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思想融汇宗教、人文、法律、风俗于一体,发明了自己的天命观

 炫叶楓雪 2022-04-02

司马迁曾对自己发愤著史的初衷,有过这样的总结,那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宏愿,对今天的史学研究者来说,依旧是一种理想和激励。其实不仅仅是社会,就是思想发展的进程本身,有变的成分,也有不变的成分。尤其是儒家经典承载的传统价值观念,两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主流。

那么我们就会去思考,这些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价值观念,究竟因为什么原因而顽强地存在?我们认为,这不仅是因为儒家思想,及其价值观念本身具有积极意义,更在于它在某个点上,契合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精神需求。这个点,就是中国社会的宗族血缘属性。

我们知道,宗族血缘社会的基本格局,成型于西周时期。西周宗法解体后,宗族血缘社会并没有消亡,而是在中国社会顽强的存在了数千年。中华传统价值观以其为载体,极大地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并时刻体现出积极的时代意义。

正因为此,现代中国民众的道德观念与传统的道德观念,也是血脉相通的。今天,我们探讨传统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并希望重新树立其重要地位,也必须认真思考当下中国社会形态的特殊性:传统价值观,只有和现实中国社会,尤其是基层家庭社会做好合理对接,才能与积淀深厚的乡土情怀产生共鸣,才能找到其真正的生存土壤,焕发新的活力。

事实恰恰是,基于血缘的亲缘关系,至今仍旧在中国社会普遍地存在,甚至对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有深刻的影响。晚清之后,近代以来的文化发展主轴,是文明的日益多元化,而不是传统文化的脉络被斩断之后,再没有什么文化力量来引导这个社会发展,或者是西方文明引导这个社会发展。

因此,晚清以来,传播到我们国家的西方文明,其各种表现形式和它的价值观念,可能或已经在我们中华民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能视若不见;此时退出政治意识形态视野的传统文化,是不是依旧在发挥着作用,也不能置若罔闻,这是一个必须在文明多元化视角下去思考的问题。

晚晴以至民国,科举制度被废除,传统文化在政治领域退出选人用人的评判机制;其后书院改新式学堂,传统文化退出国民教育体系,代之以传承至今的西方科学,当然也包括西方人文理念。

退出国家用人评判机制,退出国民教育体系,是不是意味着传统文化不再发挥作用了呢?费孝通先生有一本小书,叫《乡土中国》,这是他通过亲身调查,对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的生存状态所作的、较为精准的理论性研究。

以传统文化为主的社会支配体系,正是在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的发展中形成的,直到今天,依旧在影响着我们。注意到了这一点,实际上就是注意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它是不以政治力量的消长而消长的,它比任何政权的生命力都坚韧,都长久。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这一点,是今天重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念普及的巨大优势,而我们很多时候恰恰忽略了这个优势。

另外,我们必须清楚,依托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这个命题,是在一个文化已经多元,而且这种多元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提出的。即使是再优秀的传统文化,即使是集萃了中华文明精髓的儒家五经,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格局中,也仅仅是一元。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讲儒学复兴,讲传统文化复兴,实际上是一厢情愿地忽视了这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但是,也有一个情况需要明白,那就是这种多元化,不是各种文明元素势均力敌的多元化,而是有强有弱的多元化。

有些具有长久生命力,可以从星星之火,发展到具有很大的社会引导力量,有些可能会很辉煌,但只是昙花一现。而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五经,就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多元文化中的这一元,只是,它在这个文化蛋糕中所占的分量和重量,还不是那么重要而已。

所以,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各种文明力量实际上是在互相竞争的,传统文化、儒家经典要想,在这场长期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大,简单来讲,就是它经过了数千年的历练,经过了数千年的披沙拣金的过程之后,被检验是最符合中国社会主要族群的文化心理需求的。

更形象的讲就是,可能有人吃面包能吃饱,有人吃牛排能吃饱,有人吃生鱼片能吃饱,但这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永远只能是调剂。因为吃来吃去,你会发现,还是馒头和米饭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这就是我们在求新、求奇、求洋的文化氛围中,必须重视的本土资源,以及这种本土资源和我们民族生活需求的充分对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