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 在 似 与 不 似 之 间

 西一里2l6sluho 2022-03-31

造景之说十八法,被人捧为圭臬。

文章图片1

人们大都以为造景为园林主人事先规划,令今人叹而观之。

有的还引用计成在《园冶》中:“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

文章图片2

以为七分主人三分工匠造成各种景色。

留园的大门,曲径通幽,非常典型,殊不知当年园主只是因为外来游客纷至沓

来,穿堂过室实为不便,因此只能另辟园门,成如今我们走的留园大们。

文章图片4

拙政园1960年前的大门面对园林路,是个石库门,据说也是老大门,老大门老到什么时代,没有人说得清楚。

文章图片5

其实是同治十三年,张之万等人在八旗会馆东边开这新园门,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老大门。

文章图片6

走进腰门,就见一座黄石假山挡住了旅客的视线,被称之为经典的障景。

但也仅仅是清代后期的主人临时的安排,绝非长远计划,更非造园者的事先规划。

文章图片7

沧浪亭的复廊借景之说,广为传播。

认为这是园主精心设计借来园外一片水域,给缺水的沧浪亭一种亲水的感觉。

文章图片8

但是沧浪亭的门前曲桥只是康熙年间宋荦首创,而门前河对岸边原有围墙,清代有游客曾经走过写过此景。

文章图片9

证明所谓的沧浪亭外河面其实还是沧浪亭内的景色,所谓借景也就不存在了。

景只是后人内心的感受,至于是否真是当年园主人的意图?还真不好说。

文章图片10

拙政园如今的导游都会带领游客停留在依虹亭旁的走廊,指着远处的北寺塔大谈其所谓的借景之说。

各地游客因而对拙政园印象最深的不外乎借北寺塔之景。

文章图片11

但仔细查看明代文征明卅一图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借北寺塔之景的奇谈怪论。如果真有园主人借北寺塔这样高妙的的手段,岂会弃而不论的道理?

文章图片12

那么园林之景究竟在何处呢?

景在似与不似之间。

文章图片13

狮子林石舫

文章图片14

拙政园香洲

石舫如狮子林,太像了反而趣味肃然,而拙政园香洲亭台楼阁组成反而趣味盎然。

文章图片15

留园恰航

留园的恰航,点睛之笔,更使人有石舫之韵味。

文章图片16

绿荫隔着海棠花窗看花步小筑

透景如绿荫,隔着海棠花格看花步小筑,特有情调,朦胧之感。

文章图片17

五峰仙馆内的真丝纱槅,朦胧真实

五峰仙馆内张辛稼所绘的真丝纱隔,可以望到对面的人物风景,既真实又朦胧,视为园林之极致。

文章图片18

留园一宝,大型大理石插屏,高山流水有知音

留园三宝之一的大型大理石插屏画,似是而非的高山瀑布一轮明月更是大理石之巅峰,出于大自然,但又极其相似。

真是天工开物,实在让人浮象联翩。

文章图片19

似与不似之间,似是而非之间主要是给人以充分的想象,想象没有极限,空间极大。

或许这就是苏州园林之方寸之间有乾坤的道理。

文章图片20

五峰仙馆庭院中的厅山

似与不似之间还表现在假山之上,明知是假山,偏要当作真。

更何况在石上寻找形似之物,如十二生肖、鹰狗等。最意味深长的是清代刘恕刘蓉峰,把采集各具神态的的十二块太湖峰石命名,还请王学浩画其肖像,请潘奕隽为每块湖石题诗。

文章图片21

弄得如今人只能寻觅对照,虽说有照片有文章,说是找到了,但依然有人不依不饶,说是并不正确。大批游客也并不领情,说是不像。

文章图片22

毛发毕现的猕猴?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

像与不像之间,是与不是之间,古人与今人的审美真是大不相同!人的感觉千差万别,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看来是不现实的。

当年园主人也只是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而已。

文章图片23

我们中国人看西方的现代派美术,有所谓印象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派、等等,我在苏州博物馆现代展馆中十年看过的不少的现代派美术作品,没有听到过有人说都看得懂。

文章图片24

但依然被博物馆方面当作品牌在展示,大有叫花子吃死蟹——只只好的感觉。

明明看不懂,无法理解,但还是嘴硬,大叫好好好!

好在什么地方?

能看懂什么?

无人能说清。

文章图片25

我们与古人在园林审美中是否也有一定的距离呢?

看不懂的有多少呢?

园林的风景在哪里呢?

很多人也是不太懂。

景在似与不似之间。

艺术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

文章图片26

景随人心,白云苍狗,须臾变化。

文章图片27

苏州园林就是如此,随人心动而动。

不是幡动是风在动,不是风动是人心在动。

文章图片28

站在高处你可以看到池塘倒影天象、假山峰峦起伏、古建筑勾心斗角,层层树木花草迎风摇曳。

文章图片29

缘溪行

每到春天,百花齐放,夏天荷花田田、紫薇亭亭,秋天这里色彩鲜艳、冬天一片雪白萧杀。

感情伤怀,还是春风得意,你自有心情支派。

文章图片30

花街铺底——犹如水中荷花

境由心生,苏州园林就是如此,在似是而非的象征性的、盈缩天地方寸之间的、千变万化如万花筒的、饱含历史文化内涵的。

这或许就是苏州园林,让人陶醉让人着谜!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苏州 · 木 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