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我的大学第2期】高考状元王德斌:苗寨放牛娃的清华路

 三苗网 2022-04-03

九妹说:

为凝聚苗族青年学子力量,推动民族文化传播,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三苗网特开设“我和我的大学”栏目,邀请国内外各大高校的苗族优秀大学生分享其求学经历,立足青年视角,表达青年观点,展现苗族青年学子风采,传递民族正能量。

今天和我们分享的是来自云南省文山州的苗家优秀学子王德斌2014年文山州理科状元,本硕就读于清华大学

西南边陲的放牛娃逆袭考上清华大学,他有什么学习秘笈?快来听这份学习大礼包!

我的家乡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这是一个边疆地州,与越南接壤。也是一个多民族共生的多彩之州,总人口近六成是少数民族。

|清华学子王德斌

大学以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高中校园所在地—文山县城

那时想去省会昆明都是奢望,因为从我的家乡小县城到昆明,单程需要坐七八小时的大巴车,花费近两百元。

去昆明一趟怎么说也得要花费五六百元,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学生来说,这是难以负担的。

那时觉得外面的世界好遥远,生活的地方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我们像是一群被遗忘的人。

那会也不太知道利用互联网去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对外面的认知大多来源于书本上的描述以及自己的想象。

那时没见过什么世面,不过这倒也不全是坏事。见识少,反倒可以心无旁骛,埋头学习。

心里一直期待高考发挥好一点,到远一点的地方去上大学,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那时,文山的教育相对落后。全州每年两万多近三万的考生,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少数民族考生,能考上清北的更是凤毛麟角。

高考前,我也没敢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坐在清华的校园里学习,当时我爸对我的要求就是考上一本就可以了。

当高考后,班主任打电话告诉我,我是文山州理科总分第一时,我还在山上放牛。

傍晚回家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他的高兴溢于言表,立马跑到隔壁四五公里外的村委会买了两桶烟花回来,还做了顿好吃的,叫了几个亲戚来一起吃饭。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我们家第一次放烟花。

因为超常发挥,我顺利地进入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和大部分同学的大学生活应该也一样,上课、参加活动等等。

虽说不上如何绚烂多彩,但是也丰富充实,值得回忆。

大四的时候跌跌撞撞,最终保上了研,继续在机械系进行研究生学习。

而今,我已经完成了学业。回首自己的学生生涯,我觉得可以总结为四句话。

一、相信自己

小学一年级,我是在隔壁村的一个只开设了一年级的小学校就读的。

当时班上有好几个同学是留级生,一年级留级了两三年,所以老师讲的知识点他们基本都懂。

而那些对于我都是全新的知识,想要跟上确实有些压力。当时就感觉,怎么他们知道得那么多,怎么好像就我一个人听得云里雾里的。

|王德斌大学间参与助学公益

五六年级我到县城小学的寄宿班就读,班级里的同学都是来自各个小学优秀的学生,我仅仅是班级的中游水平。

高中,我在州一中就读,班里都是全州各地的尖子生,一开始我的成绩并不算出众。

从在村里念小学,后来到了县城念初中,再到州府去念高中,最后到了清华。每上一个台阶,都遇见了一群更加优秀的人。

每次我都会去审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相信别人能做好的,我也肯定可以,然后脚踏实地努力地去追赶。

我常常在心里告诫自己,很多事是持久战,只有相信自己、坚持不懈,才能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跳跃,实现赶超。

二、问题不过夜

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像是一个滚雪球,如果任由其发展,只会越滚越大,最终将自己吞噬。

所以,学习每一步都是很重要的,每个阶段也都是相关的。因此,遇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向同学请教解决。

只有解决好每个阶段的问题,弄清楚每部分的内容,才能环环相扣,越来越轻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王德斌大学间参与助学公益

没有人天生喜欢学习,也没有人天生讨厌学习。那些有厌学情绪的同学,大部分都是从小积累到大的。

一开始可能只是听不懂一部分,但是放之任之。后来发现听不懂的越来越多,不会做的题目也越来越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自然挫败感也就越来越强。

