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和宝宝说话,会让娃更聪明?父母坚持这3点,比花钱上早教强多了

 闲云野鹤qpab3u 2022-04-03

文/好孕姐

有人说,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是大脑快速发育的关键期。如果父母能抓住这个黄金时间,孩子的智力会得到高度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其实对于类似的说法早已耳熟能详,而且日常养娃的过程中,也会付诸行动。譬如,最为常见的两种方式——买早教机和上早教课。

华盛顿大学的库尔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宝宝同时在8—10个月内上12节课,其中一组宝宝通过音频上课,另一组则是通过看电视机里的视频上课。结果显示这两种单向输入的方式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只有在真人的帮助下,宝宝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

也就是说,平时不管是谁带娃,千万别以为将早教机或者动画片打开,整天让宝宝听歌曲、古诗或者益智故事就行。这种磨耳朵的方式,其实只是给人找了偷懒的借口,宝宝能吸收到的内容是很有限的。

至于上早教课,咱也不能说没效果。但成本高不说,付完钱因为各种原因没上过几次课的大有人在。

所以,不管是几百块钱的早教机,还是成千上万的早教课,其实都比不上”多和宝宝说话“这种最简单却最有用的方式。

换言之,父母想要让宝宝更聪明,最有效的方式其实就是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至于和孩子说什么,怎么说,其实也很简单。父母坚持这3点,宝宝会给你出乎意料的惊喜。

忌讳:用大人的方式地和娃说话,建议:使用嗲嗲的妈妈腔、父母语

有些人会觉得用温柔嗲嗲的话,和孩子说话,尴尬又别扭。殊不知,宝宝最喜欢听到这样的妈妈腔、父母语,而且他们对那些一本正经的大人话也没兴趣。

什么是妈妈腔、父母语?其实就是语调温柔、语速缓慢、节奏清晰、声音夸张且带有嗲嗲的孩子音。

由于这种说话方式,和宝宝大脑的工作方式吻合度较高。所以更能引起宝宝兴奋,吸引他的兴趣,且更利于宝宝轻松接收语言内容,并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如果再带有肢体动作,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讲绘本时,可以模仿开车、刷牙的动作,嘴里也配合地发出声音。

忌讳:只顾着讲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建议:从宝宝的关注点出发

平时妈妈们会给宝宝买各种图书,譬如洞洞书、立体书、寓言故事、启蒙早教卡等,但其实你会发现宝宝只对某几本书感兴趣。

同样的道理,有时候父母给宝宝说话或者讲故事,小家伙不是没反应,就是心不在焉地拿着玩具。这并不是说他专注力不好,而是对你说的话不感兴趣。

父母要用心观察,从宝宝的关注点出发,讲他们更愿意知道的。一般来讲,宝宝的眼睛正在看的,或者正在做的,通常就是他感兴趣的。

而且在和他说话时,最好用手指着图案或者实物。便于孩子将抽象的语言和具体的事物建立联系。下次再见到,他会自动从头脑中调出相关信息。

当然,有些月龄小的宝宝,可能每次你说得热闹,他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你。这种时候,妈妈别气馁,小家伙其实正盯着你得嘴巴看呢。等他稍微大点,就会回应你了。

日常生活就是你和宝宝说话的素材,鼓励宝宝做出回应

看起来和法则二有点冲突,但其实不然。由于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比较熟悉,所以当父母和宝宝说的时候,他其实也是很爱听的。

譬如:穿衣服时可以指着上面的图案,告诉他是什么;洗手时,告诉他要打开水龙头,打打香皂,哗啦啦用水冲干净。

当然,父母也不能一直自己说,一定要鼓励宝宝做出回应。不管小家伙是发出某个词,或者模仿某个动作,都要及时地给予正强化。

最后想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每天都需要听父母说很多话,来认识世界。

而早期语言学习对他们将来的阅读和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放下手机,别吝啬你的语言,当个“话唠”父母,多和宝宝说说话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