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4年湘江战役打得多激烈?老百姓:3年不喝湘江水

 喵妹说说 2022-03-31

导语:1934年湘江战役打得多激烈?老百姓:3年不喝湘江水

大家都对红军长征这段历史有所了解,中学时期我们还学过关于长征的诗句,也能在课本上知道红军在长征路途中,所遇到的艰难困境,但是除了环境的恶劣,还有敌军的穷追不舍,在和敌军展开的战争中,湘江战役打得最为激烈。比如湘江当地老百姓流传这句话: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就真实的反应了这场战役的惨烈。

湘江战役发生在1934年11月27日,当红军突破敌军第三道封锁线,向广西北部前进时,到达湘江岸边,此时还未过江,就遭到敌军的夹击。敌军试图将我军歼灭在湘江,面对敌军人数较多的情况下,红军凭借八万人员,与敌军展开维持七天的激烈抗战。终于突破敌军的夹击,粉碎敌人的阴谋,但这场战役中,红军人数也从一开始的八万人打得只剩下三万人。

据一名目击到这场战役的老人回忆说,当时江上飘着很多红军的尸体,面对不断倒下的战友,面对敌军的枪林弹雨,红军战士们都没有退缩,依旧前赴后继,没有一点畏惧死亡。而江里的水也因这次战役太才惨烈变成红色,久久不退去。

湘江战役也是当时决定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而万幸的是红军突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这场战役也是红军死亡人数最大的一场战役。经过此战后,战士们也开始对之前的战线产生怀疑,请求更换总指挥。在后来开展的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主领导地位,随后红军的战斗路线也随之改变。所以说这场战役也是为以后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唱出红军们不惧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红军在长征途中,因为走的路都是比较偏僻的地方,虽然减少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但生存环境十分艰苦,所以当完成长征旅途的时候,所剩的人数并不多,但由于红军代表着人民普遍的愿望,群众基础很好,有很多人参加。

红军里面的人员也有年纪较小的孩子,他们有些还是未成年,就在与敌军奋战中,时间就被定格了。但也是他们的种种付出,我们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才会到来。这还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实。现在身处和平时期的我们,其实很难想象当时年纪小小的他们,怎么会有着如此巨大的勇气去战斗呢?铭记他们的付出,才是最先辈们最大的敬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