不懂的知识点多了,那么每次上课,老师在讲台上讲的话都像是唐僧念经,每一句都会让大家头上的紧箍咒更紧一些,头痛欲裂。这样的课堂,每一分钟都是折磨,自然不可能喜欢学习。

但是反过来,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老师课上讲的知识点你都能听得懂,作业也都会做,那自然成就感就会更强,也就会越来越喜欢学习。慢慢的也就会发现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用处,都有自己的乐趣所在。

|王德斌大学间参与助学公益

有一句话就阐述了各个学科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我们学习的各科知识都有它的作用,每一科都能够让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全面,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有助于我们人格的养成。

三、学会反思总结

我高一上学期一整个学期都在努力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

还清晰的记得,我高一上学期期末竟然有一门考试没有及格,当时深深的刺激了我。

那个寒假,我认真的思考自己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认真的思考我之前小学、初中为什么能够后来居上。

到了高一下学期,我根据反思总结出来的经验,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及时完成作业、不会的问题及时和同学讨论,及时向老师求助,每次考试之后都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告诫自己下次不能再犯,慢慢的情况才有所改善。

|王德斌大学间参与助学公益

我们高中班有一个同学,学习特别认真刻苦。

上课认真做笔记,下课也都在做作业,但是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最终心态崩溃,自暴自弃,高考也没有考好。

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反思总结,他没有去反思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去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这里的经验不仅是成功的经验,还有对失败的反思。

如果按照过去的方法,自己的成绩一直没有提升,那么就应该思考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应该要怎么改变等。

一味的低头努力,却不抬头看看方向正不正确,那么到头来只是在做无用功,只是自己感动自己。

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是对于成绩的提升却于事无补。

四、不做书呆子

在校园内,不能做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还要和身边的同学处好关系,锻炼好身体等等。

还是刚才那个同学,导致他崩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僵。

他一心扑在学习上,不和同学们交往,在寝室他不允许其他同学发出任何声响、不许大家讨论交流影响到他学习等等。

慢慢地,身边的同学都不喜欢他,不和他玩了。

他感觉自己被同学们孤立了,加上虽然努力,但是成绩上不去,他心态慢慢发生了变化,最终崩溃。

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在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下,大家才能保持心情愉悦,才能更加专心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够顶住学习的压力。

高一上学期的冬天,由于湿冷的天气,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感冒了,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另外,上了一下午的课,大家都昏昏沉沉,状态很不好。

班主任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决定将下午第三节课课后至第四节自习课之间的十五分钟作为锻炼时间,强制大家离开教室,到操场去跑步锻炼。

受益于规律的、持久的锻炼,在此之后,我们班同学们的体质得到了很大改善,极少生病,上课的精气神也好了很多,学习也才有了保障。

说实话,我的这些经验都很简单,大多数人肯定也都知道,甚至有的会不屑一顾。

这些办法需要付出长久的努力,不算得是捷径,我想肯定也很少有人能够把这些事做实做细。

但如果坚持去把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好,我相信都会有所收获。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你能考上清华,一定是比其他人聪明吧!”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并没有比大家聪明,甚至我还觉得自己有点笨。

而且,在清华,我也见到过很多身体有残疾、诸多不便,依旧以自身的努力考上清华,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很优异的人。

所以决定你是否能上清华的,可能并不是智力,而是是否具有自强不息的劲儿。

从苗寨到清华的路并不长,只是有太多的岔路口,只要你不迷失在其他道路上的繁花似锦,只要你愿意坚定走在那条荆棘丛生的孤独小路上,总会到的。

九妹有话说

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到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再到振兴乡村的返乡人,苗家学子王德斌的求学故事让我们振奋感动,这一份细心总结的学习秘笈也让人收获满满。

从“我和我的大学”栏目开通以来,九妹收到很多好评和反馈,这些努力追梦的苗家学子给予了我们满满的正能量,也让我们看到更大更广阔的世界和风景。

从苗寨到大学的路有多长?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哪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我们还有很多优秀的苗家学子,青春追梦,不负韶华,九妹在等待着你作为“后浪”的激情奔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