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称为天府之国的由来(2022年4月2日摘录)

 老成都印象 2022-04-02

四川为什么被称为“天府之国”,这个称谓从何时开始,又因何得名。今天如果说起“天府之国”,人们都知道指的是四川成都平原。那么四川为什么会被称为“天府之国”呢,这个称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因为谁而得名的,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天府之国”的由来

四川一词最早来源于北宋时期,北宋真宗把川陕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四条路,合称“川陕四路”,到南宋时又总称“四川路”,四川一词开始作为行政区划的代称使用。元朝时,设立的四川行省,此后四川省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下来。四川一带在先秦时期都是独立于中原文化圈之外的,从商朝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称“蜀国”,最高统治者称“蜀王”。古代的蜀地是一个中原人不愿意去的蛮荒之地,这里山高林密到处都是毒草毒虫之类危险的动植物,如果是中原人来这个地方,那一般都是犯了重罪被流放到这里的。由于一直独立于中原文化圈,所以古代的蜀地一直被看作是没有教化的化外之地。到战国末期,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所处的关中地区,最早也是独立于中原文化圈的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吞并了蜀国,蜀国从此成了秦国的一个郡,秦国把蜀郡作为重要基地,准备彻底治理蜀地的水患秦昭王时期,秦国派出精通水利的李冰到蜀郡任郡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到蜀郡后,开始实地考察岷江沿岸的水和地势情况,最后制定了治理岷江水患的方案。李冰在蜀郡任郡守27年,在任职期间他一手设计并主持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建成之后,彻底解决了岷江的水患,成都平原很少有水灾或旱灾,农田得到灌溉,成都平原成为富庶的产粮基地。

西汉建立之初,张良在劝刘邦定都关中时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候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此所谓金城千里.天 府之国也 ,这是“天府之国”最早的出处,一开始指的是关中平原。后来随着成都平原越来越富庶,到唐朝时李白写了一首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这首诗把秦国和蜀地做了一个比较,认为关中平原比不上成都平原,从此成都平原就取代关中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专有美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