反映了人心不古,反映了礼崩乐坏、天下大乱。所以毕生以恢复周礼为志向的孔夫子痛心地说:“恶紫之夺朱也!”厌恶紫色夺走了朱红的尊贵地位。

本来按照周礼,紫色是低贱的。但是到了汉朝,紫色又成了尊贵的色彩,不仅仅是流行,而是真的变成了尊贵的色彩。这是朝廷规定的,与汉朝的统治阶级崇尚道家学说有关。老子出关,关令尹喜望见紫气东来,在人们的观念之中,神仙之气就是紫色。又传闻天帝居于紫宫之中,所以古典文学里经常看见“紫庭”、“紫阙”,意思就是代指皇宫、皇帝。紫禁城是“紫”禁城,而不叫朱禁城。

道家与儒家的色彩观,对紫色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对紫和朱的地位安排也不同。道家崇尚紫,儒家鄙视紫,法家尊崇黑。但是不管哪一家,玄都是公认的最极致的色彩,因为玄是最接近天道的颜色,甚至可以说,玄就是道本身,玄也是道的别名。一种颜色是尊贵还是卑贱,是由朝廷规定的,天下人都遵守。周礼的影响很强大,但每个朝代又有自身的色彩文化与尊尚,不完全按周礼。

(色卡│五正色/五间色)▼

玄是道的别名,按照五行学说,万物都具备五行属性,万物既包括有形的存在,又有无形的存在;有为人所掌握的对象,也有难以感知到的对象,总之是无所不包。每个朝代也有自身的五行属性。

颜色与王朝属性

最早的统一王朝——秦朝,五行属水,崇尚黑色。但是秦朝太短命,汉朝才是真正的第一个大一统的长期的朝代。汉朝五行属火,所以汉朝又叫炎汉。古人认为一个朝代的五行属性是天注定的,属于天命,不为任何个人的意志所改变,这个就叫做王朝的德运。

汉朝是火德王朝,那么在汉朝,红色是尊贵的颜色。红色真正深刻影响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历史还是始于汉朝。我们自称汉族,是因为大汉王朝——第一个大一统的强盛的朝代,从那个时候起,喜欢红色就成了中国社会集体的意识,并且一代一代的延续下来。大家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朝代很多,顺序都很难背下来,但是在历史上,真正维持时间比较长并且是统一而非分裂的汉族王朝只有四个,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汉唐宋明

只有统一而非分裂的且维持时间较长而非短命的王朝,它对后世的影响才大。那么像秦朝、晋朝虽然是统一的王朝,维持时间太短。还有一些分裂的割据的政权,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都不是那么的正统,最正统的只有四个,汉唐宋明。至于那些异族统治的政权,那都是我们汉族受压迫受欺辱的历史。在我们的观念里,那并不算是正统的朝代,最正统的朝代是汉唐宋明,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朝代。那么,汉唐宋明,除了唐朝五行属土之外,其他三个朝代都是火德,也就是说他们的五行属性都是火。一个火德王朝,必须以红色的旗帜为标志,也必须喜欢红、尊崇红,因为维护红就是维护他本身的统治。

红色的视觉效果热烈、艳丽、喜庆,又由于五行学说和历史的原因,他就成了象征中国的色彩,影响至今。本朝也是火德。我们常说红色政权、红色江山、红色革命,作为国家象征的国旗也是红色的。大汉是红色的,大唐是黄色的,大宋是红色的,大明也是红色的。这四个朝代都是统一的大疆域、大一统的王朝,加起来有一千三百年,所以爱红爱黄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红色、黄色也是我们现在国旗的颜色。

汉朝喜欢红色,因为它是火德,那个时候很多尊贵的东西都会涂上一层红色的漆,有些非常郑重的文书都会用朱砂来写。用朱砂来书写重要的文书,其实不是始于汉朝,而是从上古时期就有的做法。因为朱砂在古人的观念里,是纯阳之物,本身就象征火德,是非常尊贵的,而且朱砂具有不褪色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古人的书画,千年前的朱砂印泥还是那么鲜红。非常正式而重要的文书古人会用朱砂来写以表明重视态度,所以叫丹书。

大家看到汉朝、宋朝、明朝这三个大一统朝代都是火德,崇尚红色,那么这三个王朝都会以红色为尊贵,上至天子王公,下至庶人百姓,都会自觉地维护红,喜欢红。因为维护红色就是相当于维护国家,所以说爱红还有爱黄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就像现在很多女孩子喜欢涂大红色的唇膏,但是这个现象似乎只在我们国家有。在国外,比如说我们的邻国某岛国和半岛,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涂大红色口红的风气,他们会觉得大红色太强烈,让他们不舒服。在国际上,大红色也叫中国红,外国人觉得大红色就是中国的,他们对红的看法与态度跟我们就根本不一样。

易经中有一句“百姓日用而不知。”这句话非常经典,百姓日常天天接触到的东西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明白一些常见现象背后深刻的文化底蕴。就拿红色来说,都知道红色象征中国,但是不知道原因,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历史,还有历史背后的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色彩观是由阴阳五行思想来决定的,并且对政治影响深刻,色彩与政治彼此渗透融合,不可分离。所以说色彩知识是属于社会文化的知识,知识不同,对色彩的识别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今天主要讲关于传统色彩的基础知识,下次我们可以再仔细的辨析五行之色,通过五行色彩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美好。

题外话

我们海报上是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大家可以看一下题字,是宋徽宗所题,他说:已知全五德。五德就是五行。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宋徽宗所绘制的锦鸡这种鸟,它身上有五种色彩,刚好就是青、赤、黄、白、黑,所以说锦鸡是一种非常吉祥、非常尊贵的鸟。

宋徽宗绘制了这样的一幅吉祥寓意的图画,以锦鸡身上羽毛五色齐备,来代表大宋王朝五德齐备,不受天命敌人所害。天命也表现为五行相克相生之道。因为当时宋朝的敌国金国五行属金,宋朝五行属火。本来火是克金的,但是当时宋朝已经衰弱了,已经衰弱的火是克不了金的,反而会为金所侮。当时局势非常严峻,宋朝君臣朝野上下非常忧虑,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宋徽宗绘制了这样一幅图。

芙蓉别名拒霜花。严寒的深秋,惨白的冰霜降下,花朵都凋谢了。花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也是中国的象征。摧残花朵的冰霜类似于金国这样的残暴入侵者。木芙蓉凌霜开放且依然鲜明美艳,所以被认为是抗拒异族侵略的象征。

《芙蓉锦鸡图》里娇艳的芙蓉代表不畏寒霜。那么五色俱备的锦鸡代表宋朝五德齐备,不受五行生克的天命制约。当然这个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呢,世间万物无论如何都受五行生克的制约,每个王朝都逃脱不了这个命运。

说到宋朝,一般是指我们熟知的赵宋王朝。其实还有一个宋朝,是南朝时期的宋朝,又叫刘宋,因为南朝时期的宋朝君主姓刘。所以有刘宋与赵宋之分,又叫水宋与火宋之分。因为南朝的刘宋是水德,统一的赵宋王朝是火德。已经衰弱的火宋是不能克制金的,所以宋朝之火最终被金国的霜雪熄灭了。

所以当时宋徽宗所画的这样一幅芙蓉锦鸡图,是他自己对国运的美好幻想。大家看,我发了一张锦鸡图片,锦鸡又叫雉,就是汉高后吕雉的那个雉,后来因为要避讳,所以改成了野鸡。在现今,野鸡是个贬义词,但是在古代,野鸡还真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非常尊贵的一种鸟,因为它身上的颜色刚好就是五行之正色,完全跟五正色一样。锦鸡羽毛正好是五正色,代表五德具备。锦鸡与芙蓉代表宋徽宗对国运的美好幻想,不畏严寒的局势,不受天命的制约。传统色彩与政治的关系,由此图可见一斑。

(峨冠锦羽鸡)▼

红花绿叶是汉族的象征。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秋是指严峻的局势,国难当头。芙蓉花代表抵挡异族侵略,艳丽的芙蓉花给人希望,所以叫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就是说咱们刚才说过的锦鸡啦,它是五色齐备,代表宋朝五德俱备,不受天命五行制约。

后面两句是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已知全五德,我刚才也说过了,就五德齐备的意思。大宋就像这只锦鸡一样,五德齐备。安逸就是很安逸的意思,不用担心,国家会好好的。胜是胜过,凫鹥是一种鸟,这种鸟在儒家经典之中,是代表守成之君,也就是守护前人前辈传下来的基业的意思。凫鹥的意思是守护祖宗传下来的基业,所以说安逸盛凫鹥,意思是说不用担心,局势会稳住的,国祚能安宁延续。

这个就是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所以,这幅画就是宋徽宗对国运的美好幻想,也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这个就不展开多说了,只是分析一下这幅画里面色彩与政治之间的关联。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

〖群友交流〗

问: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个玄黄于五色五行之中的生克悔吝应作何解好一些?

