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中人物姓名深层含义探究

 猎户ywysh4sdge 2022-04-03

  鲁迅的小说《药》素来以线索显明、主题深刻、切入角度巧妙而引人入胜。鲁迅先生在文中表现出了非常严谨的创作态度,即使是为文中的人物起的名字也都含义丰富、极尽巧思,引人深思。

  一、姓名具有象征性。华老栓与华小栓的名字具有传承性。“栓”字有拴门、闭塞的意思,象征着华家人的愚昧、无知。这种愚昧无知还具有遗传性、传染性。民智如果不开化,那么就会一代代的闭塞、愚昧下去。以华家的成长环境来看,华小栓即使不因痨病而死,也仍然会变得和老栓一样忠厚老实、愚昧无知。华夏民族如果这样传承下去,的确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夏瑜的名字对应的是“秋瑾”,作者是以“秋瑾”为原型来塑造夏瑜的。“瑜”,《山海经》解为“纯净的美玉”、“玉的光彩”,象征了夏瑜这样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坚贞的品格和纯洁的心灵。夏瑜带有一种革命者的天真情怀,虽然能够在面对黑暗势力时坚贞不屈,但也存在着革命斗争经验不足、行为较幼稚等问题,正好对应了“纯净”的意思。华夏两家姓名连在一起,象征着整个中华民族、华夏儿女。华夏两家代表着当时中国民众的普遍面貌,而华家所代表的民众的数量远远大于夏瑜所代表的民众数量。

  二、姓名具有反语性。刽子手康大叔是个暴戾、凶残、粗野的人,他虽然姓“康”,可代表的并不是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灵、健康的思想,反而代表着病态社会的一种毒素、一个毒瘤。他是封建统治势力的走狗、工具;牢头阿义的名字中有个“义”字,可这人贪婪、凶残,毫无情义、正义、公义。让刽子手姓“康”,让牢头叫“阿义”,运用反语,可以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三、姓名具有借代性。小说中很多人物的姓名运用了借代手法。康大叔刚出场时被写成是一个“黑的人”,再出场时作者详写他身穿玄色布衫,敞着怀,胡乱束着玄色的宽腰带,标准的刽子手打扮,带着黑色的死亡气息,暗合了他的刽子手身份和暴戾凶残的性格特点。

  牢头阿义的外号是“红眼睛”,让人想到凶残的野兽,“红眼睛”还可以说明这个人物的贪婪。果然,阿义就连夏瑜这样一个死囚犯的破衣裳都不放过。

  驼背五少爷,从名字上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外貌特征。“五少爷”,说明他可能是个家道败落的纨绔子弟,整日游手好闲。他每日早早的来到茶馆,基本上一坐就是一天,以攀附康大叔、红眼睛阿义这样的人物为荣。他故意用“凑近、低声”等动作表明自已与康大叔的亲密关系,其实在康大叔眼中,恐怕很瞧不起他的,这个人物的可悲可见一斑。

  “花白胡子”这个名字,同样运用了借代手法。胡子已“花白”,表明了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可能在当地的辈分还很高,但他在明显比他小的康大叔的面前低声下气,毕恭毕敬,一副奴才相,一副以能与康大叔攀交情为荣的无耻模样。

  这两人的“驼背”和“花白胡子”也表明在重重黑暗势力的压迫下,他们未老先衰,正在丧失生命活力、精神活力。

  茶客中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听到夏瑜劝牢头造反,就“惊呼”道:“阿呀,那还了得。”年纪轻轻,就满脑子的封建愚忠思想、奴才思想。鲁迅先生向来是很重视青年人的,认为青年人身上带有革命的热情和种子,可是在后来,鲁迅先生自己也说道:“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有些青年会变质。而有些“二十多岁”的人,根本就是封建势力的受害者、被压迫者却不自觉,还拼死维护着封建势力,是纯粹的封建势力的奴才。鲁迅先生把这个茶客写成“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绝对不是漫不经心的闲笔,而是寄托着深刻的痛心之情。

  四、姓名带有地方色彩。夏四奶奶的名称中的“奶奶”二字,是浙江方言中对老年妇女的称呼,又以“行辈”称呼她,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她是个寡妇,含辛茹苦地养大了儿子,当地的人都知道她家的事情,虽然不免为她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的悲苦命运而慨叹,但还是没有人真正同情她、帮助她。

  夏三爷行三,从夏瑜的母亲被称为“夏四奶奶”来看,他是夏瑜的伯父,从“爷”字看,他又可能是个地方乡绅。就是这样的一个道貌岸然的地方乡绅,毫无亲情、毫无人性地出卖了自己的侄子,只为了得到二十五两银子,他还沾沾自喜,为自己“英明睿智”的出卖行为而得意。

  鲁迅先生不愧为一代文学巨匠,《药》中的人物并不多,但每个的名字都起得独具匠心。不但极为俭省地刻画出了人物形象,还能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姓名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小说的主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