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尽家财捐了“半个故宫”的张伯驹,到底给国家捐了哪些书画?

 荣纳堂 2022-04-01

他,魄力过人,不惜一掷千金,历尽千辛万苦搜罗古代文物精品,只因“黄金易得,国宝无二”;他,品德高尚、坚持本心,为保护中华藏品宁可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他,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将毕生收藏心血都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虽然故宫不是他的家,但是他的东西都在故宫里。他的气节与风骨,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文家,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收藏家,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文化奇人。

2018年4月,故宫在他诞辰120周年时,特意举办了一场“予所收蓄,永存吾土纪念展”,展中展示了他倾家荡产、以生命护卫的古代名家书画,这个以私为公,捐献国宝的人就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

▲张伯驹年轻时的照片

张伯驹出身官宦家庭,是袁世凯的表侄,父亲张镇芳是清末进士,历任湖南提法使、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可以说他是标准的富二代。

其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享有“神童”之誉。虽出身显赫、家缠万贯,却并没有染上恶习。好友形容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穿得西装革履,而且饮食非常随便。他丝毫不讲派头,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车轮而且能转就行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长年一袭长衫的他,婉若翩翩公子,儒雅清秀的气质,令众多姑娘暗许芳心。

也许按照常规的人生轨迹,长得帅又有才的张伯驹本该继承家业,光宗耀祖,但他却生性高洁,一不认官,二不认钱,因无法忍受官场的贪污腐败,便弃官而去,专心研究诗词、书画、戏曲。

面对他的行为,母亲表示随其心愿,不做强迫,但父亲却怕其玩物丧志,于是安排他到“中国四大银行”之一的盐业银行去上班,正是这段经历,开启了张伯驹的收藏爱好,也练就了他的火眼金睛。用他女儿的原话就是:“父亲一辈子没有打(走)眼的时候。”

那么张伯驹为什么在银行就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这其中又有什么因素呢?

原来,是因为盐业银行“官商合营”的强大背景,当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宫内大量的文玩字画都流入民间,很多都被抵押在库房,这无疑给了张伯驹天大的机会去把玩观赏。

“收藏”这个爱好几乎没有任何逻辑可言,而关于文物的真伪,高明的收藏家往往根据自己的直觉去判断。正是由于欣赏了大量的奇珍异宝,使张伯驹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便能仅凭直觉判断,拥有了高超的鉴别能力。

1927年,30岁的张伯驹相中了一件康熙御笔的书法《丛碧山房》,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付了1000块大洋将这件作品收入囊中,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他收藏生涯。

“予生逢离乱,恨少读书,三十以后嗜书画成癖,见名迹巨制虽节用举债犹事收蓄,人或有訾笑焉,不悔。”这是张伯驹在《丛碧书画录序》的自述。是的,书画总是有一种无形的魅力,让人痴迷其中,不可自拔。

正所谓才子爱佳人,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在张伯驹37岁那年遇到了一生的挚爱潘素

“亭亭然玉立在一瓶寒梅旁边,长长的黑旗袍和长长的耳坠子衬出温柔的民国风韵,流苏帐暖,春光宛转,几乎听得到她细声说着带点吴音的北京话。”董桥曾在《永远的潘慧素》中形容潘素。

“潘步掌中轻,十里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这是张伯驹在第一眼看到潘素时,为其写的词作,短短的24个字,令张伯驹的才情尽显,也让潘素对其动了心。因当时的潘素身处风尘,让这对才子佳人备受折磨,在经过层层困难,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那年他37岁,她20岁,她成为了他的妻。其实当时张伯驹已有三房妻妾,秉承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他陆续遣散了她们。而潘素也不负所望,尽心的辅佐张伯驹,即使后来倾家荡产,变卖房产以及金银首饰,乃至是后来无处可住,靠卖字画来养活一家人,她都没有半句怨言,她绝对称得上是一位贤内助,张伯驹捐献的书画,有一半的功劳都来自于潘素的果敢。

收集书画的道路上注定是坎坷的,为了这些文物,张伯驹殚精竭虑,不惜变卖家中私产,由吃喝不愁的公子哥,愣生生变为生活拮据,靠人朋友接济的儒士,甚至遭受长达八个月的绑架,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动过一分一毫变卖字画的心思。

那么今天就随书画君一起就来看看他捐献的这些无价之宝吧!