答:玄是天色,黄是地色。玄黄就是天地相交,这里跟五行无关。

问:所以“木王于春,其色青”是这种蓝是吗?

答:广义的青还包括蓝绿黑。这幅色卡是我画的,其中五正色就是第一排。还有第三排,都是非常准确的色相。第二排间色其实没有那么准确,因为间色的范围更大一些。比如说粉红色,深一点的粉红和浅一点的粉红都是“红”。还有绿色,由于它是间色,所以它的色彩范围比较大,不像正色规定地那么死。

绿色,我是按照菉草染色的颜色来画。所以说第二排只是一个简单的示意。第二排最后一个紫色也是很随意的,深一点的紫或浅一点的紫,偏蓝或偏红的紫,都算间色紫。但是第三排的齐紫,也就是齐桓公所穿的紫色衣服的紫,那个颜色还是比较特定的,范围比较小,就是图上这种颜色。

至于青赤黄白黑五正色,那个颜色是规定了的,五正色就是那五种颜色,不能是其他的相似的颜色。青色与蓝色非常接近,但是在古人的观念里,在关于色彩的尊卑等级上,会把青和蓝严格地区分开来。荀子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这个意思。赤是血红色,它是属于五行中火的正色,那么同样的,朱也是属于火,但是朱虽然不是正色,但是比作为正色的赤还要尊贵,这也是一个非常特殊有意思的现象。

(天子冕服五正色)▼

(色卡│五正色/五间色)▼

第一排第三排色彩是准确的规定。第二排间色有相对大一些的色彩范围。最尊贵的红色不是赤而是朱,最尊贵最极致的色彩是玄,因为玄最接近道。除了玄和五正色之外,金与紫也是中国古代的尊贵色彩。绿就一般代表卑贱。白色虽然是正色,很多时候也代表不好的东西,为人所忌讳。

一般情况下,朱、金、紫都是尊贵的象征。青和白很多时候代表不好的意思,比如贫穷、死亡、失败、战争、异族侵略等。以后我们可以再深入辨析五行色彩,一个个仔细说。

问:为什么是朱色而不是赤色更尊贵啊?

答:跟朱砂有关。当然根源还在“气”。古人认为朱相比赤而言更加“纯阳”。赤是血红色,有点暗,朱是纯阳之红。

问:到底哪个朝代是火德啊?我以前看封神榜周朝用火啊?

答:火德:周、汉、宋、明;水德:秦;金德:晋;土德:唐。所以火德的历史最悠久,红色就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人民最爱的颜色。

留言:哦,难怪我喜欢红色。

问:商朝呢?

答:传说是金德。

留言:我最喜欢青色。我以前不知道青色就是深蓝黑色。

回复:道家尚青,与世俗尚红不同。

留言:太精彩了!07年左右,我遇过一个从加拿大那边过来的风水师,他当时用的PPT让我印象很深很深。因为他用的色彩就是你说的正色。我当时问了那个风水老师他用的是什么色彩,他没有回答我。现在我终于知道答案了。

第二讲:相思血泪抛红豆—中国红专题

本文根据“嘉黛”在“拜读-逍遥游”微信群讲课整理

作者│嘉黛   

上次讲的是色彩与阴阳五行,梳理了传统色彩的基础知识。主要讲了青、赤、黄、白、黑五正色。

今天我们专门讲一下红色,下次再说青黄白黑的故事。

红色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色彩,也是象征中华文明的颜色。红色五行属火,历史上的火德王朝有周汉宋明,都是正统的华夏王朝。我们先讲红色的基础概念,然后再重点聊聊有关红色的美学现象。

五行正色的红叫赤,就是血色、火色,比赤更尊贵的是朱。粉红、桃红是红的本意,这是上次讲座时就提到过的。今天我列了八种重要的表示红色的汉字,画了一张色卡,发出来大家看一看。

(色卡│八种表示红色的汉字)▼

〖绛〗

我们看第一个绛,绛是颜色很深的红色。《说文解字》里面解释说:“绛,大赤也。”绛是比赤更加深红的一种颜色。绛来源于绛草,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凡是丝字做偏旁部首的字,都与丝织物有关。比如紫,紫是上此下丝。紫是紫草染衣服的颜色,绛是绛草染衣服的颜色。

用绛草染衣的历史非常悠久,最迟也是在秦朝,绛色是接近红山茶花的颜色。白居易咏山茶花的诗这样写道:“似有浓妆出绛纱。”

(山茶花)▼

〖赤〗

我们接着说赤。赤是五行火的正色,像血一样的深红,它的本意呢,就是火的颜色。赤和朱容易混淆。表现在色彩上,朱比赤更加鲜红,色调上朱要偏橘一些,而赤偏紫红一些。     

绛源于绛草,赤源于火,那么朱也有相对应的自然界的本体。《说文解字》里说:“朱,赤心木,松柏属。”意为朱是松柏那一类红心的木材。朱字由“一”和“木”组成。木表示木属性,一贯木上代表木心,所以朱的本体是松柏之心。

(松柏之心)▼

松柏为百木之长,是最尊贵最高洁的植物,难怪朱比赤更加尊贵了。另外,朱和丹也往往通用。丹是明显的橘色,丹的本体是丹砂。丹砂,我们现在一般称为朱砂。由此可见,朱和丹就像松与柏、月季与玫瑰一样相似。

〖朱

朱砂极其尊贵,《神农本草经》里,朱砂位列上品之首,有通神辟邪的神奇功效。上古时期华夏先祖就喜爱朱砂,用朱砂制作墨块写的字叫丹书。丹书是极其重要的文书,一般用于盟誓、契约这样的文件,皇帝的御笔朱批叫丹诏,现在老师批改学生作业也用红笔。

(朱砂)▼

所以,朱红、丹红在中国文化里是具有权威这一层含义的。朱和丹之所以有这种权威是由于其本性的尊贵。唐朝时,皇帝用朱笔批阅奏章。明朝时,朱砂笔为皇帝专用。朱和丹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再说红。红这个字,丝字旁加工。丝字旁,就代表与染料、衣服有关。《说文解字》:“红,帛赤白色。”帛,是丝帛的帛,赤白就是赤与白混合得到粉红色,用粉红色染衣服。所以上古时期,红是粉红的意思,这一点和今天不一样。

〖茜〗

茜,也是古代重要的红色。茜的本体是茜草,茜草染出来的红叫茜红。古代胭脂汉妆常用的原材料之一红蓝花就是茜草的一种。很多女孩子名叫茜。茜,既是化妆品的原料,又是红色衣服的原料,注定了茜与美女有关。

(红蓝花)▼

(茜草)▼

〖赭〗

再说赭,赭石入墨,宜书宜画。赭是种土红色,赭石与朱砂同类,都是道家仙药。

(赭)▼

最后再看绯,绯是帛赤色,帛赤色也是红色,官服的颜色。又是一个丝字旁的红色字。唐代诗人罗隐有句名诗“一笑君王便著绯”。绯代指官员的绯袍。

(绯袍)▼

以上八种红色,绛、赤、朱、丹、红、茜、赭、绯是八种常见而重要的红色。那么,红色在中国文化里有哪些意义呢?

