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千年以后

 读原著 2022-04-02

     近现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论中西,其实是一种很狭窄的意识形态教育,它只会让学生变得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人类历史上但凡是称得上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艺术家的,无不都是超越了国家,民族,地理这些概念的,他们多是站在人类,人性的角度去看一切,满怀浩然澄然,万物同根之心。

    《礼记大学》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终极也不是停在家国的层次上,而是“天下”。道家就更不必说了,他从一开始即是超越了名相等概念的。

    且看国这个字,从囗(表人口或疆界),从或(或字又从口从戈,一以戈,一为守,戈守之,有墙围之,私有的东西愈多,保护的手段愈坚),总之,国就是指为了保护一股人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而圈起来的地方。很显然可以看出来,有国的地方必有争斗,必不安宁。过分强调爱国跟着必然也就多尚武,尚武的后果是什么?战国,秦始皇,就是最好的镜子。即使是英明如汉武帝,他如果不是在晚年及时对他曾经的穷兵黩武政策进行深入自省,那大汉王朝恐怕早就被他中途断送。

   以前不懂事时,看到大阅兵,以及那种尚武的电视节目,还有各种政治,军事新闻,总觉得热血沸腾,到后来对万千现象稍稍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后,我就觉得这些东西并不怎么高明,甚至是很低级。靠拼蛮力,强权,尔虞我诈从来就不能获得别人真正的尊重,何况当今早已不是一个靠战争就能解决问题的时代,越往后,武力,战争这种东西在解决纠纷时的选项会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趋近于无,深的不说,最浅白的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早已承受不住破坏力愈来愈大的核武器了。

   学生,假如从小受这种不良的耀武扬威的熏陶,或是长期处在那种狭隘的爱国主义教育下,他的思想和人格是有问题的。更宏大的格局,更高远的志量,更慈悲的胸怀,更深广的同情,绝对不是从浅薄的爱国煽动中能修来的。

    很多时候,说一个人爱国并不是说他怎样拥护这个国家的政府,而是说他爱这个国家的人民,爱这个国家的文化。国换了统治阶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中那种优良文化的消亡。当年对于王国维的投湖,学术界有殉清、被逼等各种说法,唯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力排众议,直指核心:“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王国维钟情的是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孔子所好的是传承优秀中华文明,老子爱的是开辟新的中华文明,复原我们文明的精髓,诸子百家也都是走在弘扬和更新优秀文化的这条道上,他们的眼光从来就没有低到过会拘泥在一国一王的兴衰与更迭层面。

 
  人类的长远的未来必定是无政府,是大同,是去掉一切分别后的大圆融。千万年后,当人类再回首曾经这段“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的迷茫岁月,必定大笑之,不大笑,则不足以说明他得了大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