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品背后是人心,好的如是,坏的亦如是

 读原著 2022-04-02
  昨晚诗词课上讲“半夜鲤鱼来上滩”时,顺便给孩子看了一小段五十年代的水墨动画片《小鲤鱼跳龙门》,孩子们那无比专注的神情让我第一时间即回到了我的小时候。当然,也不是所有动画片都能让人这么专注的,我跟他们那样大时已有不少水货动画片充斥在屏幕上了,只有像《西游记》,《哪吒闹海》,《葫芦娃》这些一流作品才能让人目不转睛,现在的孩子们可看的就更多了,但像昨天晚上那种立马能栓住他们心的还是很少的。

  这个《小鲤鱼跳龙门》我找素材的时候只是简单看了下,到真正在投影仪上放出来时,我似乎也是第一次认真的看。这个动画片一开始就能让人心情澎湃,首先摄我心魄的是那个里面的人物配音,那声音真正称得上是“精气神”十足,我似乎都能透过那声音触碰到其配音者背后那一颗纯粹的心。那是一个人人精诚于自己的创作,满怀艺术理想,安心做自己的事,不为利来,也不为利往的年代,中国很多经典的动画片都出自那一段时间,如《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

  可惜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来临,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从“向艺术看齐”到“向钱看”,这就直接意味着经典的一去不复返。

  曾深受中国动画片影响的日本日本著名动画制作人高畑勋2014年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谈到了有关中国动画的问题:“宫崎骏对中国的失望无以复加。我在这一点上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很尊敬的,没想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高层却只关心这个。一旦计件付酬,就再也拍不出中国学派的影片了。计件付酬不鼓励创新——不断投入新的短片很费钱,而系列片只要搞好开头的部分,角色和背景定下来以后就不会花太多功夫。之前中国同行那种每一部短片都尝试新手段的创作方式,在日本就是完全行不通的。我必须要提醒他们,中国有懂行的人。但是中国一下迎来了现代化,现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都已经没有原来的风格了吧。太让人失望了。我太失望了。”

  曾经中国人在动画领域是日本人的师傅,而如今呢?不说孩子们,看看成人们看的动画片来源,就知道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可怜之处境了。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华夏这片热土上逐渐又出现了少数愿意醒着,永葆纯真理想和匠人精神的新青年,他们才是中国的光,尽管微弱,但我深信,只要存在着,星星之火,总有燎燃的那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