红色在中国文化里的意义

我总结了几点。

第一,正统。大红是五行之正色。周礼规定,正色为尊,间色为卑。孔子曰:“恶紫之夺朱也。”表面上是说,厌恶紫色夺走了朱红的尊贵地位,实际上是指责诸侯僭越了周天子的权威,所以大红色有正统的意义。

第二,尊贵。古人有把贵重之物涂一层朱漆的习惯。朱户、朱门就是指代富贵人家。杜甫有一句名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的大门和窗户都要涂成朱红色。还有朱轩,就是把车轮也涂红。朱轩不是富人、贵人消费不起,所以说朱有尊贵的意义。

第三,庄重。非常重要的文书,要用朱笔来书写,叫丹书。盖章也用朱砂印泥来盖章。上古时期的史官要用红色笔杆的毛笔书写记录历史,这叫“赤心奉神。”赤心、红心就是忠诚之心。用红色笔杆的毛笔写字,是营造一种仪式感,代表自己在一种忠诚而庄重的状态下书写,侍奉神明。

第四,美丽。红色与美有不解之缘。自古以来,不管哪个朝代,人们的基本审美观都以红为美。化妆品中的胭脂是红色的,来源通常有红蓝花、桃花、玫瑰等红色的花瓣。胭脂既用于面靥,也用于口红,是女子心爱之物。红裙也是美女的最爱。常见的红色染料有茜草、蜀葵、黑豆皮、山茶花、苏方木等等。

(红蓝花)▼

有句俗话说,某男被某女的魅力征服,叫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现代社会没有石榴裙这种东西,石榴裙是古代爆款的女性时装。石榴花虽然不能用来染色,但是人们喜欢榴花红。石榴裙,就是像石榴花一样鲜红的裙子。

(榴花胜火)▼

白居易有句诗称赞美女:“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是说她的柳眉更胜柳叶的风韵,她的红裙让榴花都嫉妒。那么,总结红色的内涵:正统、尊贵、庄重、美丽,自古至今皆然。以上呢,是关于中国传统红色的基础知识,接下来我们再深入聊一聊红色。

(石榴裙)▼

《红楼梦》中的红色文化历史

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是一部奇书,专门记录了与红有关的文化历史。红楼,也就是朱楼。前面说过,朱楼是富贵的象征。

古代文学里有一个意象,一个涂抹着红妆的绝色美女在红楼里伤春悲秋。这个美女呢,不能把祂理解为现实中有血有肉的人。祂其实是中华文明的象征。《红楼梦》就是一部典型的用象征、暗语、隐喻写成的作品。作者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躲避清代的文字狱。《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历史上根本没有曹雪芹这个人。其真正的作者是傅山——傅青主先生。如果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信息的朋友,可能会觉得震惊。《红楼梦》,别名《石头记》,作者“石头”就是傅山。《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是徐渭,都是刻意隐去真实姓名,因为作者名气太大,以自己的身份不方便公开写一些揭露真相的东西。

(傅山)▼

(傅山先生书法)▼

《红楼梦》里一切与“红”有关的对象都是隐喻明朝、暗喻中华。《红楼梦》是一部血泪之书,用小说的形式记录真实历史,因为满清官方修的明史是在满清的立场上,对真实的明史有很多篡改和污蔑。

傅山先生著作的《红楼梦》是代表真实,但是真实不能直说,否则他的心血就一定会被销毁,会被禁,所以只能以风月小说的形式记录保留真相。书中凡是赞美红的,都是爱国的人,坚守明朝、中华立场;反之,不爱红而爱白的人就是敌人、汉奸,站在满洲、清朝立场。

贾宝玉不是人,实际上是传国玉玺的象征或者说化身。贾宝玉爱吃化妆的胭脂,实际上是印章要盖印泥的意思。印章和印泥必须配套使用,否则无用。印章和印泥相结合才能盖章。一个文书只有盖了章才有法律效力,所以印章就是权力。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想与贾宝玉结为夫妇,实际上是朱由检和黄台吉都想要掌握统治中国的最高权力的意思。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书中有一把风月宝鉴,是一面神奇的镜子,正面照是美女,反面照是骷髅。

《红楼梦》这部奇书,它正面照是爱情小说、风花雪月。反面照是国破家亡、血泪斑斑的历史。正面的林黛玉,反面照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林黛玉原身是绛珠仙草。绛,我一开始就解释了,非常高雅的红,最古老的红色染料之一,绛珠草的果实。是红色的小果子,像血泪一般。林黛玉在仙界为绛珠草,在人间对应木芙蓉。木芙蓉。我上次讲座时就讲过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大家还有印象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的那个。

人们通常说的芙蓉花有两种,一种是水生芙蓉,一种是木本芙蓉。水里的芙蓉就是荷花,木本芙蓉才是对应林妹妹的。木芙蓉又叫拒霜花。抗拒的拒,抗拒秋霜,就是抵挡异族侵略中华的意思。芙蓉花在古诗词里就代表美女,古人称赞女子美丽,不会像现在这样受西洋的影响说像玫瑰。而是说像桃花或像芙蓉一样美。但是桃花是在春季开放的,而芙蓉开在寒冷的秋天,与霜同时。惨白的冰霜降下,百花都凋零了,芙蓉花却不畏寒霜,依旧娇艳鲜明。

(芙蓉花)▼

傅山先生把芙蓉作为黛玉的神,可见芙蓉花有多么高雅。我们阅读古典文学作品,要懂得物象背后的含义,这个查百度或者查词典、字典是查不到的,必须多读书读史,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娇艳的芙蓉花在古典文学或绘画中,往往是暗喻抵挡异族侵略、坚守中华立场。人出生时,婴儿的小手握紧成拳头,人死亡时十指张开,撒手人寰。花也是一样,花苞是圆球形的,花在生长的时候,花瓣会逐渐张开,花谢时,花瓣纷纷散开,最后是一瓣一瓣松开落地。

芙蓉花很特别,她初生时也是圆球形的,花苞生长时花瓣张开,这跟别的花相同。但芙蓉花谢时就不一样了,她的花瓣不会一片片散落,而是重新收拢成圆球形花苞状,一整朵掉下来,有一种复归于婴儿的意思,生死始终如一,不忘初心,非常符合道家审美观。别的花在秋风寒霜里枯萎凋谢,落红满地的意境显得多么凄凉。芙蓉花则不然,凋谢之前,她的花瓣重新收拢成球,再掉下来,死也死的有尊严。难怪傅山先生以芙蓉花来象征烈皇帝。

《红楼梦》中,花木——尤其是美艳的、芬芳的、高洁美好的、与红有关的植物,都是象征中华,象征明朝。那反过来像霜、雪、白,这些就代表满清。我整理了十种红色的花木,这十种红色花木的色彩在中国文化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古典文学里面也经常出现,了解祂们的象征意义,才能读懂古人要表达的意思。就比如说红楼梦,如果我们不能了解这些这一套的暗喻(黑话)系统,我们就无从得知表面描述背后的真相。

十种代表中国红的红色花木的色彩

(色卡│红色花木的色彩)▼

这个色卡是我自己画的十种能够代表中国红的红色花木的色彩,我们来看一下。

首先是红梅,梅花自古以来就是气节的象征,红梅花更是与明朝有着直接的关联。明亡以后,无数写梅花的诗词都把红梅花与亡国血泪联系起来。

(红梅)▼

第二是红牡丹,红牡丹象征中华盛世。牡丹凋谢,象征国运衰弱乃至灭亡。

(红牡丹)▼

第三是月季。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季四季开放,所以又叫千日红,别名长春花,雅号人间不老春。寓意非常吉祥喜庆。月季被称为花中美人,它是既香艳又带刺,象征坚守气节、忠心爱国又具有战斗精神的人。西洋最爱Rose对应的就是月季。单词Rose是月季、玫瑰、蔷薇的总称。外国原本没有四季开放的月季,只有开一季的蔷薇。洋人十分迷恋中国四季开放的月季,多次前来中原盗种,中国月季和西方的蔷薇杂交出了很多品种,但是大多数洋人的Rose都是不能四季开放的,不能“长春”。

