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钦典: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隐姓埋名几十年,活到2007年去世

 ykzdc 2022-04-03

原创2021-07-26 21:06·历史一鉴

地处我国西南部的重庆,1940年9月6日被国民政府定为中华民国的陪都。之后,这里成了国民党的军政重地,直到抗日战争结束,该党派才还都南京。同年,国民党和我党在重庆进行了43天谈判,史称“重庆谈判”。解放战争末期,我党收复了大部分领土。1949年10月11日,国民党再次转移到重庆办公。

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大肆屠杀被关在渣滓洞、白公馆的我党同志和爱国人士,制造了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其中,有一个叫杨钦典的特务,参与杀害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一家,亲手杀害了“小萝卜头”。然而,杨虎城将军的孙子杨瀚在本世纪初找到隐姓埋名几十年的他,祝他活到100岁。面对杀害祖父的凶手,杨瀚为什么能如此大度?杨钦典为什么解放后没有受到惩罚?很多谜团,需要解答。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们一起去了解答案。

杨钦典: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隐姓埋名几十年,活到2007年去世

杨钦典

杨钦典,河南省郾城县人。1918年,他出生在周庄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十分艰难。小时候,他吃了不少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的铁蹄踏上了中华大地,在这块土地上烧杀劫掠,无恶不作。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挽救国家、民族,无数人投身抗日战争,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尽快将侵略者赶出去。

1940年4月,22岁的杨钦典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选择去当兵。这是那个年代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有的人参军是为了保卫祖国人民,有的人则是为了能活下去,因为当兵不仅可以吃上饭,还能拿到军饷,补贴家用。即便战场上很危险,他们为了生存也顾不了那么多。而杨钦典呢,考上了国民党重要将领胡宗南开办的西安军校七分校教导团,学习了一些军事技能。

1942年,杨钦典从军校毕业,被分配到胡宗南部的某骑兵队。由于他在骑兵队表现比较突出,所以被老蒋看中了,成了其警卫团中的一名警卫。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到四川担任交警总队特务队班长。之后,杨钦典当过国民政府政要孔祥熙等人的安全警卫。由此可见,他为国民党服务了好几年。1948年,杨钦典的工作再一次出现调动,被派往歌乐山集中营当白公馆看守班的班长,主要负责看守国民政府所谓的“重要犯人”。

杨钦典: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隐姓埋名几十年,活到2007年去世

歌乐山渣滓洞

众所周知,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特务机关与国民党合办的一所监狱,被用来关押我党的成员以及进步青年、爱国人士。曾与张学良一起发动兵谏,逼老蒋放弃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联合我党进行抗日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以及他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秘书宋琦云一家三口,都被关在这里。

提到杨虎城将军,相信绝大部分人对他都不陌生。这位刀客出身的陕军将领,在24岁那年看着国内军阀混战,写下了著名诗句“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从护国战争开始,他率领自己组建的十七路军参加了很多知名战役,在国军中打出了名气。杨虎城用一刀一枪,拼出了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成了陕西省主席,其势力遍布陕西、甘肃两省大部分地区。

虽然杨虎城将军战功赫赫,硬实力摆在那里,但是国军中还是有很多人瞧不起他。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他不是老蒋的嫡系部队,老蒋也没有特别重用他。国军中内斗非常严重,讲究“嫡庶尊卑”,嫡系部队瞧不上其他部队,不过表面上还是维持着平静。

杨钦典: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隐姓埋名几十年,活到2007年去世

杨虎城

侵略者入侵,老蒋和国民政府不是想办法先赶走敌人,而是忙着内斗,加大力度打压我党。老蒋“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其中包括张学良和杨虎城。他们俩多次电告老蒋,请他暂时放弃对付我党,先对付野心勃勃的日寇,其他的事情等赶走侵略者之后再从长计议。可老蒋不但不听,反而下令让杨虎城率部队继续“围剿”红军。

老蒋执迷不悟,一系列“骚操作”让杨虎城、张学良对该政权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矛盾,杨虎城暗中和我军联系,表达了联手抗日的想法。对于爱国人士,不管他是属于哪个党派的,我党都十分欢迎。经过一系列的准备,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他和张学良找了个借口诱哄老蒋来陕西督战,然后发动震惊中外的兵谏——“西安事变”,扣留了老蒋以及前来西安的“中央”要员。

