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的六一活动筹备宣传会上,男孩除了主动递交上一个独唱曲目外,还收到了一个《东郭先生和狼》剧组的“狼角色”演出邀请,他欣然应允,只是想挑战一下自己未曾尝试的东西。 到排练的时候,导演说狼只需要做个样子蹲着往前跳跳就是了,他不同意,说要么不演,演就要演得逼真一些,演狼的时候即前两手撑在地上,后面双脚立起,中间身子悬空,学着狼的样子一步一步错落着往前走,同学们看了都笑,导演见他自己都不怕丑,也就由着他。 后来,这个节目成了六一特等奖节目,大家印象最深的不是聪明的东郭先生,反而是那个配角的狼。自身的独唱也才得了个一等奖,这个经历让他成长了很多,他第一次明白:配角做得好,同样能光芒万丈,甚至盖过主角,生命的亮度不在于它呈现的时长,而在于它呈现时所具备的精诚度。 只是到中学后,男孩又习惯了做主角,学习上的独领风骚让他几近得意忘形,他再也不愿意去做配角。 ...... 多少年后,阅尽诸多不如人意的红玫瑰后,他才蓦然想起中学时代那些默默守在自己身旁的白月光,她们善良温婉,朴素宁静,只可惜当初自己没有做配角的心境去倾听她们,以至于一再错过,留下不少遗憾。 过去了的终究是过去了,好在男孩后来的心境能做到主配角随时随地自由切换。如履薄冰,自求多福。不断完善,升华自身后,尽管澄明自性的时机来得晚了些,但一切该来的,终究还是顺其自然的都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