(月季)▼

山茶花在古人眼里十分高雅,山茶花长相美艳,但是却在冬天开放。山茶、月季伴随梅花在寒风中凌霜傲雪。山茶又红又圆,显得喜庆吉祥,所以象征美人和高士。

(山茶花)▼

芙蓉花,先前已经详细解释过了,祂象征抗拒异族侵略、坚贞不屈、死节殉道的人。而且古诗词里芙蓉是美女的代名词,梅花、牡丹都没有这般待遇。

(芙蓉花)▼

杜鹃花。杜鹃特别红艳,花瓣上有一条一条像血痕一样的红线。传说,杜鹃鸟昼夜悲啼,啼出的鲜血染红了杜鹃花。所以,杜鹃花的花语是最绝望的爱。

(杜鹃花)▼

杜鹃也与明朝有关。明末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牺牲了一切乃至生命,最终却无力回天。他们一次次怀抱希望,最终落得绝望,所以他们对杜鹃会有强烈的共鸣。在当时的语境里,红、血、泪、花、胭脂这些对象都是相通的。都代指中华。杜鹃啼血,就是和梅花一样亡国血泪的意思。杜鹃别名映山红,在近代也象征革命事业和革命烈士。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再看桃花。桃花象征青春与美,桃花是特别具有中国古典美的一种花。桃木、桃叶、桃花都是仙药。桃木辟邪杀鬼,桃叶煮水洗澡可以辟邪,桃花是美容养颜的圣药。

(桃花)▼

再看绛珠草,上古时期最早用于染红的植物之一,从此华夏族就有了红色衣裳可以穿。它的外表很可爱美丽,显得吉祥喜庆,因为它是一颗红色的小球被罩在灯笼里面的样子,所以又叫灯笼花。傅山先生以绛珠草作为林黛玉的原身,因为绛珠草的果实在他看来像一滴红色的泪。美人胭脂泪,也是仁人志士的亡国血泪。

(绛珠草)▼

(绛珠草)▼

再看松柏心,松柏赤心木也,松柏心就是朱的本意,而朱是最尊贵的红。松柏心,可以理解为是脱离了一切低级趣味、纯粹高洁的道心。

最后是丹枫叶。枫叶在风霜中转红,与芙蓉一样有抵挡异族侵略的意义,异族为白,中华为红。傅山先生爱红成痴,曾写下一句诗“傅山彻夜醉霜红”。霜红就是霜下的枫叶。古人特爱丹枫,古诗词里经常出现枫,比如“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丹枫叶)▼

枫叶的丹红中和了秋霜寒风的肃杀之气,体现了上天的好生之德,所以也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

这十种花木的红,可以说是中国红的典型代表。那么我们开篇说了八个与红有关的汉字,是最常见的形容红色的字,源于八种与红有关的自然对象。由此可见,华夏文明里人与万物是和谐共生、相通相连的。红色总体说来是和生命相对接的颜色,受到汉族人民的尊崇与喜爱。

红色的四层意义,正统、尊贵、庄重、美丽。大家仔细品味一下这些词语、这些意象,它本质上都是生命积极的反映。那么我们今天说了关于中国红的四层含义,八个汉字和十种对应的物象,下次我们再聊一下青黄白黑。关于中国红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群友交流〗

留言:才知道松柏心是红色的。

留言:这些色彩美哭了。

留言:红色是生命的颜色。是积极向上的颜色。我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秋气肃杀的时候不畏困难。日出江花红胜火。红掌拨清波~生命的热情。头上红冠不用裁。高贵的血统济世安民之心。红色告诉我们要战胜自己,要永远追求那种生命力的实现。

留言:寄身虎口运筹工,恨贼徒不识英雄。谩将金锁绾冰鸿,几时生羽翼,万里御长风。一事无成人渐老,壮怀待要问天公。六韬三略总成空。哥哥行不得,泪洒杜鹃红。

留言:桃花马上威风凛凛 敌血飞溅石榴裙 —穆桂英

留言:红楼梦这一段很精彩。刷新认知。

留言:我以前的名字里有梅字,在我上学时,我一直觉得这个字很俗气,因为上一辈人里很多都有这个字,改名后虽然没有梅字,但是我家里人会叫我梅梅,原来冥冥之中,这个名字也是在告诉我,要努力成为一名有气节,有血有泪的炎黄子孙,群主分享的东西真的是直击内心,十分感动并受用呀。

原来我喜爱红色是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觉,越来越能为自己的一些不自知的行为找到文明根源,同道相成。

回复:就是文化基因的本能,一代代传下来,深入骨髓的潜意识。

留言:原来名字里面的【红】字,有这么多含义,是这么的好!谢谢群主的分享!

留言:很多时候真的是日用而不自知啊,还好有同道们一起分享,为我点了一盏灯

留言:周末幸闻美女群主之雅谈。现华夏之红,红承载之道,已明见于心

留言:以后要用汉服结婚

第三讲:青鸟来传云外信—中国青专题

本文根据“嘉黛”在“拜读-逍遥游”微信群讲课整理

作者│嘉黛   

世人皆知中国红,有几人了解中国青呢?青色之美,值得大书特书。

青字由生与丹二字组成,青为木,木生火,火就是丹。青为生丹,也就是木生火的意思。青为五行之木德本色。《说文解字》:“青,东方色也。”

东方是木对应的方位。广义的青色包括蓝、绿、黑大范围的色彩。狭义的青,即正青,是雉鸟羽毛上那种艳丽的深蓝。

有八种表示青色的常用的汉字,我画了色卡。

(色卡│八种表示青色的汉字)▼

〖青〗

首先,为五行正色,地位尊贵。

(锦鸡)▼

锦鸡羽毛含正青色

〖绿〗

除了青之外,最常见的用来表示青色的汉字,是绿。绞丝旁的字与染料有关,是用菉草这种植物染色,常用于形容植物叶子的颜色。关于绿的名句有:“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

〖蓝〗

我们再看。蓝是蓝草染的颜色,后来引申为与蓝草染色相似的颜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蓝色。蓝草主要是蓼蓝,还有菘蓝、马蓝等。菘蓝可以制作我们熟悉的板蓝根。所以不单有药食同源,还有衣药同源、衣食同源。蓝既能用于纺织染料,也就可以用于绘画颜料。把蓝草放在水中浸泡,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搅拌,得到一种蓝靛。这种蓝靛可用于制作国画颜料——花青。花青,顾名思义是蓝花瓣的颜色。所以说,蓝太美好了,可以吃,可以穿,可以治病,还可以画画。

(菘蓝)▼

(蓝草染色)▼

(制蓝靛)▼

〖翠〗

接下来是。翠的本意是翠鸟羽毛的颜色。翠鸟因为羽毛的艳丽色彩而闻名,后来翠引申为艳丽的蓝绿色。关于翠的名句有:“两个黄鹂鸣翠柳。”

(翠鸟)▼

翠,又引申为颜色鲜明。苏东坡咏红牡丹:“一朵妖红翠欲流”,令很多读者不解。红牡丹只能是红色的,怎么又翠呢?这里的翠是鲜明艳丽的意思,并不是翠绿。古诗词里经常形容美女“翠眉”“翠鬟”,不能理解为美女的柳眉与鬓发是翠绿色的,而应该是乌黑发亮、色泽鲜明。

(翠鸟)▼

翠羽色泽艳丽

(点翠饰品)▼

〖碧〗

再看,碧的本意是青色的玉石,引申为与青玉相似的色彩。“碧玉妆成一树高。”古诗词里常用碧来形容水,“一棹碧涛春水路”。碧和翠都是非常艳丽鲜明的。

一棹碧涛春水路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苍〗

与碧、翠风格相反的有。苍的本意是草色,苍是一种很沧桑的青。青地发白,青地发黑,青地泛灰。与苍有关的词语有苍天、苍松、苍鹰、苍老等。由这些词可见,苍是比较黯淡而绝不艳丽的青色。

(苍鹰)▼

(苍头燕雀)▼

〖缥〗

接下来我们来说。缥,这个字在现代汉语语境里不多见。缥的本意是淡青色的丝帛。缥非常仙气,云气缥渺,是仙道色彩。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一般是青瓷,而且是高档青瓷。宋代瓷器缥色非常多,著名的汝窑——雨过天青就是缥的意境。缥相对于翠、碧这样美艳华丽的色彩来说,显得曲高和寡。宋徽宗是缥的知音,他指明要色如“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缥色瓷器。

