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嗜铬细胞瘤诱发心动过速:处理与病理生理机制

 所来所去 2022-03-31

嗜铬细胞瘤由嗜铬细胞引起,可产生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肿瘤富含的生化物质大量释放入循环系统,可对心血管系统造成重大影响。作用于心脏和血管系统可引起潜在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经常伴随血压的剧烈波动。回顾复习过去10年作者中心的65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心电图,严重和顽固的窦速、房颤和室速为最常见或危及生命的儿茶酚胺诱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处理这些心律失常需要特别考虑其大量儿茶酚胺释放所致。了解儿茶酚胺的合成和释放、肾上腺素受体儿茶酚胺结合,以及心脏和血管对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是儿茶酚胺诱导快速心律失常最佳处理的基础。

儿茶酚胺诱发心动过速的总体处理流程见下图,

文章图片1

窦速处理流程见下图,

文章图片2

室速处理流程见下图,

文章图片3

儿茶酚胺合成与药物相互作用见下图,

文章图片4

儿茶酚胺结合亲和力与肾上腺受体作用见下图,

文章图片5

概览见下图,

文章图片6

处理核心原则见下图,

文章图片7

儿茶酚胺对血管平滑肌作用见下图,

文章图片8

J Am Coll Cardiol 2020;76:451–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