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读原著 2022-04-02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公孙丑说:“伯夷和伊尹怎么样?”
  孟子说:“行事之道不同。若非符合自己心意的君主,就不在这样的君主之下做事,如果得到百姓的方式不按正道,身为百姓就不愿意被支使;天下太平安定就入朝做官,天下混乱就全身而退,这是伯夷的行事之道。

   在不合我心意的君主之下做事有何不可?君主不用正道得到庶民,我作为庶民有何不可?天下太平稳定也可以入朝做官,天下混乱也可以入朝做官,这是伊尹的行事之道。 
 可以从政就从政,可以停止就停止;可以长久就长久,可以短暂就短暂,这是孔子的行事之道。伯夷、伊尹、孔子,都是往古的圣人,我未能做到像他们那样,就从我所希望的来说,我愿意学习孔子。”
   公孙丑说:“伯夷、伊尹、孔子,真的就是这样可以并列的吗?”
   孟子说:“不能这么说。自从有人有国家以来,没有可以与孔子相比拟的。”(选自《孟子》)
    孔子行的正是中庸之道。

   《中庸》中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本质上即是至诚之妙用,是修身达到一定境界后,时时自然地都能循行常理常道,凡事都能“毋固,毋意,毋必,毋我”,恒率性依天道而行。这个表面上看好像很容易,但非终身致良知而达精熟者均不能达。

  《中庸》中说,“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行“中庸之道”的人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和光同尘,光而不耀,善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只是源于他们一生力行修身为本,惟精惟一,允厥执中 ,以得至诚之妙用的缘故。

   孟子说:“孔子离开鲁国时,说道:'我慢慢地走吧,这是离开父母之邦的态度。’离开齐国时,将淘好了的米捞起来,行色匆忙地就走,这是离开别的国家时的态度。”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