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手800多例顽固皮炎患者,总结出来的治法,1个多月,就这么给好

 朱永林548cr9af 2022-03-31
经手800多例顽固皮炎患者,总结出来的治法,1个多月,就这么给好了!

我刚接触中医,踏入医学院校的时候,踌躇满志,下定了决心,要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良医。

远的如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近的如胡希恕胡老,李可李老,倪海厦倪师,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形象都是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但是,行医多年后我却发现,真的应了那句话:“读书三年谓天下无病不医,临床三年谓天下无病可医。” 临床时间越长发现困扰自己的问题就越多,疑惑也就越多。

就拿这皮肤病来说,在我前20年的职业生涯中,对于皮肤病还真是比较棘手的,往往患者的救治也差几分火候。

后来,不断研究,跟老师学习多年,到处参加学习,沉浸了20多年,经手了800多位病例后,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建数。

之前,接诊了一个患有10年神经性皮炎的患者,这十年来这个中西合并治疗,看来不少医生,吃了不少药,但都没有组阻止她病情的发展。

就诊时,我见患者面部,四肢,腰背部多处皮损,局部皮肤粗糙肥厚,瘙痒严重,皮肤可见到抓痕,有干燥鳞屑因长期反复发作不能缓解,面部皮肤有严重的色素沉着。

同时,患者还有失眠多梦,耳鸣,大便干的症状。刻诊,见其舌淡红,中部淡黄苔腻,舌面花剥,脉弦细滑略数。

四诊合参后拟方:

防风,浮萍,秦艽,苍术,黄柏,生地黄,玄参,赤芍,白芍,连翘,白鲜皮,地肤子,皂角刺,当归,丹参,苦参,大黄炭,郁李仁。

为什么要这样开方呢?

我们从患者的苔脉和表现来看,苔黄腻,这是湿热之邪无疑,湿邪在表,导致患者皮肤瘙痒,湿热久之化燥,于是舌苔花剥,皮肤干燥。

湿邪从哪来呢?

一是舌苔较腻;二是从我多年临床经验来判断,皮肤疥癣之类,多有风湿。

燥邪从哪来?

一是舌苔有剥脱;二是皮肤干燥有鳞屑。湿是邪气;燥是阴虚血亏,是正气不足;二者可以同时存在。

所以辨证为湿热化燥,外感风邪。治以滋阴养血,散风利湿。本病属于顽癣,因此在用药治疗上,我特别加强了滋阴养血之力,同时,加强止痒效力。

方中防风、浮萍、秦艽散风祛湿;苍术、黄柏清热燥湿;加苦参,主要是大大加强清热燥湿之力度;

当归、白芍、生地黄、玄参、丹参,这些用来滋阴养血润燥;连翘清热利湿;白鲜皮、地肤子祛皮肤风湿而止痒;皂角刺、赤芍、丹参清热活血;

最后,还要顾及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用大黄炭活血通便,李仁润肠通便,二药配伍方中,有利于皮肤病的缓解。

方子用了两周后,患者复诊瘙痒已大有减轻,皮损减去许多,只是还有忧郁,耳鸣,大便稀,舌边尖红,前部少苔,脉像同之前一样。但是患者却开始懈怠了,看来这位先生也是没有办法了,我这病,我心里有数,治不了。

临床上,我见过患者不配合,患者想放弃的,但我还是激励他们,同时也是激励我自己,相信中医有办法。

于是,我安慰患者:这才哪到哪,我有的是信心,你可以不要掉链子啊,放心吧,用不了多久,你的病就好喽。

这次,我将原方去掉郁李仁,加磁石,夏枯草,再用两周。三诊时,病情基本稳定,其余无不适,舌质淡红那,舌苔黄腻程度减半,脉弦细。

为了巩固治疗,后期继续用药16剂,巩固疗效,自此患者再无任何不适。

我对治疗的800余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统计:服药50剂以下治愈的为大多数,占60%左右;服药70剂左右治愈的是少数。总之,医患双方对本病都应该有一个足够的认识,要有一个必胜的信念。

以上仅仅是我的管窥,也可能是偏见,不一定正确,但是作为我的经验,偏见也好,正见也好,我愿意把它介绍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