山在虚无缥缈间

〖黛〗

色卡上最后一个字是,黛是青黑色。

远山如黛

传闻有种黛石,用黛石磨墨可以画眉。青黛,这种中药除了药用之外,常用于画眉和染布,是蓼蓝、菘蓝、马蓝的茎和叶加工制成的干燥粉末。

在古诗词里黛是美女的代名词,如果只能用一种颜色汉字象征美丽的女子,那必须是黛,而不是红、紫、翠。红楼梦女主角叫林黛玉,而不是林红玉,林红玉只是一个丫鬟。因为黛是用于画眉的化妆品。在古人的观念里,眉是整张脸最吸引人的部位。眉目传情,黛眉与情有关,而红唇与欲有关。

眉目传情

眉黛含烟

(青黛粉)▼

隋炀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绛仙,绛仙就因为善于画眉而受到皇帝宠爱。因此绛仙的眉妆,被当时宫廷内外的女性狂热效仿。绛仙用的画眉工具,不是黛石也不是植物青黛,而是螺子黛——由波斯进贡的一种青黑色海螺打磨而成的,属于奢侈品,在当时每颗值十金。全世界最注重眉妆的是中国,这也属于文化传统啦。

青是生命的色彩

在五行学说里,木为生的力量,金为死的力量。观察我们所处的自然界,茂盛生长的植物,确实最能给人以生命力旺盛的感觉。想象春天的清晨,朝阳下欣欣向荣的花草树木,便是最能象征生命的意象。木对应青色,植物也基本上都是青绿色的。

(翠竹青青)▼

(春季时令美食│青团)▼

春季,古称青阳。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阴。古人对四季的称谓太美了。青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青春。

青春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青春是“青”春,而不是红春,白春。红色太强烈,白色显得太冷淡。只有青,是一种初生的、向上的、未成熟(青涩)的发展中的意象,所以青是最有生命力的。道家最喜欢青,因为青是生发之气。仙道经典《黄庭经》有一句:“叶去树枯失青青”。绿叶茂盛的树木是生命之象,叶片变黄、枯萎落地则是死亡之象。所以对植物来说,青就是生命,黄就是死亡,人类也一样。

(叶去树枯失青青)▼

(枯黄之叶)▼

年轻人乌黑的头发叫青丝。年轻人的眼白是浅蓝色的,人老了,眼白变浑浊而偏黄,所以有个词叫人老珠黄。眼睛黄,像枯萎的黄叶;发鬓斑白,像秋草蒙霜。植物怕黄也怕霜,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小孩眼白是青蓝色,衰老则暗黄

全真教祖师丘处机号长春真人,长春就是永恒的春天。可以想象,在长春仙境,所有的草木都常青不黄永远青春,没有枯黄,没有衰老。因此,四时常青的植物在中国文化里地位非常高。松柏竹常青不谢,是气节的象征,被仁人志士寄托理想人格。还有桂树、栀子、女贞、山茶、月季,它们的叶子也是四季皆青绿,美好的生命令人喜悦。

陈毅元帅的名作:“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我极为喜爱。竹与松有同样的高洁品格。“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青竹没有艳丽的姿色,在桃李荣华之时,显得寂寞朴素,不吸引人。但桃花李花的花期太短暂,竹却四季如一,在寒冬霜雪里依然贯彻生命之青。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桂叶常青)▼

(栀子常青)▼

(雪中山茶)▼

(雪中长春花)▼

女贞,别名冬青,也是一种常青之木。女贞盛夏时开洁白的小花,寒冬结黛蓝或黛紫色的果实,四季常舒青绿的树叶。由青、白、黛这些色彩,可见女贞是多么美,女贞象征贞洁的女子。女贞子入药,可使皮肤洁白、头发乌黑、眼神明亮。古人觉得,女贞有松柏的品格,“女贞慕松柏,乃与岁寒期。”天热艳阳时荣华美艳不稀奇,天寒岁晚时还能保持青春的生机,才是不忘初心。

(女贞盛夏开洁白的小花)▼

(女贞冬季结黛蓝的果实│女贞子)▼

我想,唐朝时的中国人没有不爱国、不以生在中华为骄傲的,因为大唐盛世,天朝上国万国来朝。而身在蛮夷肆虐、阴阳颠倒的今天,还能不顾外在名利,不求世俗理解,坚持在传统文化里寻根的才是人中松竹,才可以称为忠贞之士。

青是大道之

忠是忠于天道。道是道的字,这句话可能我这么一说,大家觉得莫名其妙。没错,道是道的字。道还有不为人所知的名。古人有名有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李白名白字太白,杜甫名甫字子美。道也是有名有字的:道名青昏,字道。

道亦其字也,青昏其名。

大道以青为名,可见青是多么美好神秘。道家尚青,传说神仙住在青天之上。道教《元始天尊度人经》里把天空分为东西南北四方,每方有六层,一共四六二十四重天。每一重天,皆以碧为名,如碧冲、碧盖、碧瑶。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乃东方第一重天——碧落天。

碧落,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名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以碧落指代天,黄泉代表地府,天青地黄。

黄为土壤之色,是死亡与幽冥;青则象征天界,引申为神仙长生。植物都爱青而怕黄,人也同样。山水画里有青绿山水一派,有着金碧辉煌的惊艳的视觉效果。如果说水墨山水是幽人隐士,那青绿山水就是富贵神仙。青绿山水所用的青碧色颜料主要是石青和石绿,分别源于蓝铜矿和孔雀石。千里江山图就是一幅典型的青绿山水,颜料千年不变不褪色,至今散发碧青色的艳光。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国画颜料石青来源│蓝铜矿)▼

(国画颜料石绿来源│孔雀石)▼

青绿山水千年不褪色

青是艺术的色彩

碧是美玉之色,所以仙界叫碧落,神仙居住的天城叫碧城,“碧城十二曲阑干”。无怪乎碧雅俗共赏、人见人爱。取名用青碧翠的人很多,却没有听说过有谁的名带缥字。缥也是仙道青色的一种,祂没有碧和青的艳丽,显得古雅淡泊。青瓷就是缥色。

宋代瓷器的美感是中国瓷的顶峰,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以青瓷闻名,有天青、粉青、豆青等多层次青色,最珍贵的是雨过天青。

要形容雨过天青的瓷器颜色,大概是这种感觉:它在晴朗阳光照射下,颜色青中泛黄,如雨过天晴、碧空如洗。在阴影之处,它的颜色又偏幽蓝,如蓝天所照下的清澈湖水。这种极具层次、难以形容、差一点点都感觉不对的颜色,就像云气缥渺的缥青。

据说汝窑的颜色标准是宋徽宗定的,他的原话是:“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雨初停歇,浮云散开露出一角晴空,阳光的金黄和清澄的天蓝柔情缱绻、烟雨空濛的气息。

(宋瓷)▼

赵佶大师,我真的是服了。瓷器温润含蓄的美是中国特有的美学风格。碧和翠雍容华贵,受人追捧不足为奇,但懂得欣赏缥的人才是真风雅。

对比宋徽宗的瓷器和乾隆的瓷器,我们对高雅与低俗、文明与野蛮、淳朴与势利有了直观的认识。晚明文人不爱金玉偏爱瓷。瓷,虽然没有金银珠宝价格贵,但是它特有的温润平和的美学特征是不可替代的,不能以人道势利的眼光去评价一个对象的高下贵贱,得出贵的好、便宜的不好的结论。

(宋瓷)▼

(宋瓷)▼

(乾隆瓷器)▼

(乾隆瓷器)▼

木制品不如金制品价格贵,但木的美感是金不能代替的,所以在天道的层面,木与金的价值都高。何况木是生命之象,青是生命之色,是追求长生的仙道之色。中国青是反朴归真、不贪势利、坚守气节,自始至终都热爱生命的色彩。

