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丹片/胶囊:临床路径、指南、专家共识汇总

 昵称33470547 2022-04-02

01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点此阅读原文

02

《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防治专家共识》

点此阅读原文

03

《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临床路径丛书》

点此阅读原文

04

《中西医结合Ⅰ期心脏康复共识》

点此阅读原文

05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心血管疾病分册》

点此阅读原文

06

《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点此阅读原文

07

《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点此阅读原文

08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消化疾病分册》

点此阅读原文

0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路径》

点此阅读原文

10

《血脂异常中医诊疗标准(初稿)》

点此阅读原文

一、《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表现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医药在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动脉硬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1

病证结合诊断

2

病证结合治疗

2.5 专方专药

2.5.5 中成药治疗

2.5.5.9 荷丹片 功效:化痰降浊,活血化瘀。适用证型:高脂血症属痰浊挟瘀证候。改善指标:TC、TG、LDL-C、HDL-C、FBG、2hPBG、HbA1c。用法用量:口服,2 片/次,3次/d。饭前服用。8 周为 1 疗程,或遵医嘱。证据等级:2B级,强推荐。

图片

二、《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防治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病理基础。目前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男性多于女性,在中国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 。

1

AS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及西医诊断

3

AS 的治疗

3.1 西医药物治疗

3.2 不同主要部位的 AS 的诊疗

3.3 中医辨证论治

3.3.2 AS 中成药治疗 

治疗 AS 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中成药较多,其治疗法则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化痰调脂、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等为主。本共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参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进行推荐。

【药物名称】荷丹片。

【适用病证】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绞痛痰浊夹瘀证。

【用法及用量】每次2片,每日3次。

【功效】化痰降浊,活血化瘀。

图片

三、《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临床路径丛书》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图片

第九章

中医药物治疗

(一)冠心病

2.慢性缓解期多根据患者病情的辨证分型选择中成药制剂:对心血瘀阻者,可使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或口服心可舒片、丹参类药物、地奥心血康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对气虚血瘀者,可选用麝香保心丸、心可舒片、芪参益气滴丸、精制冠心片以益气通脉,活血止痛;对寒凝心脉者可选用麝香保心丸等温通心阳、散寒止痛;对瘀浊互结者可选用丹蒌片化浊活血,宽胸通阳;合并心悸者可选用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益气养阴,复脉定悸;血脂调节障碍者可选用荷丹胶囊、血脂康胶囊调节血脂代谢。但中药与西药之间可能存在定的交互作用,期待进一步的临床实践以获得更为广泛的研究证据。

第十一章

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九、冠心病中西医联合用药及注意事项

(一)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某些中药所含成分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单味中药: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療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中成药:口服制剂有丹参类药物、心可舒片、荷丹胶囊血府逐瘀口服液、银杏叶片、活血通脉片等。

(三)高血脂治疗 

现代药理学发现某些中药饮片也具有降脂作用,常用药物:山楂、荷叶、蒲黄、泽泻、决明子、首乌、柴胡等。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不断进展,降脂中成药也不断出现,临床常用降脂中成药,包括:荷丹胶囊、心可舒片、血脂康胶囊、脂必泰胶囊、脂可清胶囊、降脂平口服液、大黄醇时片等。

图片

四、《中西医结合Ⅰ期心脏康复共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西医结合Ⅰ期心脏康复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

3

Ⅰ期心脏康复在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建议

3.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Ⅰ期心脏康复

3.1.2术后病房心脏康复

3.1.2.3术后药物管理

3.1.2.3.4中医药

急性发作期:中成药如苏和香丸、速效救心丸、宽胸气雾剂等皆可在心痛发作时含服、喷雾或吞服,但不宜过用久服。

慢性缓解期:多根据患者病情的辨证分型选择中成药制剂:对心血瘀阻者,可使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或口服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心可舒片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对气虚血瘀者,可选用芪参益气滴丸、精制冠心片、圣地红景天以益气通脉、活血止痛;对气滞血瘀、寒凝心脉者可选用麝香保心丸等温通心阳、散寒止痛;对瘀浊互结者可选用丹蒌片化浊活血,宽胸通阳;合并心悸者可选用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益气养阴复脉定悸;血脂调节障碍者可选用荷丹片、血脂康胶囊等调节血脂代谢。但中药与西药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交互应用,期待进一步的临床实践以获得更为广泛的研究证据。

