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心比心,权宜应变!

 为什么73 2022-04-01
中道管理学社 曾仕强 2022-04-01 17:00

中国式管理企业服务中心

用中国式管理帮助企业固本培元

人的习惯不同、身体结构不同,但是人心是相通的,叫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心隔肚皮,只是外表不一样,里面那一颗心所想的大致上都非常接近。

所以我们才会讲,你少听他的话,多看他的心思。你跟一个人在一起,你问他要喝什么吗?他嘴巴一定讲随便,所以问了等于白问,听了还没有信息。

当你问对方要喝什么,对方告诉你随便的时候,你赶快看他心里怎么想,他心里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他从来不讲,但你要会听。

一个中国人嘴巴讲随便,这句话不要听,赶快看他的心里头转什么,他会告诉你:你这里有什么好的东西赶快给我拿出来,不能太随便,那就对了。

然后他尊重你,你自己衡量,这种人我给他什么比较合适,我就拿出来了,也是不一样的了。哪里说永远给人家最好的,最好的是有限的。

小客户来你会叫他坐一会儿,我正在忙,偏偏就是这个时候大客户进来了你怎么办?你敢和大客户讲你也坐一会儿我去忙,他就翻脸就走了。

小客户是没有办法只好等你,大客户我等你才怪了,你忙你忙你的我先走了,你还要追出去的,我都不相信什么人是平等的。

所以小客户进来你说你请坐,我忙会儿马上就来,他只好坐了。这个时候大客户进来就把所有都放下,跑过去服侍他,他就当小客户面问你,你忙不忙?你说不忙,一点事都没有。那小客户不气死了?中国人的标准就是气死活该,谁叫你不争气,一辈子搞小客户,如果你变大客户我照样的对你好。

所以伦理是一个有大有小的社会,是一种社会的驱动力。中国人为什么那么争气,就是因为我们有一股伦理的驱动力,这也是很多人一辈子看不懂的,总认为中国人势利眼,其实这跟势利眼没有关系。

做一个中国人千万千万记住,我们最需要的是三个字,叫做应变力,现在年轻人永远不喜欢动脑筋,所以应变力很差。

什么叫做将心比心?就是你要跳出你自己,站在他的立场融入他,你来了解他,而不是完全用你的角度去了解他。我讲的再深刻一点,你不是他,你永远不会了解他。

你看鱼在水中游,到底乐不乐谁也不知道,你说鱼很乐,鱼就在那而叫苦连天,我不游就要沉下去了,你还乐?你来试试看,游半个小时很乐,我游了一天了哪里还乐?你不是鱼,你就不知道鱼乐不乐,你不是主管,你就不知道主管是什么样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