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某长三角城市观察大V提出了一个话题“为什么说沪苏锡一体化比苏锡常一体化更靠谱?”
我们也能看到,沪苏锡一体化的进程和深度确实比苏锡常一体化要快和高,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到,要积极推动上海和近沪区域同城化,具体包括“制定沪苏(州)同城化方案”等等。这意味着“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和“最强地级市”苏州之间的“同城化”,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而今年以来,无锡苏州密集开会联系一体化对接,苏锡双雄轨交对接也提上议程,自2020年以来,苏锡常一体化峰会先后在苏州无锡召开后,本该在常州举办,却无下文,苏锡常一体化的动作在常州现在比较冷清,整体呈现苏锡向东看,一体化东热西冷的局面。
对于苏州而言,沪苏锡一体化比苏锡常一体化更能得到自己的利益,没必要向西促进苏锡常一体化来为无锡做嫁衣,而对于常州来说,苏锡常一体化向东与无锡对接,与自己的整体战略方向和城市利益来说,获益程度其实比想象中的少。
相比苏锡之间的热络,常州虽然冷清,但是常州有自己的中轴战略,同时兼顾上海南京两个都市圈,常州也即将昂首迈入万亿俱乐部,苏锡常一体化,常州还要不要跟进?
苏锡常一体化,常州当然是要跟进的,区域一体化是趋势,但是常州的苏锡常一体化,应该改变思路,这里面存在苏锡常一体化的另一条道路。
苏锡常一体化的常州道路,应该在继续推进长三角中轴战略的基础上,横向以沿江为主,沪宁线为辅,从沿江线走常州的苏锡常一体化道路,常州将获得更多操作空间,避开苏锡主城锋芒,避免常州在一体化道路上被边缘化,我们可以看到,沿江分布了江阴、张家港等头部县级市,经济发达堪比地级市,目前,江阴西部与常州基本无缝融合,两地基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堪称融合典范。
从交通来看,南沿江城际即将通车,常州南部与江阴、张家港的联系将日益密切,将来常州五号线也有延伸至江阴的规划,而在近日,常州高新区的沿江都市快线铁路(常州经江阴至张家港铁路、常州经丹阳至镇江至扬州铁路)规划方案研究采购公示,沿江都市快线铁路未来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常州与江阴、张家港、丹阳的一体化进程,并且与常泰高铁紧密链接,常州将在沿江一体化进程中拥有不可想象的发展空间,而这一体化的棋眼就是建设中的高铁新城,高铁新城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除了交通,常州之前与江阴、张家港,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早先的常澄公交,早在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就提出“联合苏锡常,开发张家港”等,如今,常州要在一体化进程中,走出自己的道路,更要加强与丹阳、江阴、张家港,甚至江北岸城市的合作,比如与丹阳、江阴在民生、产业、历史文化的合作,与张家港的港口合作互动等。
在区域一体化的道路上,常州从不会缺席,也从不会做配角,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以长三角中轴战略为纵向,横向加快融合沿江城市,时势俱在,常州的大格局终将成型,常州终将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