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具、文字表达及其他——读《娱乐至死》札记

 稻读公社 2022-03-31

文/金色量子

现在的媒体,好像早就不是一个神圣的概念了。有了短视频软件,人人似乎都成了新闻发布者,许多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这个上面,证明了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论断:“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在我们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四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发现,电视早已被智能手机替代,手机成为我们思想行为变化方式在社会中的载体,我们使用手机,手机也通过其中的各种软件在控制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举个例子,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谁没下载过短视频软件呢?至少有十之八九的人用过吧。在不断猎奇的上下划动中,各种“新、奇、怪”的视听节目充满了人们的脑海,而它们的存在有意义吗?人们不可能通过这些事情得到任何认知方面的提升,甚至只是为某些东西去掌控我们的思想提供了便利。波兹曼指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现在状况中,我们所接受的媒介信息,有多少是有价值的?有多少只是为了“控制”而生产出来的?这个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的,更不用说去思考了……当无聊、猎奇甚至是审丑,成为人们使用媒体的目标,媒介控制下的人类思想和行为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说,堕落成什么样子?睁眼看看现实,真的知道了鲁迅的“无话可说”是什么意思。然而,这也是这个现实社会中的常态,脑子成了人家的“跑马地”的人,到底有多少,谁知道呢……

作者认为:“书面文字使思想能够方便地接受他人持续严格的审查,以书面形式把语言凝固下来”。在这个商品社会中,我们看到的诸多文字,还有这样的价值么?或者说,作者在写作时,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思想”么?!脑子成了“跑马地”的作者(或“写手”)们,他们真的能够以作品凝固思想么……现在快餐文化正在如病毒一般浸入我们的文化血脉之中,在自由的旗帜下,所有人都想写下文字,以此得到更多的利益。许多人的作品出版,关心的只是销量,净利润的多少才是作者、出版方、销售方关心的事,至于思想,从来不是他们关心的话题!最近,有幸翻了一下某名嘴的大作,读了几行,感觉也真是其文如书——好扯啊!这种不咸不淡的习作也居然成书论册,售价也不低,但作者的思想和见识么,我真的是看不出来!除了看出我国的出版业资源丰富,真是“没什么东西”了……

其实,这就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困局:每个人都在自由表达,但有多少表达只是浅薄而有害的核心吐出的蛛丝呢?而这种蛛丝却在控制和制约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呢?这正是诠释了“媒体的目的在控制”这句话的本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