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0年,粟裕要解放台湾时提出“三大困难”,如今我们都解决了吗

 炫叶楓雪 2022-04-02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这同时也预示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虽然此时国内已经基本完成统一,但始终有一个地方,一直牵动着毛主席的心,那就是台湾到底如何解放,目前是否是解放台湾的最好时机。

此时,虽然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到尾声,全国解放的形式也一片大好,一切都仅仅是时间问题。但是解放台湾好像并不是那么的简单,尤其是在蒋介石退守台湾前,就保留了大量的部队和实力,这极大增加了我军解放台湾的难度。

即使是我军战神粟裕,面对解放台湾问题也是非常的头痛,并且还提出了“三个困难”认为只要我军能突破这三个困难,解放台湾才能事半功倍。那么台湾为何如此难以突破,粟裕又到底是提出了三个困难呢?

台湾海峡,难以逾越

宝岛台湾与大陆之间横跨一道台湾海峡,可以说这道海峡就是台湾的天堑,让我军当时十分难以跨越。要知道,当年我军是几乎没有海军实力的,即使到解放战争末期,我军也仅仅只是接手了几艘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军舰。

可以说船只问题是严重不足的。当然,也许许多人说渡江战役也是用民用船只横跨长江,最终完成了渡江战役。然而事实上,我军渡江战役时期,国内是有群众基础的,无论是船只还是渡江装备,我们都可以周边取材,另外,江岸防线中还有我军早已秘密联络好的起义人员,所以,渡江战役虽然十分凶险,但是打起来也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

然而横跨台湾海峡似乎就并非如此容易了。在没有强大海军的基础上,我军渡海作战风险极大,并且台湾方面由于被日本殖民依旧,我军群众基础浅薄,很难在当地得到物资补充,一旦轻易发动进攻,后果不堪设想。

金门战役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我军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贸然进行渡海作战,导致了金门战役的惨败。可以说,当时我军猜想第一批登陆作战部队上岸后,后续部队可以有序进行登录

而实际上,大量的船只一旦靠岸,甚至有些连岸边都没靠到就被海风吹走,能靠岸的船只大多也都扎入泥潭之中被迫放弃。最终,后续部队根本没有充足的船只进行登陆作战,已经放到对岸的部队几乎是孤军的状态。

金门战役仅仅3昼夜,就牺牲了9000多名战士,只有极少数战士死里逃生。可以说金门战役是惨痛的教训,但同时也让粟裕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解决不掉以下三个困难,台湾很难解放。

三个困难,需要攻破

粟裕到底提出了三个困难呢?第一个就是海陆空三军必须紧密配合缺一不可。这个意思相对于今日还是非常好理解的,但是对于当时的国内环境来说,就显得难以让人理解,毕竟我国依靠轻步兵打了许多胜仗,几乎没有空军和海军的配合。

然而在粟裕的设想中,海陆空三军是抢占台湾的必要因素,拥有强大的海军后,我军才能保证在渡海作战中拥有足够的掩护。

而空军则可以向台湾后方投掷大量空降兵,以便与我军穿插至国民党部队的后方,成为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而陆军则作为主要登陆力量,在部队运送至海岸附近后,迅速推进登陆任务,最终完成台湾省的解放。

虽然设想是十分美好的,但是问题还是有很多的。首先,我国当时并没有强大的海军,虽然海军司令肖劲光为我国购买了许多海军装备,但是依旧需要让士兵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很好的驾驭海军舰艇。

空军方面,我国更是白手起家,先不说飞机的问题,仅仅是空降兵,我国当时几乎所有的士兵都不懂这到底是什么兵种。

即使是在部队中挑选优质的尖子进行训练,空降训练也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而在这时间当中,我军就只能耐心进行等待。

除了海空部队建设外,我们的第二个困难点,我军的渡海装备太少。金门战役的惨痛教训告诉了我军一个什么道理,那就是渡海装备一旦出现困难,那么送上去的部队是否就预示着成为了一只被抛弃的孤军?

