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个书生,科考两次都落榜,心灰意冷。妻子看不下去,对他说:“我要是参加,很容易就考上了”。书生笑话她,妻子赌气,女扮男装参加考试,她一举高中,还做了大官。上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书生这下可傻眼了。 这个书生叫王意之,因为家乡遭饥荒,他就与父母一起从顺天来到了西安。王意之长相俊朗,还自诩文采风流。 王意之对科考一直很看重,可他一直都没考上。无奈之下,他只能在私塾教书,父母去世之后,他都还没有成亲。 书生的妻子颜氏,自幼聪慧过人,父亲教她念书,她看一遍就记住了。因为她才貌过人,父亲想要为她挑选一个大官做夫婿,可是到父亲去世都没选到。后来,母亲也去世了,她的亲事还是没着落。 住在隔壁的邻居劝她,没有必要非要管家子弟,找个读书人也未尝不可。颜氏想想也对,于是放低了要求。 邻居家的丈夫同王意之交好,也为他的婚事着急。这下,想到他们二人很是般配,于是就从中为他们撮合。 两人成婚后也和和美美,颜氏为督促丈夫王意之念书,也跟着他一起读书。可是一番辛苦下来,王意之又落榜了。 王意之心情低落,甚至有轻生的念头。颜氏看不下去了,对他说:“科考有什么难的,我若去参加,很容易就能考中。” 王意之笑话她,你以为科考像烧火煮饭一般简单。你不晓得黄柏有多苦,自然想要试一试。不怕其他,就怕你漏出破绽,惹人笑话。 颜氏转身就去换了一套丈夫的衣裳,还真看不出女儿身,一看就是一个美少年。 为了满足颜氏的愿望,他们变卖的家产回到家乡顺天参加考试。 他们来到堂兄家寄居,堂兄不知他们的关系,以为颜氏是王意之的弟弟。 看着他们二人用功读书到深夜,堂兄很看好他们,还为他们雇了一个小厮。 有人想要为他们二人说亲,可是他们都借口“不考上科举,绝不成亲”给婉拒了。 到了科考时间,王意之和颜氏一同参加,王意之照旧落榜,可是颜氏却拿了第一名。去参加顺天府的乡试时,她 来年去参考进士考试,颜氏顺利考上了进士,还做了桐城县令,因为她对当地治理有方,于是就升做御史,后来颜氏托病请求退职,被赐卸任返乡。 回到家中,颜氏才告诉堂嫂,她不是王意之的弟弟,而是他的妻子。她当年为了赌气才女扮男装参加科考,如今是该恢复女儿身了。她给嫂嫂看了她的脚,嫂嫂才相信她说的话。 颜氏一直都没有怀孕,所以她就为丈夫买了一个小妾。 她对丈夫说:“我为官十年,依旧孑然一身;可是你福气多好,马上就有佳人在怀。”王意之笑着说:“那我为夫人找20个美少年,让夫人自行挑选吧”。他们夫妻二人,相互笑着玩闹。 这个故事来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颜氏,主要讲述了颜氏赌气和丈夫一起参加科考,结果丈夫落榜,她一举高中还做了大官的故事。等到颜氏辞官归乡,大家才知道她原来是女儿身的故事。 看到颜氏和王意之,就觉得如果要结婚,真的觉得他们很幸福,有一种天然的默契流露其中。他们不是青梅竹马,可是却是在最合适的年纪遇到了最合适的人。 王意之执着于科考,颜氏从未阻拦,只要他愿意就能让他一直考。看到他失败丧气,她也多多支持鼓励,甚至自愿女扮男装去参考。 妻子颜氏考中科举,做官十多年,丈夫也从未娶小妾,这也是王意之比较好的地方。他陪着妻子,让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官为百姓带来福祉。他没有让妻子怀孕,这就是对妻子最好的照顾。 颜氏和王意之,他们就是相互成全和相互理解。能够遇到这样的爱人,真的是三生有幸。一个人愿意懂你,陪伴你,去完成你想要做的事,这样的感情很难得。 等颜氏辞官回家,他们二人依旧能够有着甜蜜的生活,二人还能开玩笑。这样的生活,过起来也是幸福顺意。 古代人不像现代能够自由恋爱,当时只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能成婚,可是因为二人的家世背景相同,所以他们获得幸福的可能还是蛮大的。不过,最重要的真的去理解自己的另一半,知道对方所需所想,一起去努力,这样才能有一个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