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阳痿(九)

 mxb08 2022-04-02

五、肖俊逸治疗阳痿案

导读:尽管阳痿多责之于阳虚火衰,但常常是久病阳损及阴,致阴阳两虚。治疗不能偏执于温补,而当注意双补阴阳

案体:陈某,男,31岁,1981年元月10日初诊。患者您阳痿已3年余,遍尝参茸等温补之药无效。诊查其形瘦体弱面色苍黄,头晕素甚,常不能起床,肢体清冷,虽迭服参茸亦不得温暖,食欲尚可,口干不欲饮,大便2日一行、舌质谈红,苔薄白,脉弦细数。此乃阳损及阴,阴阳两虚,不宜温爆太过,当平补阴阳,滋阴助阳,补血生精。

处方:北沙参12g,天冬15g,生地20g,熟地24g,何首乌20g,枸杞子12g,补骨脂12g,菟丝子15g,覆盆子15g,淫羊藿15g,肉苁蓉12g。初服药10剂,疗效不显,然辨证已确,当守方缓图若急切峻补,难期速效,嘱其照方再服药1个月。2月23日二诊,患者喜形于色,谓服上方药40剂,阴茎坚壮,有胜于初,头亦不昏,通体温暖,食欲显增。令其再服药10剂,以资巩固。1982年元月,患者偕同母亲到余舍面谢,告之去年12月有一男孩,合家欢喜。

[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评析:阳痿证,多责之于阳虚火衰,动辄喜用温补。肖氏经40余年阅历,体会到治此不能偏执温补,宜双补阴阳。张景岳曾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本病平补、双补阴阳而效者,尤重从阴中求阳,乃景岳之理也。

六、闫云科治疗阳痿案

导读:阳痿并非都是由命门火衰引起的,湿热蕴结下焦所致者在临床中也时常可以见到,此类患者当以清热利湿为治法。

案体:张某,男,26岁。患者平素体健身强,药不沾唇。忽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已两月余。某医让服三肾丸药1个月,药未毕,痿软反益甚。询知身重嗜睡,头闷耳鸣,阴囊潮湿多汗,小便黄赤,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滑略数。脉症合参,绝非肾阳虚衰之痿,何况正于青春年少,气血方刚之时弦脉应肝,滑为湿盛,数为火旺,身重尿黄、阴囊多汗皆为湿热下注之象。盖素喜肥甘,以酒为浆,久而久之,湿热蕴结下注肝肾,下焦失于宣泄,伤筋而痿也。故叶天士谓:“更有湿热为患者,宗筋必弛而不坚举”。此证投以温补,无异于抱薪救火,助纣为虐。治宜清热利湿,通水道以解困之宗筋。
处方:知母10g,黄柏10g,龙胆草10g,茯苓15g,泽泻10g薏苡仁 30g,车前子30g,柴胡10g。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戒除饮酒,少食肥甘,节晚餐。连服5剂,诸症减轻,续服12 剂,复可昂首扬眉矣。

[闫云科。临证实验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评析:本例患者平素体健身强,又喜肥甘,以酒为浆,久而久之,湿热蕴结,下注肝肾,下焦失于宣泄,伤筋而痿,此证投以温补,无异于抱薪救火,助纣为虐,故服三肾丸药1个月,药未毕,痿软反益甚。后根据其病机给予清热利湿之剂,通水道以解困之宗筋,药证相符,故而疗效较好。阳痿一证病机较为复杂,历代医家因受张景岳“凡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之影响,治疗上多使用温补肾阳一法,开口即鹿茸、海马之属,直至今日补肾壮阳以治阳痿之广告仍接连不断,足见其影响之深。辨证论治是中医之特色和优势,有是证用是药,治疗阳痿也是如此,临证应切记。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版权原作者联系我们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