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不下去的《北京法源寺》

 你好122 2022-04-01

很早就听闻这本书的大名,一则寺庙本身有名气,最早由唐太宗李世民敕建,一则作者有名气,大名鼎鼎的台湾省作家李敖。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难得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读书,《北京法源寺》列入读书名单。排在日本作家高野和明的《消失的十三级台阶》之后,风格完全不同的两本书,就是怕产生阅读思疲劳。

一路读下来,还是有比较的,风格不同,可以比文笔,可以比见识,还是颇有感触的。

这本书名不副实。先说语言风格,草率粗糙,几近文理不通的地步。放到语文教师手里,就是一个典型的错题本,重复拉杂,语序错乱,比比皆是。这可能跟作者惯于写批评时政的快文有关,但这种语言风格用在小说创作上,显得非常突兀。就想,以把握热点,写快文出名的李敖,语言应该是流畅的,怎么读起来那么黏涩,毫无快感可言呢?

行文结构用力失调,语言疏密度比例失当,叙述重点全凭对历史的熟识度和自己的兴趣所致。

康有为在忠悯寺与和尚的对话,写得颇有耐心,掰开了,揉碎了,不厌其烦。但对康有为进京上书的心理、背景和西太后的掌权上位以及光绪帝的相关叙述又太过简略。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这种写法显得避重就轻,很不可取。大概是杜撰的地方可以发挥,历史掌故不容虚构。作者的手脚束缚太多,顾忌太多,自然写得放不开,读得不舒服。

写历史小说,最佩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徐敬业,一部《金瓯缺》写得荡气回肠,在那个年代能写得那么好,真的不容易。

近来的马伯庸也很不错,作品大开大合,以历史事实为起点,再回到历史的原点上,这个弧度尤其的美。虽然个别作品有高潮难起的不举之症,显得不够尽兴,但对历史知识的掌控还是可敬佩的。

回到《北京法源寺》的题材选取上来。小说不是不容许作者虚构,而是可以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尽情发挥,但作者也就是摘取了历史书的部分内容,全凭记忆,疙疙瘩瘩地讲,搞得上气不接下气,读着很难受。

别人评书,好话说了一箩筐,我却埋怨加批评,显得自己格局太小,水平很高,其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