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的语言如能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就可能获得高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水含珠而生色,山蕴玉则生辉。”有文采的作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自然容易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那么,在考场上,考生怎样对文章的语言进行锤炼加工呢?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推敲词语求亮色 作文的语言,通常体现在用词上。词语生动、传神、富有情趣,就能为文章增加不少亮色,尤其是那些用得好的关键词语,更能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辉。因此,考场作文锤炼语言,首先要在词语的选择上下工夫,力求所状之物,绘声绘色;所叙之事,有血有肉;所议之理,精辟透彻。 1.推敲动词。俄国著名文学家阿·托尔斯泰在谈到写作时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的。”巨匠的经验之谈的确是指导我们写作的金玉良言。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动词运用得妙,能增强文章的精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使文章富有文采。这方面,杜甫是一个典范,他的杰作《兵车行》里面有两句诗:“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牵、顿、拦、哭,仅四个字就绘声绘形地勾勒出了一幅撕裂人心的画面,使得前两句“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更加动人心魄。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也是精心锤炼语言的典范,文中写道:“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这段文字中,“嚷”“抢”“扯”“裹”“塞”“抓”“捏”等动词,极其生动地点明了黑的人的粗暴、蛮横、麻木、冷酷、残忍、无情。 2.精心选择色彩词。色彩词能增强语言的意境美、绘画美。如杜甫的两句诗:“两个黄鹂 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十四个字写了两种鸟儿,一种植物,还有一鸣一上两个动作,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笔墨如此经济,文采如此富丽,与精选色彩词是分不开的。 3.精选修饰语。仍然以上文《药》中的那段文字为例。文中,“慌忙”“抖抖”“不敢去接”“踌躇”等修饰语十分传神,华老栓的犹豫不决与恐惧的矛盾心理跃然纸上,由此也证明了“他的东西”的不寻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