晋-陆机-《平复帖》

《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收藏界尊为 “中华第一帖”,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1938年,溥儒母亲去世,急需用钱办理丧事,张伯驹以4万银元的价格购得《平复帖》。在那个500银元就能购得北京最贵的一座洋楼的年代,4万银元可谓是天价,即使如此张伯驹也没有放弃,成为了《平复帖》的最后一任主人。

得到《平复帖》以后,他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即使被绑架有性命之忧,他也丝毫没有妥协。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张伯驹曾携带妻儿,将《平复帖》在内的重要字画缝入衣被之中逃到未被日军占领的西安,如此《平复帖》才免遭被抢。





唐代杜牧唯一存世墨迹《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卷是唐代诗人杜牧唯一传世的墨迹,由宋徽宗赵佶题名,见于《宣和书谱》卷九,并钤有宋徽宗诸玺印,保存着当时内府装潢式样。后曾递藏于宋代贾似道、明代项元汴、张孝思、清代梁清标等人,乾隆年间入藏内府。

该卷曾被清逊帝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后为张伯驹重金购回

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此杜牧所书《张好好诗》卷捐赠政府,珍贵文物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唐代李白唯一存世墨迹《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

《上阳台帖》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后民国时被张伯驹购得。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将《上阳台帖》赠给毛主席。1958年,毛主席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所以这件《上阳台帖》被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隋朝展子虔唯一存世的画作《游春图》

此画是画家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存世最古老的画卷。画上树木成林,桃花点缀枝头,山青水秀,景色优美,三五行人游春赏花;远处烟云飘渺中,似在仙境。

为抢购《游春图》,免受流失国外,张伯驹夫妇卖掉了在今天市值几亿的弓弦胡同占地十五亩的四合院,这是张伯驹最喜欢的一座宅院。





南宋杨婕妤《百花图》

《百花图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女性画家南宋杨婕妤的作品,现为吉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它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张伯驹先生捐赠给吉林省博物馆。

张伯驹曾经这样表述:“我终生以书画为伴,到了晚年,身边就只有这么一件珍品,每天看看它,精神也会好些。”

但这样一件被他视为精神慰藉的作品,最后也捐了出去。





北宋黄庭坚《诸上座帖卷》

此帖为黄庭坚晚年之作,书法兼备二体,相互映衬,尤为罕见,是一件十分宝贵的佳作。

其初藏南宋宋高宗内府,后归贾似道,明代递藏于李应祯、华夏、周亮工,清初藏孙承泽砚山斋,后归王鸿绪,乾隆时收入内府,至清末流出宫外,为张伯驹先生所购,而后捐献给国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赵佶《雪江归棹图卷》

这是一幅描绘冬日雪景的山水画。画面起首远山平缓,进入中段以后,山势渐渐高耸,转而趋于平缓,整幅画面富有高低错落的节奏感,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坐于舟船中,沿江眺望窗外时时变换的景色,充分展示了长卷绘画的特点和魅力。

全卷用笔细劲,笔法流畅,意境肃穆凝重,代表了宋徽宗时期画院的艺术水平。





元代钱选《山居图卷》

跋“山居惟爱静,日午掩柴门。寡合人多忌,无求道自尊。鷃鹏俱有志,兰艾不同根。安得蒙庄叟,相逢与细论。吴兴钱选舜举画并题。”

钱选以自己的隐居生活为题材创作此图。细劲柔韧的笔致勾勒出山石林木的轮廓,施青绿重彩,并以金粉点缀,画面绚丽清雅,富装饰意味,是钱选继承唐宋“金碧山水”画法并用以体现文人意兴的代表作。

卷首有南阳滕用亨篆书山居二字。卷后隔水有明人俞贞木、刘敏、周傅、傅伯生、徐范、陈弓、兰亭后人、会稽山人、止安生、朱新等二十五人题记,不录。





明朝唐伯虎《王蜀宫妓图》

《王蜀宫妓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

1956年,张伯驹和夫人潘素无偿捐献国家,该画后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北宋范仲淹唯一传世墨迹《道服赞》

《道服赞》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于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所作的纸本手卷楷书书法作品,为范仲淹传世唯一的墨迹,极为珍贵。

此赞曾经宋范氏义庄,清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张伯驹以110两黄金,从北京琉璃厂古玩商蕲伯生手中购得此赞。

1956年,张伯驹将它无偿捐给了国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蔡襄《行书自书诗卷》

张伯驹的一生散尽家财收集了100多幅文物字画,如果说开始只是一种兴趣爱好,那么后来便是为了大义。正如同他自己所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张伯驹保护下来的顶级书画,随便留下一幅就够他的子孙后代几辈子吃喝不愁,可是最后,他连他最喜欢的一幅《百花图》都捐献出去了。他捐出去的国宝,前前后后多达118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国的文物瑰宝得以保存,都归功于张伯驹,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张伯驹已然等同于“国宝”。

可惜就是这样一个高风亮节的人,仍然逃脱不了病痛的折磨。在其84岁高龄之际,由于突发严重的感冒入院,医院当时安排了一个8人间的病房,因为病房嘈杂不利于休息,也害怕病情交叉感染,他的家人就向医院调换单人病房,但北大医院却以“级别不够”回绝。无奈之下,家人便安排换一家医院,只是手续还没有办下来,张伯驹便离世了。

其实张伯驹的后半生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比如文革时候的批斗,将他赶到不足十平米的小屋,没收所有财产,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安然自若。

有人认为,张伯驹的离世是中国的损失,因为不论中国文学如何发展,都不会再有张伯驹了!你怎么看呢?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