拂云百丈苍松柯,四时常作青黛色。

第四讲:黄鹤楼中吹玉笛—中国黄专题

本文根据“印嘉黛”在“拜读-逍遥游”微信群讲课整理

作者│印嘉黛

仙鹤普遍白羽,黄鹤罕见,黄色更添祥瑞之和气

中国黄。黄色在传统文化中有不同层面的意义,让我们来从多个角度靠近祂、了解祂,从而发现更多的美好。

《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这句话很好理解,三岁小孩都有黄土地的概念。前几期讲座的重点也是五色与五行,黄对应五行之土,土也就是地,所以黄为土地之色。

前两期讲青与红,青和红都有许多相关的汉字。例如红有赤、朱、绛、茜、赭、绯,青有蓝、绿、翠、碧、缥等等。哪怕是深沉的黑色,都有一些别名,比如乌、墨、玄、皂,可黄色基本上就只有黄这个字了。这是由于上古时期黄色染料很少,且不易制作,不像绛草蓝草所代表的丹青染料那么丰富。

而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黄的本意是玉璜,是一种黄色的美玉,所以黄最初的命名不与染色有关。

〖正黄〗

黄色染料最早的是栀子,在秦汉时期。而秦汉以前,连栀子都很少。南北朝时黄色染料增加了,有槐花、黄柏、姜黄、柘黄等。周礼掌染草的官员没有染黄色的,上古时期的王公贵族并不穿黄,而穿玄色。可以用来染黄的矿物如雄黄、雌黄等也都出现的比较晚。

〖玉璜〗

五色对应五行,按顺序是青、赤、黄、白、黑。

黄在中间的位置。五行对应四季:木旺于春、火旺于夏、金旺于秋、水旺于冬、土旺于四季。这里土由于不对应具体的季节而旺于四季,显得相对特殊。五行又对应五帝:木为东方青帝、火为南方赤帝、金为西方白帝、水为北方玄帝,土为中央黄帝。而黄帝轩辕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所以有一种影响很大的学说认为:五帝之中,黄帝至尊。由于五行之中,土居中位,对应之色为黄色,以黄色为象征的轩辕黄帝又是五帝之首、五帝之尊,黄帝既是血脉之祖,又是人文之祖,那么黄色的政治意义就必然会被赋予最尊贵的内涵,必然会被某些政治家选中。

汉武帝是有记载的第一个穿黄袍的皇帝,他看中的就是黄色在五行中的位置——中央。天子穿黄袍,象征权力集中中央,黄色代表中央,而青、赤、白、黑只是四方而已。天子坐镇中央,指挥四方。董仲舒是专门研究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儒家学者,他对黄色的推崇可谓极致。他说帝王之王有五层意思:皇、方、匡、黄、往。黄代表光明正大,方代表方向明确,匡代表统治与宽容,黄是美的象征,往是黄色之美覆盖四方。董仲舒认为,黄所代表的品德是五德中最完美的,是极致的。祂是大地,是忠臣。“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

关于黄色的政治运用,有的强调方位,有的强调五德。也就是说,要么强调黄色的中央意义,要么重视黄色的中和特性,因为五德之中,黄为中和与转化的力量,黄色的相关含义都从阴阳五行学说里延伸出来。

黄色既然代表土地,那么祂除了尊贵的含义外,又具有地位低下的意思。比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句著名的口号:苍为木,为君主;黄为土,为群众。苍天已死,指君主衰弱,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危机;黄天当立,指群众阶层造反革命。以黄色所象征的土地,来代指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群众。

在人们的印象中,黄色是皇帝专用的色彩。其实,在隋唐之前,黄色并非至尊。隋唐以前,天子穿黄袍有两种情况:一是季夏时,也就是土所对应的季节,祭祀黄帝与后土;二是土德王朝以黄为国运之色。隋唐之前有西汉、曹魏、北魏是土德王朝,重要仪式中君臣皆穿黄衣。可见,黄色不是皇帝专属。黄色的至尊地位是唐朝确立的。天宝年间,唐玄宗听从韦韬的建议,龙袍穿黄色,皇帝的相关用品比如桌椅、床褥都盖一层黄,并且禁止臣民用黄。

皇帝专用的黄是正黄色,也就是龙袍黄,还有一些相关的黄色与之色相接近,所以历朝历代常有规定,与正黄相似、容易混淆的黄也会被朝廷禁止。例如,唐高祖武德年间,规定赤黄为皇帝常服专用色,臣民可以穿黄,但不能赤黄。可是其他的黄容易与赤黄混淆,所以唐高宗总章元年,干脆禁止除了皇帝以外的任何人穿任何黄。

黄色之德,得道之中。最早制定法度的圣王——轩辕黄帝,祂所制定的法度符合天地之大道,而且是不偏不倚的中道。黄色,象征黄帝之德,只有至尊的帝王才有资格享有黄色,因为黄色是象征中华神圣祖先轩辕黄帝的色彩,位居五行之中,得中央之位,具中和之性,故为至尊至贵。

黄色染料

我们来说说黄色的染料。开篇就提过,古代的黄色染料不多,最早是栀子。栀子因为香气很受人民群众喜爱,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栀子其实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了。栀子染黄非常明亮,而且不需要媒介,可以直接染色。栀子用来染色的部位是果实。上期青色专题讲到栀子是常青植物,本期又有它,下期白色还有它。栀子作为一种中药,是苦寒清热的,一般用于盛夏解暑,平时不轻易用。

我们知道,古人衣食住行都取材于大自然,很多染料都是中药。栀子是中药,其他几种黄色染料也同样。一般名字带黄或者颜色黄的中药都是苦寒清热泻火的,比如黄芩、黄连。黄色染料地黄也是大寒清热,用新鲜地黄可以染出龙袍黄,也就是御黄。说到这里,我们看一看常见的染黄植物:栀子、地黄、槐花、黄蘗、姜黄、柘黄、黄栌,除了柘黄之外,其他染色植物作为药材都是大苦大寒、清热泻火的。

为什么黄有这种特性呢?还是阴阳五行决定的。火生土,所以土能泄火之气,黄色对应土,能泄火气。所以很多黄色的植物都生得极为苦寒,不苦寒不能泄火。火又是地,与天相对,为太阴,是一种向下的、阴性的力量。

(黄栌)▼

(姜黄)▼

崇祯皇帝殉国于槐树之上,槐树也就是鬼树,鬼,归也。古人认为死为归。灵魂上天,肉身归地,死为归阴,死者是归人。槐花染黄而非染青,事实上,青对应天,黄对应地,很多青色与黄色的药物也如其颜色一般,青的上升,黄的下降,青的热,黄的寒。

大多数黄色中药都是极为寒凉的,只有少数热,而且性热的黄色中药颜色十分鲜艳温暖,黄而偏红。比如桂花,就是大热之物。除了桂花,还有菊花也是著名的黄色花朵。菊花的性质是清冷降火的,体寒者不宜多服,菊花的色彩明显比桂花要清淡一些。金银花的功效也为人熟知,是清火之药,金银花的黄色也是偏淡的黄色。

这些黄色染料的染色效果都非常惊艳,可以染出御黄以及各种层次的传统黄色,只是看着那些美丽光明的色彩,你能想象到它们都来源于苦寒的生命吗?