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的亲日派要求立即出兵攻打张杨二人,救出老蒋,被其他人阻止。杨虎城和张学良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老蒋同意“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出兵抗击日寇。随后,周总理等人赶往西安,商量如何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老蒋迫于无奈,答应与我党联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然他已经答应抗日了,杨虎城、张学良没有再扣留他,后者还亲自护送他和妻子宋美龄回南京。

杨钦典: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隐姓埋名几十年,活到2007年去世

“西安事变”是我国近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志,是从内部战争到抗战的重要转折点,粉碎了日本人以及亲日派的阴谋,为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张学良、杨虎城2位将领,功不可没,成了名垂千史的“民族英雄”。然而,2位英雄之后的处境却令人唏嘘不已。张学良送老蒋夫妇回去的时候,就被软禁起来。自此,他失去了自由,在国民党的监视下生活了几十年,直到老蒋的儿子蒋经国去世后,他才重获自由,活到101岁才去世。

张学良的结局,相较于杨虎城将军的来说是不错的。“西安事变”后,老蒋一直怀恨在心,而他又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不久,杨虎城将军被老蒋剥夺了军权,十七路军被其他派系瓜分,并被派到国外“考察”。说得好听一点儿是去欧洲各国考察,宣传抗日,实际上老蒋是将他赶到了国外,不让他再参与国民政府的相关事宜。对于老蒋的用意,杨虎城心知肚明,多次批评国民政府的做法。

1937年7月,“七七事变”,整个中国陷入危难之中。远在国外的杨虎城将军心急如焚,数次电请老蒋,要求老蒋同意他回国,允许他带兵上战场抗击日寇,但还是被老蒋用各种借口拒绝。眼看一座座城市被日寇占领,他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偷偷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同年12月,他悄悄回国,结果在南昌被老蒋设计逮捕软禁。与他一同被捕的,还有秘书宋琦云夫妇、他妻子和家人。此后,他们多次被带到其他地方软禁。期间,妻子谢葆贞生下了小女儿。1947年,妻子不堪敌人的折磨,不幸病逝。妻子的离开,令他非常伤心。

杨钦典: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隐姓埋名几十年,活到2007年去世

谢葆贞

本来,杨虎城将军有机会活下去的,但很可惜那帮特务最终害死了他。1949年,李宗仁曾下令释放他,可特务们并没有执行,继续关押着杨将军和秘书一家。先前提到过,杨钦典在1948年被调到白公馆看守所,负责看守的“犯人”中,就有杨将军等人。宋琦云知道他的出身后,认为他可能本性不坏,为国民政府做事也是生活所迫。于是,他们决定从杨钦典的心理入手,突破他的防线,感化他,使他弃暗投明。

宋琦云等人开始给杨钦典讲明当下的局势,以及国民政府内部有多腐败等等,劝说他不要再为该政府卖命,不值得。后来,罗广斌等人被关押到白公馆后,也积极策反他,劝他弃暗投明。这个罗广斌,就是写下著名小说《红岩》的那个罗广斌。在众多人的开导、劝说下,杨钦典有些动摇了。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他为罗广斌等人传递消息,延长“犯人们”的放风时间,尽力给予他们方便。十分遗憾的是,杨虎城将军没能等到他弃暗投明的那一天。

1949年6月,南京解放,刘邓大挺进西南地区,直逼重庆。国民党开始疯狂屠杀被关在监狱中的革命人士,还在做困兽之斗,以此报复我党。9月6日,老蒋放弃重庆前夕,突然想起了被关押在白公馆看守所的杨虎城将军和秘书一家。在他看来,只有处死杨将军才能解心头之恨。所以,他命特务头子毛人凤处理掉杨虎城等人。

杨钦典: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隐姓埋名几十年,活到2007年去世

毛人凤

杨钦典等人接到了毛人凤的直接命令,被告知立即杀害杨虎城将军一家、宋琦云一家等人。军统特务杨进兴、林永昌、王少山、熊祥4人,残忍地用匕首捅死了杨虎城将军,他的小儿子和小女儿,宋琦云和妻子徐林侠、儿子“小萝卜头”。杨钦典也参与了这场屠杀,他和另一个特务用双手掐死了年仅8岁的“小萝卜头”。事后,为了抹去犯罪证据,特务们用硝镪水毁灭了尸体。

