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人间何处不月明

 新用户7160502v 2022-03-31

人间何处不月明

    文/蒋明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桂花飘香,佳节将至,信口吟诵起一代诗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让我自禁想起了过往的中秋节。

四十多个年头,四十多个中秋节,但是细数起来,在老家过的中秋节却屈指可数。其实并不是不想回家过节,而主是由于工作的原因身不由已,“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我想也许是经历了太多,才有“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吧。“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其实,哪里的月亮都一样,“月是故乡明”带有着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因此,说起中秋赏月,其实赏的是一种心情、一种感觉、一种心态,至于当天月亮的阴晴圆缺,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留意,他们更关注的是在什么地方赏月、跟什么人赏月、赏月的心情如何罢了。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回想起这么多年来度过的中秋节,各不一样,但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故事和经历。离家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是大学,那个中秋节最难忘的事就是聆听到了一场精彩的演讲。那次学校邀请到了著名的演讲大师李燕杰到学校作《从古诗词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的演讲报告。原来我并不了解李燕杰老师的情况,只当作一次普通的学术报告,但身临其境,我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李老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演讲,把全场数千人都征服了,很多人都是站着听了两个多小时,雷鸣般地掌声此起彼伏。事后才知道,李老师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演讲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一生从事教育艺术和演讲艺术的研究工作,曾代表国家教育艺术界,出访一百多个国家,演讲3800多场次,轰动海内外,确实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演讲大师。李老师渊博的知识、高深的造诣、饱含激情的演讲,让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也正因为他的演讲让我爱上了诗词、爱上了文学。

“十年辛苦戍边城,朔漠漫漫万里平。厌听胡儿吹晓角,声声都是断肠声。”宋代诗人释文珦笔下的《边思·十年辛苦戍边城》,描写了远离家乡戍边将士的艰辛悲戚,深刻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非常庆幸生长在和平年代,比起释文珦笔下的将士,我的军旅史没有经历战争,没有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算是万幸了。不过,当兵就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吃苦,我想这也算是一种磨砺吧。记得我从军17年,其中16个中秋节是在部队过的,只有幸在家过了一个中秋节。在部队度过了这么多个中秋节,其中在军校度过的中秋节最难忘。那年的中秋节我们正在野外训练,教员给我们的中秋“礼物”就是30公里按图行军,要求5个小时内完成,以班为单位按指定路线行进,学校就是目的地,按时回到学校的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中秋茶话会。30公里的行军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识图用图专业知识,也考验着我们的体力毅力,行军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教员划定的行军路线,基本都是在山间丛林,很少一部分在平原村庄,这样的行军路线增加了我们的难度。记得出发一个小时我们就差点在山里迷路,遮天蔽日的树木让我们难以识别方向,最后全班停下来运用指南针和方位角判定,才找到了正确的路线,但也因此耽误了不少时间,离终点最后五公里,时间仅剩半个小时,我们不得不奔袭强行军。虽然当时大家都已经极度困乏,但为了完成任务,大家还是咬紧牙关向前奔去,最后我们按时到达学校,顺利完成了任务。带着疲惫也带着胜利的喜悦,我们开心地参加学校组织的中秋茶话会,在那次茶话会上吃到的月饼感觉也是最香甜的,那晚的月亮似乎也比以往的中秋节更圆更亮。


扶贫战场显忠诚,冲锋陷阵为打赢。初心不忘雄心在,誓教贫魔化烟云。这是我2018年去扶贫时写的一首打油诗,三年的扶贫工作感受颇深,而其中在村里度过的那个中秋节永生难忘。那是刚去的第一年,我所在的村被列入整村脱贫摘帽行列,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我们没有了退路,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方式成了常态。那年中秋节就是因为任务重走不开,我选择留在村里过中秋节,白天我入户收集情况,晚上简单吃了点就到村部加班整理台账资料,忙碌之中似乎也忘记了是中秋节。正当我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村里的黄大爷来到村部,我还以为他找我办事,赶紧招呼黄大爷。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黄大爷并不是来办事,而是来邀请我去他家吃饭过中秋,由于工作实在太忙,我婉言谢绝了黄大爷的好意。谁知道没过多久黄大爷端来一盘水果,有柚子桔子和煮熟的板粟,黄大爷关切地对我说:“书记,今天是中秋节,工作再忙也要注意休息呀,这是我家种的果,拿来给你尝尝”。黄大爷盛情难却,我只好收下黄大爷的心意,我紧握着黄大爷的手竟然久久说不出话来,只是简单地重复着“谢谢”两个字。那天加完班后,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村部前,一边赏月一边细细尝黄大爷的送来的水果,心里既开心激动,又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那晚的月亮也似乎跟家乡一样明亮、一样美丽…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习惯了漂泊在外的生活,走过了心浮气躁的年纪,面对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此时我已不在乎悠悠之月去向何处?也许正所谓:此心安处是我家,人间何处不月明吧!

  蒋明来,笔名:来之能战,广西全州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十七载军旅情,三余年扶贫路。干一行爱一行,在一岗敬一业。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爱好文艺热衷运动。不是主业却剑走偏锋,没有大成但痴心不改。人生信条: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