关于黄色染料植物不一一介绍了,最后重点说说黄蘗。黄蘗是一种重要的染黄植物,在古代也是御用的染黄植物。黄蘗别名黄柏,是最苦寒的中药,为四大苦药之一。说到苦药,现代人一般都会想到黄连,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古人形容苦一般会用黄蘗来打比方。古诗词里经常出现黄蘗,用于形容诗人内心悲苦,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子夜四时歌》中有一首诗歌:“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自从与所爱的人分别后,我一直悲叹不绝;我的心就像春天生长的黄蘗树,苦心一天天增长。

(黄柏)▼

(黄檗(蘗))▼

黄蘗树的树心与一般的树木不同,是黄色的。剥开树皮就可以看见黄色的树心,这是染色的部位,也是入药的部位,味道极苦,所以叫苦心。基本上阅读古诗词,看见黄蘗两个字,就可以判断出作者意在表达痛苦了。

(黄檗苦心)▼

一种苦寒的生命,却能绽放出最光明、最高贵的色彩,这是何等玄妙啊。《红楼梦》的作者傅山先生法号蘗禅,蘗就是黄蘗。傅山先生为什么要以蘗为号呢?而且傅山先生的字号都有深意,都与时代背景有关。比如朱衣道人代表拥护朱明。还有浊翁,表面上自卑、自谦,说自己是个污浊的老头。实际上,浊与清相对,浊就是不要清,拒绝满清统治的意思。

蘗这个字上薛下木,傅山先生呕心沥血创作的红楼梦两大主角——林黛玉,姓林,林为木;薛宝钗,姓薛,薛的本意是一种杂草。蘗的字形,薛在木上,杂草位居树木之上,是尊卑颠倒、邪恶猖狂、正道受制之象,象征满人对汉人的压迫。试想,被异族压迫、奴役、欺凌、杀戮的汉人内心之苦,有多深。但蘗字的本意又是枯木上长出新芽,是苦难中的希望。

傅山先生寄情于黄蘗,他认为汉人虽然亡国、亡天下,但终有生机与希望。被战火兵燹焚烧的枯木上的新芽,终会重新长成大树参天。黄蘗代表悲惨逆境中苦苦的坚持。君子应该像黄蘗一样,在苦寒中坚守中正之道——黄道。清邪热,去欲火,守中、守正、守贞,传承黄帝祖宗的大道。

所以我认为黄蘗就是最能代表中国黄的存在了——最苦寒的生命终能形成最光明的色彩。

第五讲:白云深处有人家—中国白专题

本文根据印嘉黛在“拜读-逍遥游”微信群讲课整理

作者│印嘉黛

白色表面上是最单纯的色彩,实际上是最复杂的色彩。白色所包含的色彩现象对应的社会历史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荡气回肠。

白云深处有人家

白色是一种正邪两赋的存在,在《红楼梦》这部奇书中,作者傅山先生借贾雨村之口提出正邪两赋说。什么是正邪两赋呢?万物禀气而生,人亦如此。气分正邪,则人有善恶。禀正气而生之人为大仁,禀邪气而生则为大恶。大仁之人治世,令天下和平,百姓安居;大恶之人乱世,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可见大仁与大恶皆是大人物。除了大仁大恶以外,普通人都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影响社会的能量。但大仁、大恶、普通人之外的第四种人就罕见了。这种人,先天秉正邪两赋之气而生,在后天形成有异于世俗的奇异人格。傅山先生还详细描述了正邪两赋之气是怎么形成的,过程是这样:清明灵秀的正气与残忍乖僻的邪气偶然相遇,正邪彼此不两立,既不能相让,又不能消散,只能相杀。最后的结果是“发泄一尽始散”。正邪二气相遇相杀,消耗完自身与对方,最终消散殆尽,氤氲合体。一个人若秉正邪两赋之气而生,那他的聪俊灵秀在万万人之上,乖僻邪谬又在万万人之下。这种人如果生在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退一万步,就算出身阶层再低,也不会是凡庸之辈,必为奇优名倡。那么,情痴情种、逸士高人、奇优名倡这三种人本质上是同类,只是由于社会阶层、所处环境的不同,表现出了角色上的差异,他们本质是相同的,这叫异地则同——外在环境不同,内在本质一致。与这句话哲理相通的有庄子的言论。庄子曰:“借于异物,托于同体”。异物是不同的事物,同体是内在的本质相同。如果内在的本质——也就是先天之气——相同的话,不一样的事物都是相通和互相影响的。比如菊花与隐士,荆棘与小人,表面上是异物,实际上为同体。道家高人只需要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就能了解人类社会的走向,因为人性与万物之性相通。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些异物,祂们表面上是不同的对象,但祂们有一个同体——就是白。聊完之后,就能明白,为什么说白是正邪两赋,是最单纯又最复杂的色彩了。

白这个汉字,金文里的写法是一滴水中间一横。我认为白的本意是天一生水的那个水气。

(金文│白字)▼

表示白的汉字,最常见的还有素。素是未染色的丝。丝与麻的本色就是白色。所以早在上古时期,白色运用于华夏先人的日常生活中,给先人的印象就有两层含义:一是纯粹朴素,白丝麻没有染色没有装饰,是最本真的样子;二是贫穷,未经染色的布料必然比染上彩色甚至还有花纹图案的布料更便宜,所以一般都是穷人才穿。朝鲜人被称为白衣民族,原因就在此,没有经济条件给布料染色。汉服中的丧服是白色的,也就是未经染色的麻布所制成。为了表示自己的哀痛,要穿上没有染色与装饰的衣服,以体现自己因为死者的离去悲痛到不顾形象、无意打扮。与之配套的是憔悴不化妆的素颜。为什么管未化妆的脸叫素颜呢?其实没有化妆的皮肤未必白皙,这里素颜的素不是颜色白,是未经修饰的本真,如没有染色的丝织品一样。所以,白色的本真与白色的贫穷是相生相伴的。

白色由于主要用于服丧,被认为不吉利。何况白色还与贫穷有关,有个词叫一穷二白。白色关联死亡与贫穷,所以为人所忌讳。唐朝人特爱牡丹。红牡丹富丽堂皇,受人喜爱自不必说。牡丹名品如姚黄、魏紫、欧碧,这些黄色、紫色、碧绿色的牡丹都是万人追捧,可白牡丹就受冷落了。白居易还写过诗,“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道出白牡丹无人爱的社会现象。

(白牡丹)▼

但是,白色又确实很美,即便它不如彩色艳丽,但它有自身不可替代的美学风格。古代有句俗话:“要想俏,三分孝。”意思是要想好看,身上要穿戴一些白色衣饰。孝是披麻戴孝的孝,即丧服,也就是白色。

(霜华奇绝)▼

西方有个关于爱情的经典问题,问男人是选择红玫瑰还是白玫瑰。红的美艳热情,白的清纯淡雅。其实西洋对白色的认知是比较片面和浅薄的,它们觉得白色就是光明纯洁,所以新娘穿白婚纱。而华夏是既看到白色的高洁与纯真,又认识到白色的死气与凶残。不要觉得白色的负面意义,只是从丝麻不染色的现象延伸出来的,自然界常见的白色事物更能证明白的本质。

雪是白色的。有个汉字,白雪皑皑的皑,专指雪之白。雪花六出,把一片雪花在显微镜下放大,可以看到雪像一片花朵,花瓣为六瓣,所以雪又叫六出飞花。六是老阴之数,为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是水的生数,六是水的成数。关于生数与成数,可以这么理解:生归先天管,而成规后天管。先天禀气、赋气的过程,人的肉体感官无从得知,人的肉体感官只能感知到后天已经形成的物质对象。比如眼睛看到雪花是六出,这个六是后天的,由先天的一发展而来。

(雪花六出)▼

阴寒的雪是六出花,不同于草木五出花。中国人以皮肤白皙为美,最高级最完美的皮肤质感是冰肌雪肤。当然,我们知道还有个词叫红颜,是美女的代名词。但冰肌雪肤与红颜的意境是不怎么兼容的,一个清冷,一个艳丽,是不同的风格。仔细品味,似乎冰雪肌肤比起红颜更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

(冰清玉洁)▼

说起雪,普通人会联想到风花雪月、唯美柔情。但在古典文学里,雪最早一般用于形容障碍,引申为君子的绊脚石——小人。

伟大的屈原写过:“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诗人摇着桂木桨,乘着木兰舟,把河中的冰雪击碎。河水象征道路危险与困难;兰木作船、桂木为桨,象征君子的高洁品格;冰雪象征障碍——也就是君王身边的小人。西汉文学家、科学家、玄学家张衡也曾抒发过感叹:“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门关,想去见他,可是寒雪雰雰,道路难行。雁门关是汉朝北疆,汉安帝时常被鲜卑入侵,掠夺人马。诗人希望国家边疆安定,以美人指代君王,阻碍他见美人的障碍——去往雁门关路上的雪,就是皇帝身边的奸臣,这些人是暗中与外敌勾结、甚至养寇自重的权贵,他们的家族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相反的。李白也有名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冰雪比喻障碍、小人。