杀害杨虎城将军等人后,国民政府继续在重庆作恶,屠杀白公馆、渣滓洞中的革命人士,制造了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重庆11·27大屠杀”。11月14日,老蒋和毛人凤乘坐飞机从中国台湾省飞往重庆。紧接着,毛人凤召开会议,命军统特务们执行老蒋的命令——在重庆搞屠杀、破坏、游击、潜伏。特务们接到上级命令后,第二天便开始行动,江竹筠等30位我党同志在歌乐山电台岚垭被杀害。

27日,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国民党溃逃前夕,大规模屠杀了被关押在白公馆等监狱的我党同志。这一场大屠杀中,近200人壮烈牺牲。特务们离开前,还一把火烧了渣滓洞男牢房。“11·27大屠杀”,令全国上下以及国外都十分震惊,无不痛国民政府和特务们太残忍。当时,重庆的几所监狱中关押了400多人,仅有10多人幸免于难。

杨钦典: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隐姓埋名几十年,活到2007年去世

这10多人之所以能活下来,要归功于杨钦典。当“11·27大屠杀”发生时,他似乎突然醒悟了,或许是认清了国民党残暴的真面目,或许是因为良和人性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他偷偷拿起钥匙打开了牢门,使得罗广斌等19人成功逃了出去,没有牺牲在特务们的屠刀下。混乱之中,其他特务没有发现他的行为。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救了19条鲜活的生命,才有了后来的《红岩》小说,狱中党组织充满血和泪的嘱托才得以保存。同时,杨钦典也拯救了自己。

30日,杨钦典和罗广斌来到重庆市公安局,他主动向人民政府交代了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表示自己现在后悔不已。在罗广斌等人的证明下,证实他在关键时刻将功补过,人民政府决定宽大处理他,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安排他在市公安局工作。杨钦典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参与杀害了杨虎城将军等人,愧对祖国和人民。人民政府没有审判他,已经是格外开恩了,自己没有颜面再享受政府的优待。他表示自己离家多年,非常思念家乡,所以婉拒了人民政府的提议,回到了河南老家务农。如果杨钦典没有打开牢门,救出19位革命人士,那么国家和人民肯定不会放过他,他也不会善终。

杨钦典: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隐姓埋名几十年,活到2007年去世

随后,杨钦典拿着政府给的路费,离开了重庆。1968年前后,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他被判刑20年,关押在四川省。等他再回到家里时,妻子早已病逝。此后,他虽然过着隐姓埋名的务农生活,但内心始终充满了内疚和自责,有对杨虎城将军一家的愧疚,也有对家人的歉疚。为了弥补过错,杨钦典从1998年开始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祭拜先烈,宣传爱国教育,尽自己所能为人民和社会做些事情。他颤颤巍巍地蹲在先烈们墓前,一边哭,一边说着“我对不起你们”。

杨瀚是杨虎城将军大儿子杨拯民的第二个儿子,从小就知道了祖父的事迹,对祖父充满了敬仰。长大后,他一直在为祖父正名和祖国统一而四处奔波着,要求台当局正视历史,对杨家和宋家道歉,为祖父和宋琦云一家平反。当杨瀚得知杨钦典还在世后,2006年4月特意找到杨钦典,听他含泪讲述祖父当年的英雄事迹、遇害经过等事情。

杨钦典:参与杀害杨虎城的特务,隐姓埋名几十年,活到2007年去世

面对杀害祖父的凶手,杨瀚没有多大恨,与杨钦典交谈一番后,他握住老人的手,祝福他长命百岁。因为在老人的身上,他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杨钦典年轻时,做了很多错事,是被生活所逼,但这不是犯罪的理由。他能在关键时刻迷途知返,及时醒悟,并救出了19位同志,说明他心中还存有善意。或许是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无论生活有多么困难,他都没有申请政府补助。至于杨钦典的功能不能抵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2007年11月17日,杨钦典在河南老家病,时年89岁。虽然杨虎城将军已经牺牲多年,但当代人不应该忘记他曾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激励我们前行!

今天的文章结束了,喜欢的朋友请不要忘了点关注。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