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可爱的动物》里面除了说到很多可爱的动物外,也讲到了几种丑恶的家伙,比如锤头鹳,野狼狗,说到这两种动物时,讲解员还类推出了一个极有意思的规律——凡是那些靠捡别人吃剩的食物的,或是靠吃腐肉聊以度日的动物都是极丑陋,极凶恶的。 西门庆的正夫人月娘早就看透了这一层,说那些人中哪有一个将来能靠得上的,多是图着丈夫的财势罢了,西门庆听了就很生气,跟夫人争了一番,夫人情知拗不过他,最后也就由他去。 揩油的人为什么有市场?后来我略微想通了一点,财富多的人往往安全感不够,他们需要时时往外撒点什么,以获心理平衡,而恰恰他丢的这些东西,真的有人愿意捡,捡的人有两类:一类人是他们从不相信自己未来会比现在这些有财势的人有作为,常在大树下,这类人习惯了把自己当作一颗小草来定位,他们心里暗想着独自去乱折腾还不如站对队,跟对人,在大树下乘凉来得实在;另外还有一类,这类人被社会打磨得太过,他们的生命锐气早已消耗殆尽,他们很懒散,很颓唐,他们也很愿意靠捡这些富人丢的残食敷衍一生。富人丢的这点东西对富人来说如九牛一毛,可在这两类爱揩油的人眼里,那简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来得轻松,又吃得爽口,有何理由不捡呢? 靠揩油为生的人丑陋,凶恶,也是真的。《水浒传》中那些英雄眼里,最恨的就是那一群在官场上帮闲,到处揩油的角色,那群人整天不做事,就只靠在达官显贵面前搬弄是非,投机取巧,嫉贤妒能,残害忠良为生,也难怪他们的下场都惨得很。 锤头鹳,野狼狗等动物一旦没有捡到别的动物吃剩的残食时,转而就把目光盯在了其他极弱小的动物,或是那些刚出生不久的动物幼雏身上,猎食起来甚是不讲原则。揩油的人,没有油可揩的时候,往往也是这样,欺负更弱的人就成了他们发泄他们身上那份懒狠戾气最佳的选择,而且实行起来简直惨绝人寰,这就是社会上那些欺凌老弱病残,甚至是连智障人员都不放过的黑暗现象所产生的根本原因。揩油的人之狠,狠过强盗,强盗有的还有底线,比如只抢不义之财,而揩油的人,几乎是墙头草,或是浮萍,没有任何行为准则可言。 物质的贫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格上的贫。孔子说,追求富贵并没有错,但如果是通过那种不正当的方式得来的富贵,他看都不会看一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就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所在。 揩油的人,是没有什么人格可言的,烟火生活中,他们揩别人的油,占点小便宜得意忘形;夫妻生活中,他们揩对方的油,总想着对方能为自己多做点什么,争吵不断;教育时,他们自己没了独立人格,不能自强不息,不能厚德立身,于是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培养下一代身上,好为将来能揩一把下一代人身上的油做足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