要知道,台湾还有国民党近14万人的部队驻守,如果按照这样的道理来说,我军一次性想要吃掉国民党的海岸防守部队,至少要投入50万的部队进行两栖登陆作战,那么我们需要多少船只呢?

按照50万人的部队来计算,我军至少要携带13.54吨的物资,如此多的物资和人数,我军至少需要600艘左右千吨级别船只才能送过去。如果这样来计算,我军第一批登陆作战部队为6万人,那么第一批登陆艇就需要2000多艘。

而我国当时的船只才有多少,渡江战役的船只,我军都是拼凑出来的,更别说渡海战役的船只要从哪里拼凑出来。如果没有充足的船只,即使第一批6万人的登陆作战部队成功送到对岸,那么他们就要面临高于自身2-3倍的敌人,同时物资后勤无法保障的困境。

所以,如果无法凑出登陆物资,那么不如晚一些进行登陆作战。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就能发展自身的海空军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渡海作战当中占先机。

当然,除了物资装备以及部队建设外,国际环境这一困难点我们也不得不设想。首先我们要考虑到,为什么在国内解放趋势如此明朗的前提下,蒋介石依旧选择了退守台湾。无非只有一点,在未来合适的时机中,蒋介石配合美国部队完成对大陆反攻。

事实上,蒋介石的想法也并非是不对的,虽然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待中国内战的态度依旧处于中立情况。但是,中美之间的阵营问题始终存在着矛盾,我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的资本主义阵营始终是对立的角度。

并且在1950年时,我国与美国之间在朝鲜战争中爆发矛盾。而美国得知中国参战后,很快就对台湾派遣第七舰队入驻台湾海峡。其实这个行动已经十分明显,对于蒋介石来说,如果此时的中国进攻台湾海峡,这势必会让他为反击大陆寻得良机。

而我们此时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解放台湾时机。美国在参与到朝鲜战争后,我国在朝鲜、台湾问题上必须要二选其一。如果台湾、朝鲜都被美国所占领,那么未来美国想要夹击中国就成为了非常简单的事情。

而之所以选择帮助朝鲜,其实还是与我国当时的部队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多为轻步兵为主,陆战强悍,但是其他部队建设非常的凄惨,那么朝鲜作为多山地地形的环境,非常适合我军作战。

既然在1949年-1950年时期我国未能收复台湾,而此时的国际大环境已经不允许中国在短时间内收复台湾,那么帮助朝鲜是我国最好的选择。以上三个困难,是我国在1949年面临台湾问题最大的三个障碍,而现在,我们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三个障碍呢?

三军齐备,蓄势待发

从目前我国的整体实力来说,粟裕将军当年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已然不能成为我军收复台湾的最大障碍。从三军的角度来看,我军在2016年2月,对战区划分更加精细化,三军配合更加紧密,我国现代化部队建设也在逐步进行完善

此时海陆空三军之间的配合是最为紧密的,也就是说一旦要发起收复台湾的战役,南部军区军事主官即可调动海陆空三军进行两栖登陆作战,再也不需要越级指挥,大大增加了部队之间的紧密配合,战术也更加多元化。

另外,海军建设方面我们也不需要过多担心,先不说陆军工兵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架起海上浮桥,就单单说中国近年来的海军建设,我军已然有两艘航母,登陆舰等一系列作战船只均足够支撑我军进行两栖登陆作战。

国际环境上,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矛盾虽然依旧存在,但是美国实际上并非想与我国发生矛盾。随着目前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多的经济合作与中国息息相关,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美国也无法轻易的动手。

而反观克里米亚事件,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地区甚至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由此可见,如果我国坚定收复立场,收复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而我国更希望不发生任何战火就能收复台湾,这样对于两岸人民来说才是最好的福音。

结语

如果说以前我们未能收复台湾是因为科技力量的不足。然而从现在来看,中国早已摆脱积弱的形象,一旦两岸发生摩擦,中国势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收复台湾。我坚信,收复台湾并非只是梦想,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让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