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黄山遗址,横亘在人类历史的一个坐标 朱振华 一个秋日的午后,信步北行,就来到人类历史坐标很重要的地方——南阳黄山。 黄山很小,小得甚至在地理坐标上都难以找到的山,一座完全是黄土覆盖的山,东与蜿蜒流淌的白河相依,北与蒲山丰山遥遥相望,西南与“玉山”独山相邻。 黄山很老,孑遗的黄山遗址是黄帝时代一座都城,这里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齐家岭文化、龙山文化的集中区域。 俯身触摸到历史,穿越7000多年历史的彩陶碎片随处可见,大批的制玉工具重见天日,“中华第一铲”横空出世,“以玉为兵”至高无上的权利,新石器时代文明和独山玉文化在这里交汇,更是中国玉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为中国文明灿烂厚重的历史注墨添彩。 这里长眠着黄帝时代聚落的首领,头枕丰山,脚蹬独山,左手持武力象征的弓箭,右手执权力象征的玉钺,足部踏财富象征的猪下颌骨, 可见当时的首领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与独步天下。 设计建造合理的城池,环状水系的护城河,设施完备的美玉作坊,建设精致的住宅,穿越时代的推拉门和烧烤支架,古人的智慧如此令人叹为观止。 黄山遗址,扛着文明的历史坐标大旗,从历史中走来。这里的故事,必将解码中华民族的密钥;这里的发现,必将让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拉开深远地帷幕。 【作者简介】朱振华,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作家副主席,南阳作家群成员,南阳文化学者,河南省范蠡研究院副秘书长,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南阳网特约记者,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朱振华作品展示区,点击以下阅读 朱振华《陌上桃花如画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