阴寒会阻碍人体的气血运行,阴寒的冰雪使人受冻,令气血运行不畅,所以在文学里象征障碍与小人。后来,风雪冰霜又有了异族入侵者的身份。中国的北方边疆是阴寒多雪的。“胡天八月即飞雪”,这句诗我们小时候都学过。胡人居住的地方才八月就飞雪花了,多么苦寒,那是没有春天的地方。“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在古代军旅文学中,雪与霜反复出现,以表现边疆战场苍凉肃杀的气氛。

(江南雪)▼

(边塞雪)▼

雪花的形态,由一个中心向周围发射出六组,而且每组都趋于对称,末端总是呈现出尖锐形,像刀剑一样。像穷兵黩武、军纪严明、等级森严,入侵中原的北方胡族。中原人咏雪,多是唯美绮丽之作,毕竟中原的雪不同于塞外的雪,没有那么严寒肃杀,像清冷纯洁的白衣美人。可塞外的雪就不同了,北方的风、北方的雪,吹向中原,都是白色恐怖。

(六出雪花)▼

金主完颜亮在胡人首领中是汉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他的诗词风格独树一帜,可以说无人能学,因为他是以入侵中原的异族霸主的身份,在诗词中抒发野心与豪情的。完颜亮最有名的文学作品就是一首咏雪的词,他赞美雪,但赞美的角度与汉人不同,他赞美的正是雪的阴寒杀气。他自己就像北方风雪的化身,要带领雪族把中原的红花绿叶都摧残殆尽,试看他的代表作《念奴娇》: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真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朔风吹雪)▼

漫天飞雪,在词人眼里,如白龙白虎鏖战争雄。雪光像刀光,杀气漫天遍野。如果说流风回雪的意境像白衣仙女衣袂飘飘,那朔风吹雪的意境就如同龙争虎斗的战场,风狂吼、雪雰雰,雄浑、苍凉,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杀气。这画面极美,也极残酷,是凡俗之躯无法承受的。这杀气既是死气又是仙气,就像白色给人的感觉:像鬼,也像仙。

 (霜雪形如刀兵)▼

雪花、霜花都呈现出尖锐的外轮廓,而且有些雪花还不是六出花,长得像尖刺一样。有时候,肉眼可见霜雪如尖刀覆盖在花木之上。只以视觉上的美感来评价的话,红花伴雪,秋草逢霜,素白与华彩的对比十分惊艳。那是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在看,如果以植物的角度,画面就不美了,而是寒冷的压迫。霜雪对花木而言就是异类,它们只能在严寒中苦苦抵挡异类入侵。根据异物同体的原则,有些花像雪,它们表面上是异物,实际上是同体,都由白色的正邪正邪两赋之气所生成。

(霜刀雪剑)▼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古人认为梅花像雪。宋人有词赞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梅花与雪相似,若按西方的逻辑学分析,是费解而不通的,因为雪是异族侵略者,而梅花是坚贞不屈的气节之士,他们是水火不容的仇敌,怎么又被归为同类呢?辛弃疾赞美梅花:“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是嫉恶如仇的正义爱国人士,竟以雪比梅花,雪可是反派啊。雪是宋朝敌国——金国的象征,金国也以白为自身德运之色。完颜亮这个杀人魔头不是也极为推崇白雪的阴寒杀气吗!而一生以抗金报国、收复失地为己任的辛弃疾却说梅花简直已不像花了,内在完全是雪的精神。梅花虽然是花,但气质清冷,毫无艳俗之气,在苦寒中坚守自己的道。所以梅与雪,在某种意义上是同道。梅花孤傲,不可能在明媚春光中招蜂引蝶,她与冰雪才是天生绝配。

(冰冻梅花)▼

(寒梅傲雪)▼

栀子花也像雪。栀子花洁白又芳香,而且是植物中特别少见的六出花,这与雪花相同。六为老阴之数,栀子也确实是一种极为苦寒的中药。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去火,如果栀子花化为人形,想必一定是冰肌雪肤、纯洁清秀的模样。但是不要忘了,白色阴寒。栀子大苦大寒,药性猛烈,一般人承受不住,它不能在日常养生中使用,通常只能用于治疗实火上炎导致的病症。中医有句话,用药如用兵。药是不能随便用的,用药来对付病邪,就像用兵打仗一样,寒冷的猛药更是不能随便使用。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栀子入药,便是一把寒冷的兵器,对炎热之气开杀。梅花在冰雪中不畏严寒,而栀子在盛夏酷暑中坚守苦寒,以自己的寒冷抵挡炎天暑气。杜甫对此评价道:栀子这种植物,人间还真是不多见,她的洁白非常唯美,但她过于寒冷的特性会伤了和气。(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可是栀子的美就在于她体现了纯粹的洁白,她的淡雅香气和寒冷杀气都是因白而存在,这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

(栀子六出花)▼

(素心苦寒)▼

还有杨花也像雪。杨花就是柳絮。杨柳这种生命很特别,她总是在水边,无风之时文静柔弱,一旦起风,柳条便在风中飘飞。以前读葬花吟,有一句诗:“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这句诗我原先是不懂的,我只知《葬花吟》是清兵南下、扬州屠城之后,傅山先生极度悲痛的血泪之作。花是华,葬花的含义是作者希望能埋葬那些被屠杀的人民,使他们的遗体入土为安。林黛玉见到落花狼藉、流落于污秽之中,便用锦囊把落花装好,埋在土下。黛玉葬花经常被认为是林妹妹过于多愁善感、无病呻吟、矫情爱哭的证据。实际上,将落花放进锦囊埋葬的真正含义是,作者希望能以棺材收殓被屠杀的人民遗体埋于地下,免得那些尸身曝露在外,被野兽吃、被火烧、被风吹日晒。葬花是给死者最后的体面。而事实上,被屠杀的死者并没有得到这体面,没有土葬,而是全被一把火烧了,几十万尸身一起烧,焚烧时产生的浓黑且巨臭的烟雾遮蔽了天日,黑烟过了许多天才散。

(柳絮随风)▼

桃花李花象征荣华、美艳、春光,桃飘李飞的结局必然是凋零和死亡。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像桃李这样艳丽的花朵是最怕风的,它们是虫媒花,以蜜蜂或蝴蝶为媒介,传播种子、延续生命,而杨柳和榆荚是风媒花,以风为媒介传播种子。怪不得桃飘李飞的悲惨时刻,柳丝榆荚还能自顾自的芳菲呢,因为她们与风是同类,柳与风异物同体。风与雪一样,在古典文学里经常用来象征那些来自北方的异族侵略者,风也是白色。柳丝舞风,柳絮如雪。柳与风,就像梅与雪一样,是宿命的仇敌,又是宿命的纠缠,正邪两赋之气。

杨柳像多情的少女,在水边对离别的游子依依不舍。风起,柳丝飘荡,纤长的柔枝想留住郎君,却无能留驻。柳絮像雪一样飘散,想跟随郎君的船去远方。杨花入水,化为点点浮萍,随波飘零。杨柳再痴情,也留不住人,她连自己也留不住,总是随风飘远,因为她本性漂泊,先天禀赋如此,所以注定在世间饱受漂泊与离别之苦,这是本性决定的。民族英雄夏完淳也曾悲吟道:“难道郎心风外絮,可怜妾命梦中花。”夏完淳生于末世,一生救国图存,就义时年仅十七岁,是著名的少年英雄。在闺怨诗这个古老的主题中,杨柳反复出现,作为女主人公的象征:痴情、无奈、漂泊。郎心像风外柳絮,无处寻踪。妾命是梦中花朵,繁华一场空。闺怨诗的女主角很多时候是暗喻国家,而她痴恋的“郎”则是天道的化身。郎心风外絮,妾命梦中花,是悲叹大明朝天命已尽,神州陆沉,汉人死的死,活下来的都沦为亡国奴。天道就像薄情的游子,不怜惜薄命的佳人。

薄幸东风 薄情游子 薄命佳人

白色表面上是最单纯的颜色,实际上是最复杂的颜色:高洁、质朴、清冷、无情,是仙气与鬼气的正邪两赋。道家喜爱白色,道心洁白,一尘不染,像天上的白云。红尘多少事,不到白云中。

红尘多少事 不到白云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