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的乐治思想,有助于维持家庭的和谐和有效治理国家

 炫叶楓雪 2022-04-02

乐不仅作用于人心,而且对于家庭的和谐以及国家的治理,更是有着极大的功用。儒家的乐治思想试图通过乐以治心,到乐以治家,再到乐以治国这种层层推进的关系,来达到化成天下的最终理想。

儒家一直推崇修身齐家的思想,乐不仅可以修身亦可以做到齐家,乐对一个家庭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和谐的家庭,要求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妻贤夫义,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孝字。《乐记》中也十分强调孝,除了提到名堂中祭祀先祖是为了让民众明白孝道之外,更提到了在大学中款待三老、五更。

三老、五更是古代天子为赡养老人而专设的席位,三老五更都是年老者中的致仕,天子就像赡养父兄一样养之,以此来彰显孝悌之意,天子以身作则,亲自为老人露出臂膀来宰割牲口,向老人馈送酱、举爵献酒,这些都是为了使诸侯明白孝悌的道理。

儒家的乐也体现了家庭教育中亲亲尊尊的道理,对于家庭秩序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天地万物都是有秩序的,人也必须遵循这种秩序,万物的生长、男女的结合、父子君臣的等级、上下礼仪的制度,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乐记》中记载:先王制乐就是本于人的性情,考察音律的度数,合于阴阳五常,设立学堂而教授乐,使得民众能够在乐中明白亲属贵贱、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道理。儒家的乐有着使人明白伦理道德的功用,因而会促进家庭的和美相亲。

乐除了能够陶冶人的性情,使得家庭和睦亲善之外,因其与政治的相通性,更被古代的帝王运用于国家的治理之中。治世的音乐多安乐平和,乱世的音乐则怨恨愤怒,而亡国的音乐则显得悲哀忧思。乐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治乱,考察一个社会的音乐,便可以知道政治的得失与风俗的盛衰。

儒家认为察乐而知政,通过观察乐便可知君主之德:舞蹈队列的长短表征着君主德性的好坏,政治是否清明。勤于治民的君主,乐隆重而舞行长;怠于治民的君主,则乐衰微而舞行短。因而,天子可以通过乐来判断诸侯国君的德行的好坏,诸侯国的政治是否清明,乐有着表征政治的作用。

乐表征政治的功能还表现在乐符之中。上古的五音宫、商、角、徵、羽是君、臣、民、事、物相对的,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政治事务,五音是否调和,象征着君、臣、民、事、物是否和谐。

但是,如果只从五音去判断国家的政治这也是不全面的,需要与当时的社会状态结合来看。乐不仅具有表征政治的功用,同时也能使民众明白君臣纲纪,使得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够能够各安其位。

正如这五音,君在国家中的主导地位,就像是乐符中的宫统领整部音乐一样,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五音不可乱否则乐不成,君、臣、民、事、物五者也不可以乱,要各司其职,如此则能国家安宁。儒家的雅乐使得君臣和敬、万民亲附。

乐也有着移风易俗的社会功用,正如《孝经·广要道》中所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们的先王在远古就意识到了乐的教化作用,并且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设立专门的乐官去施行乐教,使人心向善,改变社会的风俗习气。乐是生于人心的,因而可以深入的感化人,影响民众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而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

儒家的乐治思想对于个人、家庭以及国家的治理都有着很大的功用。从个人来说,乐有着宣导人情的功用,乐不仅使得人积聚于内心的情感得以外泄,同时也引导着人的情绪,这对于人的自我调节有着很好的作用。

儒家的乐治思想,除了强调乐对人情感的作用之外,更强调乐修养身心的功用,儒家认为乐是君子成人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儒家提倡以德音教人,推崇古乐反对新乐,认为统治者不应该沉溺于淫乐,应该做好表率作用,听雅乐、正纲纪。

从家庭来说,儒家的乐治思想体现了孝的传统美德,通过乐来使得家人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妻子贤良的道理,进而使得长幼有序、家庭和睦。

从国家的治理来说,天子除了可以通过乐,来观察诸侯国国君的德行以及政治是否清明之外,更可以将乐,运用到社会的治理当中乐调和着政治,使人民具有良好的德行,教化民心进而移风易俗,最终使得国家安定祥和。儒家的乐治思想正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观念,既达到了人自身内心的和顺,也达到了国家的有序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