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0403教学手记——缺失了生活,也就远离了文学

 晋诺工作室 2022-04-03

苏锡常镇一模考试的小说阅读,无论从选材还是命题,都值得大家研究与学习;从学生做题看,更值得全社会、教育群体,尤其是家长反思。

本试卷选择了岛崎藤村的一篇小说《墙壁》,小说非常简单,写的就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即使是不通文墨的人听他人读一遍,也能品得其中的味道,可是,高三的学生却对此毫无感觉,两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错误严重。为什么呢?

考生有诸多疑问:

1.哥哥、嫂嫂还有阿吉都是什么关系啊。

2.小说里看不出嫂嫂哥哥弟弟对阿吉的态度啊

3.哥哥住公寓,有女仆,还有人送礼品,说明他的经济状况确实不错。

4.弟弟转述嫂嫂的话,不就是告诉一下哥哥的话吗,怎么能说是对嫂嫂的不理解呢。

拥有这种种疑惑的学生不在少数,这说明什么呢?是阅读能力的问题吗?表面上是阅读能力的问题,其实质是我们的学生已经被养成了远离生活的“精致品”。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先来看文本。

对于根本没读懂人物关系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两个缺失。第一,家庭生活状态陌生,没有有兄弟姐妹,不了解多位子女的家庭境况。第二,对小说叙述方式的陌生。这篇小说是以人物表现来内含其身份特征、通过语境的构成来表达人物关系的方式叙事的。这种方式不对人物作身份性介绍,直接让人物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把生活的原貌呈现出来,不加任何交待。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讲,如果还不能从这些叙述中读出人物关系,说明,他对小说叙事极为陌生。

再来看,三个人对阿吉的态度。

文本都有非常清晰的叙说。嫂嫂对阿吉有明确的认识,他是个“很拖累人的病人”,“让我和阿吉住在一块,我死也不干”,这样的话还没表明态度吗?

哥哥对阿吉。“阿吉这家伙真是个使人操心的人啊”,这是厌烦;“唉,话又说回来,第一,他的思想方法就是错误的。既然是个窝囊废,就应该像个窝囊废的样儿,老老实实地听从大家的安排。残废到那样,还动不动要责难别人。”这几句话是在批评阿吉不识时务,不能认清自己的状况,更不应该责难他人;“而我呢,也有我的想法。我在公寓住了十多年,尽管世人认为我是个无所事事的人;但是,我不记得我麻烦过什么人,我从来也没有从哥哥那儿要过一个铜子。尽管这样,我还是帮助了下谷的嫂嫂一家人。总之,我是在尽力而为。”这是在阐释自己在处理兄弟关系上的态度立场,各人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应该麻烦他人。

理解这些话语内涵也应该没有难度。

弟弟对阿吉。

你把阿吉接来照顾,我每个月拿十二圆,这对你来说岂不是更合算吗?”这句话的出发点是从家人关情关系角度出发的,在弟弟的心里,自己一家人照顾,总比外人强;同时,弟弟也并没有让嫂嫂白照顾,每月给十二圆,可以说是情理俱在。“而且一想到世上还有阿吉那样的人,弟弟不由得为自己的奔波忙碌而感到可笑起来。但是,又觉得只要是阿吉活一天,就不能不养活一天。那天,弟弟也因为还有别的事,风尘仆仆地整整跑了一天,好容易凑够了钱,回到家里”,弟弟一边为阿吉奔走操劳,有不堪重负的哀怨,一边又要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这个重任。显然,弟弟把阿吉作为家人,亲情责任为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读出这些内涵,应该也不难。

再来看哥哥是穷困还是富裕呢?

小说里的交待已经非常清楚了:

哥哥已经有些秃头了,弟弟呢,黑发里也早已夹杂着白发了。兄弟两个几年来一直承担着住在下谷的嫂嫂一家人和阿吉这个不幸的弟弟的生活费用。哥哥的秃头和弟弟的花白头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段历史的斑斑痕迹。

哥哥的秃头,直接原因是承担着嫂嫂一家人和阿吉这个弟弟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段历史的斑斑痕迹。为了承担家庭成员的生活费用,他们都在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这里基本表明了哥哥也生活在困窘之中,如果他的生活很富裕,就不必为此“秃头”了。

当弟弟要让哥哥垫付生活费时,“哥哥苦笑了”,在这里,我们人听到“哈哈哈哈”的笑声中的味道,这笑并不是欢快的,而是无奈与苦涩的笑。从这笑声里,我们可以听到哥哥与弟弟一样的艰辛,只是哥哥对供养阿吉的观点与弟弟不同而已。

弟弟转述嫂嫂的话,为什么就能看出弟弟对嫂嫂的不理解呢?

