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省全境沦亡到日本帝国主义的魔掌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继续坚持“不抵抗”主张。而中国共产党在大片沦陷的国土上,坚守为民初心,担负起起抗日救亡使命,领导和组织革命武装力量以及各族各界爱国民众,在敌后向强悍的日伪武装势力展开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 赤峰沦陷后,冀东的中共党组织从1933年先后派韩佳尧、韩子英等一批地下工作者以做生意、打短工、唱影戏为掩护,到宁城、赤峰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并建立了一些秘密关系。 在赤峰沦陷之前的1933年1月,受中共内蒙特委委派,王逸伦等一批共产党员回到自己的家乡赤峰。车焕阁在赤峰街,穆乔松回乌丹街,林继尧去小河沿,王逸伦到喇嘛地。他们各自以隐蔽身份的方式,秘密进行党的抗战政策、救国主张的宣传,启发广大民众的抗战自觉,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同时,在群众中揭露日伪的法西斯暴行,维护民众的生存利益,组织民众团体抵制坑害百姓的日货等。
王逸伦
3月,王逸伦到赤峰、乌丹、平庄等地秘密组织地下抗日活动。他利用一切机会在群众和青年学生中宣讲抗日救国道理,培养抗日骨干分子,鼓励他们为抗日出力,并在所活动的区域发展党员和党组织,先后建起10多个秘密联系点,发展党员30多名,建立党支部5个。这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逐步成为赤峰及临近地区组织领导蒙汉各族群众坚持抗日斗争的核心力量。1933年3月赤峰沦陷后,王逸伦派共产党员陈树声加入了“荣字号”(荣三点)匪队。陈树声在匪队里广泛开展工作,宣讲抗日救国道理,争取有民族意识的队员参加抗日活动,得到队中200多人的坚决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将这只队伍改造成了一支革命的抗日武装队伍。 6月初,王逸伦接到日军到乡村催粮的情报,组织这支队伍的一部分人在赤峰东达里明安(四道井子)东梁设伏袭击日军,在道路上埋下炸药包,炸毁日军军车1辆,炸死日军4人,其余日军溃逃赤峰。此战后,这支抗日队伍因遭日伪军队的合力围剿,被迫散匿。但这次战斗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老百姓拍手称快,既鼓舞了人民群众反满抗日的士气,也对日伪势力起到了震慑作用。 1933年秋,王逸伦在与上级党组织失掉联系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在赤峰开展地下抗日救亡活动。到年底,他去北平找到了北平中共党组织,受组织安排在北平、绥远一带做党的地下工作,1934年5月,担任中共内蒙古临河县委书记。1935年夏,王逸伦与刘仁等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从苏联回到延安后,被安排在延安女子大学担任教员,后派往华北任中共冀南区委工农委员会书记等职,开展敌后工作。(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