图片

五、《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心血管疾病分册》

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

图片

(4)肝肾阴虚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失眠,目涩,视物模糊,遗精盗汗,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眩晕,耳鸣,五心烦热,低热颧红,胁痛,腰膝酸软,健忘,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益阴。

【推荐中成药】降脂灵颗粒(片)、蒲参胶囊、首乌丸、傅延龄胶囊、荷丹片、丹田降指丸、化浊轻身颗粒、杜仲双降袋泡剂、山菊降压片、心安宁片、心脉通片。

图片

六、《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专业组

中国 MONICA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人群血脂异常成分差异较大,各地区分布不均衡,但差异性在缩小;不同地区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不同,但总体患病率较高;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形成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效防治血脂异常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

2

诊断标准

3

干预、管理和治疗

3.1干预

3.2管理和治疗

3.2.4常用中成药

3.2.4.1荷丹片/胶囊(推荐强度:强;证据级别:中等) 用法:2片/次,3次/d,口服,适用于痰瘀互阻证者。荷丹片/胶囊由荷叶、丹参、山楂、番泻叶、盐补骨脂组成。其功效主治是化痰降浊,活血化瘀;荷叶行气祛湿,配合山楂理气消食,番泻叶润肠通便而化痰降浊,补骨脂温补肝肾,丹参活血化瘀;荷丹片中含荷叶碱、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丹参酮ⅡA、丹参素、番泻苷A、番泻苷B、熊果酸等有效成分,不但能有效改善血脂异常,降低胆固醇、TG和体重,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还具有降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 和白介素6、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其还能通过缓解胰岛素抵抗、调节抗氧化功能等途径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中的脂质蓄积 。

图片

七、《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并且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呈现高发病率、年轻化趋势,其防治引起临床广泛关注。

5

西医治疗

6

中医药治疗

6.1辨证论治

6.2常用中成药

6.2.1口服药

6.2.1.10

荷丹片/胶囊由荷叶、丹参、山楂、番泻叶、补骨脂组成,具有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之功效,能降低血脂水平,抗炎,稳定甚至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适用于痰瘀阻滞证者。

图片

八、《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消化疾病分册》

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

图片

(5)瘀互结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下或见癥积,形体消瘦,面色晦暗,或伴有胃脘痞闷,或吐痰涎,或四肢沉重,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辨证要点】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夜痛甚,面色晦暗。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散结。

【推荐中成药】痰安络化纤丸、血脂康胶囊、荷丹片、壳脂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

图片

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路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图片

血浊病(高脂血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

诊断

二、

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浊内阻证

治法:化痰降浊

推荐方药:二陈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白术、泽泻、丹参、郁金、决明子、山楂等

中成药:荷丹片、脂必泰胶囊、丹篓片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降浊

推荐方药:血府逐汤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売、柴胡、香附、川芎、赤芍、牛膝、丹参、山楂等。

中成药荷丹片、蒲参胶囊、脂必泰胶囊等。

3.肝肾阴虚证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降浊。 

推荐方药:血府逐汤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売、柴胡、香附、川芎、赤芍、牛膝、丹参、山楂等。 

中成药:荷丹片、蒲参胶囊、脂必泰胶囊等。

图片

十、《血脂异常中医诊疗标准(初稿)》

张学智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

血脂异常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出现异常的一种病症。高脂血症是目前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防治血脂异常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中医药适用各种血脂异常患者,通过改善血脂状况而达到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并减少西药副作用。


辨证论治

1.痰浊阻遏证

2. 气滞血瘀证 舌脉:舌尖边有瘀点或瘀斑,脉沉涩。主症:胸胁胀闷,走窜疼痛,心前区刺痛。次症:心烦不安。治疗原则:行气活血。方药:《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药10g,生地10g,牛膝15g,柴胡10g,枳壳10g,郁金10g,桔梗6g。加减:如见心痛者,加丹参30g,延胡索10g;眩晕较甚者,加代赭石30g,旋覆花10g;耳鸣者,加菊花10g,枸杞子10g;瘀血甚者,加水蛭3-5g,桃仁10g,赤芍药10g。

中成药:荷丹片,由荷叶、丹参、山楂、番泻叶、补骨脂(盐炒)组成,化痰降浊、活血化瘀。每次2片,每日3次,饭后服药,疗程8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