这就是完全是生活常识了,弟弟给嫂嫂商量,让她来照看阿吉,可嫂嫂坚决不同意,无论是从亲情,还是从哥哥与弟弟对嫂嫂一家人的恩情来讲,让嫂嫂来承担一些家庭责任,理所应当,可是被拒绝了。弟弟把这些话向哥哥再复述一遍,明显是表达一下自己的困惑、不平,求得哥哥的支持,不吐不快啊!可是,我们的考生读不懂。

以上所分析的问题,表面上看是阅读问题,实质上就等于看一段生活录相,结果没看懂,因为不理解那里人的为什么这么讲,不理解日常的语言表达,不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人是怎样交流的,不知晓“言来语去”。我们的考生,从一出生到现在将去参加高考,真正接触交往的人可能就是爸妈爷奶公婆。在没有人际交往的人生经历中,听不懂一句很平常的话,更不要说什么弦外之音了。让这群孩子到大观园中做丫鬟恐怕会被凤姐立即撵出门。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段大观园丫鬟的话:

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这段话如果出到试卷里,估计我们的考生会晕倒在考场 

教育,在隔绝生活的密闭空间里运行,致使学生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感受,文学作品恰恰是最真实生活的提炼,失去了真实的生活,也就是失去了文学!当然也就失去了文学阅读能力!

 附:小说阅读试题

墙 壁

岛崎藤村

嫂嫂说起话来,总是罗罗嗦嗦的,在旁边听着的弟弟早就不耐烦了,他用“嗯、嗯”,“然后又怎么样了”之类的话应付着,后来实在应付不下去了。

“那就是说,山胁的意思是不能再照顾阿吉了,是吧?”弟弟打断了嫂嫂的谈话。

“不,倒也不是这个意思呀!”嫂嫂苦笑着说,“山胁也是个赋闲的人,倒也很愿意照顾阿吉。无论怎么说,阿吉终究是个很拖累人的病人呀,物价又一个劲儿地上涨。”嫂嫂想了想接着说:“听说阿吉也有点过分呐!山胁跑来说,以前对付着吸烟丝就行了,最近却提出要吸纸烟,没办法,只好买来给他了,现在是每天吸两盒朝日牌香烟。……”

弟弟急着要结束这场谈话,插话说:“如果有十圆的话,阿吉的生活过得去了吧?”

“问题就在这儿呀!山胁说如果每个月不多给两圆的话,他照顾不了阿吉的生活。”

“嫂嫂,怎么样,”弟弟摸着下巴说,“你把阿吉接来照顾,我每个月拿十二圆,这对你来说岂不是更合算吗?”

嫂嫂消瘦的身体颤栗了一下:“算了吧!让我和阿吉住在一块儿,那我死也不干。”

嫂嫂特地从下谷来的用意,弟弟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好吧,就这么办,请你告诉山胁吧!”弟弟沉吟了一下说,“难为嫂嫂跑了一趟,今天可实在没办法。”

正在这时候,弟弟的妻子进来了。

弟弟对妻子说:“你先拿两圆给嫂嫂,剩下的让阿君来取吧!我出去一趟,你把衣服拿来。”

弟弟开始换衣服。妻子从壁橱的柳条包里拿出几双洗干净的布袜子,看了看,从里边挑出一双好一点的,递给了丈夫。弟弟漫不经心地扯断了连缀的线,硬将皱巴巴的布袜子套到自己的脚上。

“嫂嫂,桦太那边有信吗?”弟弟扣着袜扣问道。

“嗯,前些日子来信了,说工作挺好,——还向大家问好。”

“只要他好好干就行了。”

“是啊,我也这么想呀!”

“还没往家里寄生活费吗?”

“到外边干活,刚刚才一年!”

