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

 高参88 2022-03-31

上海女子医学院亦称上海基督教女子医学院(ShanghaiWoman’s Christian Medical College),初名上海女子医学专门学校1924年上海女子医学院建校后,即向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注册立案,得授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1月,中华医学会亦将其注册为认可的医学院。1933年正式在教育部立案。1942年停办。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原由美国监理会女子部所立的苏州女子医学院迁沪师资为核心,上海美国女公会西门妇孺医院提供校舍设施,加上其他差会的人力物力合并建成的。校址靠近南市西门方斜路妇孺医院,占地21亩,民国13年春落成,是年9月正式招生。是当时上海唯一的女子医学院。学制4年,入学者须至少修完大学两年课程,并对所修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物理学等主要科目规定了具体的学分要求。所招学生大都来自金陵女大、燕京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等教会大学。开设专业课程均用英语教授。专职教师多系国外毕业的医师,亦有聘自圣约翰大学的兼职教授。学院拥有化学、病理、细菌、生理药理和胚胎等6个设备完善的实验室,临床实习以西门妇孺医院为主,个别专业则分赴广仁、同仁、仁济等其它教会医院实习。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上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945190000214 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民国 老西门街道。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1935年校舍与医院先后动工。1936年9月校舍落成,基础医学各科迁入上课。同年12月中山医院落成,附设护士学校一所。此外,项松茂、史量才两先生家属捐建松德堂、量才堂楼房各一幢,作为药科和护士学校之用,亦于1936年12月相继竣工。1937年2月聘牛惠生为中山医院院长,数月后牛院长病逝,由应元岳代理院长。1937年4月举行校舍落成暨中山医院开幕典礼,同时举行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大会、中华麻风学会第三届大会、中国医史学会第一次中国医史文献展览会,在医学界颇有影响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1925年,上海女子医学院部分教师合影(注)。

这张影像虽然不是很清晰,但其中的三位中国人,其中两位神形很熟悉,右边这位是王淑贞女士,任职上海西门妇孺医院医师,兼任上海女子医学院教授,左边这位是刘剑秋女士,上海西门妇孺医院任职医师。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1936年6月29日,7名学生从上海女子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这是他们在沪江照相馆留影。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上海西门妇孺医院门诊部候诊的病人,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30年代上海女子医学院毕业典礼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距今整整100年前,苏州妇孺医院及其女医学堂,正式脱离东吴大学医学院,整体搬迁到上海,与上海市民俗称的“红房子医院”———即上海西门妇孺医院融为一体。3年后的1924年,上海基督教女子医学院(ShanghaiWoman’s Christian MedicalCollege)的牌匾挂上门头,其地址正在如今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位于老南市的老院区。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研究所。肇周路上海女子医学院旧址

我的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