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轴草:别名:白花苜蓿、三消草、螃蟹花、金花草、菽草翘摇。 【化学成分】叶含异槲皮苷、亚麻子苷、百脉根苷。全草含有黄酮、异黄酮、香豆雌酚、生育酚、前花翠素、皂苷、染料木素、缩合鞣质、中性脂类等成分。其中乙醇提取物中含有胡萝卜苷、大豆皂醇 B、大豆皂苷 I、赤豆皂苷 V 和尿苷六种化合物。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苯酚类、萘类、烷烃类及其衍生物和酮类,微量的酯类、烯烃类等化合物,主要有 1-辛烯-3-醇、双环戊二烯、正十五烷、苯乙烯、正十六烷、β-紫罗兰酮等。 (1) 癫痫: 三消草 30 𝐠,水煎服。并用 15 𝐠 捣绒包患者额上,使患者清醒。《贵州民间药》。 (2) 痔疮出血: 三消草 30 𝐠,酒、水各半煎服。《贵州民间药》。 ![]() ![]() ![]() ![]() ![]()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三消草 三消草 :异名:螃蟹花、金花草、菽草翘摇、白三叶、兰翅摇。又名:白花苜蓿。 【基原】为豆科车轴草属植物白车轴草的全草。 【原植物】二白车轴草 Trifolium repens L.。 多年生草本,高 15~20 cm。茎匍匐,蔓生,无毛,随地生根。三出复叶;具长柄达 10 cm;小叶 3,叶片倒卵形至倒心形,长 1~2 cm,宽 1~1.5 cm;先端圆或凹陷,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细齿,上面无毛,背面微有毛,托叶椭圆形,抱茎。花序头状,总花梗长;萼筒状,萼齿三角形,短于萼筒,被微毛,边缘膜质;花冠白色或淡红色,旗瓣椭圆形,具短爪,先端圆,翼瓣明显短于旗瓣,龙骨瓣稍长,子房线形,花柱长而弯。荚果线形,包于 膜质的萼内。种子 3~4 颗,细小,黄褐色。花、果期 5~10 月。 多栽培。分布于华北、东北及江苏、贵州、云南。 【性状】全草皱缩卷曲。茎圆柱形,多扭曲,表面有细皱纹,节上有膜质托叶鞘。三出复叶,叶柄长达 10 cm;托叶椭圆形,抱茎。小叶 3,多卷折或脱落,倒卵形或倒心形,边缘具细齿,近无柄。花序头状,类白色,有总花梗。气微,味淡。 【成分】全草含多种三萜皂苷:车轴草皂苷 I、Ⅱ、Ⅲ、IV、V 的甲酯,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大豆皂醇 B 甲酯,大豆皂苷 I、Ⅱ 的甲酯,赤豆皂苷 Ⅱ 甲酯等。 全草、根、种子含黄酮:刺芒柄花素7-(C″2-对羟基苯甲酰)-O-β-D-葡萄糖苷,杨梅树皮素、槲皮素和山柰酚的 3-O-β-D-吡喃半乳糖苷以及其衍生物,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还含酚苷:顺式和反式对香豆酸 4-O-β-D-吡喃葡萄糖苷,氰-β-苷。 叶:含胡萝卜素,亚麻苦苷,氰苷,甘油酸。 种子:含黄酮:7,4′-二羟基黄酮,4′-羟基-7-甲氧基黄酮,3,5-去羟异鼠李素。此外,还含2,3-二羟基-2,4-环戊二烯-1-酮,2R,3R-丁二醇,3-羟基-2-甲基-4-吡喃酮,半乳糖甘露聚糖。 【药性】《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微甜。 外用:捣敷。 【选方】 1. 治癫病: 三消草 30𝐠,水煎服。并用 15 𝐠 捣绒包患者额上,使患者清醒。《贵州民间药物》。 2. 治痔疮出血: 三消草 30 𝐠,酒、水各半煎服。《贵州民间药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