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光日新1479】(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推千世功 赢万世名

 新文艺 2022-03-31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原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论语.泰伯篇》
注释 

巍巍:崇高伟大;高大壮观的样子。形容高大。

不与(yù):不参与其富贵,即不图自己享受。

翻译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禹拥有天下,不是为了自己享受(却是为百姓)。

  延伸解读     

这两章,是孔子对于古圣先贤尧、舜、禹的评论和颂扬。

学过中国历史的都应该知道,传说把帝位传给了贤能的舜,舜又传给了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的大禹。

孔子之所以对尧、舜、禹如此称颂,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着传天下的佳话;另一方面,孔子所处的时代人心不古、礼崩乐坏,孔子想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抨击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和乱象,表明对上古大同之世的认同和向往,力主回复礼制。

对我的启示:

尧、舜、禹为什么受到世代人的景仰与称颂?或许是因为他们对于“天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建立却不占用,立功却不恃功,禅让天下,推千世之功,才为他们赢得了万世美名吧?!

原文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泰伯篇》
注释 

则:效法。

名:形容,称赞。

文章:指礼仪制度。

翻译 

孔子说:“尧作为国家君主,真是伟大呀!崇高呀!唯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尧能效法于上天。他的恩惠真是广博呀!百姓简直不知道该怎样来称赞他。真是崇高啊,他创建的功绩,真是崇高呀!他制定的礼仪制度,真是光鲜美好呀!”

  延伸解读     

在尧之前,只有传说,而没有文献资料的记载,所以孔子讲述历史,只能从尧开始。在孔子眼中,尧顺天应人,建立了礼仪制度,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其功绩足以彪炳千秋。 

首先,“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可以看出,在孔子那个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对“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样的问题有了观察和思考。用现代的观点看,就是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天”在那儿明摆着,“尧则之”,效法“天道”,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依顺自然规律来治理天下。

其次,“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一方面,或许是指尧开创了上下同心,万民同德,社会和谐的太平盛世,百姓们都不知道用什么词儿能够说尽他的功德;另一方面,或许也指尧的为人处事,有着“天”一般的品格,深厚、广博、仁爱众生,给子民带来无尽的福祉而不自恃,所以才赢得全天下的拥护与爱戴。

再次,“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说的是尧的丰功伟绩,就像巍巍高山一样、崇高、深厚、伟大、壮观。据传尧在位时,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办事,认认真真地治理国家,不敢有丝毫懈怠。另外,他招贤纳士,依据各人的才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由于用人得力,措施得当,各项事业都兴旺发达起来,人人安居乐业,家家相亲相爱,全国上下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焕乎其有文章”,订立完善的礼仪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

据说这一制度后来被周公发扬光大,孔子一生追求“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就是致力于继承和恢复这个光辉礼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