弟弟戴上夹帽子,离开嫂嫂,随后走出本所的家门。

哥哥住在筑地的公寓里,弟弟来他家的时候,正巧哥哥打完电话回到二楼的自己房间,说要写封信,就伏在桌子上,急急忙忙地挥动着笔杆。然后又把写完的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封上口,在把身子转向弟弟的同时,拍拍手叫人。

“这是封急信,马上给我投送出去。”

哥哥对公寓的女仆吩咐说,然后打量着弟弟。

弟弟说:“今天我来有点事。”

“哦,等等!”哥哥从橱柜里拿出一个新的装着点心的铁盒子说,“别人送的,尝一块。”

哥哥已经有些秃头了,弟弟呢,黑发里也早已夹杂着白发了。兄弟两个几年来一直承担着住在下谷的嫂嫂一家人和阿吉这个不幸的弟弟的生活费用。哥哥的秃头和弟弟的花白头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段历史的斑斑痕迹。

“阿吉那份生活费想请你给垫一下……”弟弟说,“这个月我太拮据了。”

“哎,你也竟至如此?”哥哥苦笑了,“我以为你满应付得了呢,下谷那边的费用我也没给送去。哈哈哈哈哈!都困难到一块儿去啦!”

“还有咧,山胁又要求增加费用了。刚才嫂嫂来说了这个意思,我已经答应了。”

“阿吉这家伙真是个使人操心的人呀!”说着,哥哥捋起袖子,“唉,话又说回来了,第一,他的思想方法就是错误的。既然是个窝囊废,就应该像个窝囊废的样儿,老老实实地听从大家的安排。残废到那样,还动不动要责难别人。”

“刚才我和嫂嫂商量:把阿吉接到她那儿,这样在经济上岂不是对她更合适吗?可是嫂嫂说,算了吧,和阿吉住在一块儿,死也不干。”

“受照顾的人还说这种话!”

“说起来阿吉也真够可怜的了!”弟弟说着,又改变了语气,“我的岳父指责说,我们这样帮助兄弟不对头,哪有借钱帮人的道理。”

“嗯,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哥哥爽快地笑了,“而我呢,也有我的想法。我在公寓住了十多年,尽管世人认为我是个无所事事的人;但是,我不记得我麻烦过什么人,我从来也没有从哥哥那儿要过一个铜子。尽管这样,我还是帮助了下谷的嫂嫂一家人。总之,我是在尽力而为。”

“这种事呀,一个月两个月算不了什么,长年累月,可就有困窘的时候了。”

“可不是嘛,真是困窘极了的时候呀!”

既然哥哥的情况不允许,弟弟站起来,准备再到别处去借钱。

“你看,特意来一趟,实在抱歉。”哥哥说,“喂,等等,我把这些点心分分,带回去给孩子吃吧!”

弟弟把哥哥给的点心放进袖兜,离开了公寓。对着冰冷的墙壁,寂寞地卧着病躯;给吃的就吃,不给吃的就不吃;这就是阿吉的生涯。直到四十岁的今天,阿吉对世事不闻不问,像生活在黑暗墙壁的阴影里的什么似地打发着日子。只要是一想到阿吉,弟弟的眼前必定同时浮现出那堵冰冷的墙壁来。墙壁可以说就是阿吉的一生。而且一想到世上还有阿吉那样的人,弟弟不由得为自己的奔波忙碌而感到可笑起来。但是,又觉得只要是阿吉活一天,就不能不养活一天。那天,弟弟也因为还有别的事,风尘仆仆地整整跑了一天,好容易凑够了钱,回到家里。

第二天,按照约定,嫂嫂的女儿来拿照顾阿吉的生活费。当弟弟从钱包里拿出十圆交给她的时候,却反而觉得受到了阿吉的嘲笑:“虽然兄弟很多,却都不够意思啊!”

1908 年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嫂嫂有意提起阿吉要吸纸烟的细节,是为了让弟弟同意增加阿吉每月的生活费用。

B.哥哥常年住公寓,雇佣女仆,还有人给他送点心,暗示哥哥的经济状况其实很好。

C.弟弟向哥哥转述嫂嫂表示不愿意和阿吉住在一起的话,含有对嫂嫂行为的不理解。

D.兄弟俩谈论阿吉时,弟弟的语气发生变化,显示他在借钱帮助阿吉上的纠结心态。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吸引读者。

B.小说的语言平实、自然,真实地展现了社会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C.哥哥和弟弟承担着嫂嫂、阿吉的生活费用,让小说的氛围在冷暗中也不乏温暖。

D.阿吉虽未出场,但不可或缺,因为小说是围绕解决阿吉的生活费用展开叙述的。

8.小说以“墙壁”为题,请简要分析其寓意。(4 分)

9.小说中嫂嫂、哥哥和弟弟三人对阿吉的态度各有不同,请探究其原因。(6 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